外国教育史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

 我来答
开开侃历史
2022-03-29 · TA获得超过60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7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1.1万
展开全部
外国教育史学校产生的基本条件是具备外国签证。
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和法国的加尔文等领导的新教曾倡导普及教育。旧教的组织,特别是耶稣会派同新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耶稣会派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有某些可供后世借鉴之处。宗教改革的结果是使教会从属于国家,教育的领导权也开始由教会转入国家手中。16、17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形成了两种学校制度,一种是用本族语教学的国民学校,另一种是古典文科中学。
前者逐渐变成专为下层群众儿童设立的教育机构,后者则是着重以培养神职人员或政府官吏为目标的学校。17世纪中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倡普及教育,主张学习一切现实有用的知识,总结了适应自然的教学方法。夸美纽斯写了《母育学校大教学论》和《泛智学校》等著作,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学奠定了初步基础。近代和现代教育,从17世纪中期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了绅士教育思想。
研究外国从古代至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发展以及变化。在中国,外国教育史的学习和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并贯彻“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针。外国教育史是中国高等师范院校的一门专业课程。学习和研究这一学科,有助于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发展的规律;批判地吸取人类教育的优秀遗产;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学的素养,开阔眼界;培养师范院校学生对教育工作的兴趣和忠诚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