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是指哪些著作

 我来答
三无ksG
2022-06-13 · TA获得超过361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989万
展开全部
       十三经是指《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nbsp;     “十三经”是儒家文化的经典,其地位之尊崇,影响之深广,是其他任何典籍所无法比拟的。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十三经主要是指哪些著作。
详细内容
      01
      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易经》、《左传》、《公羊传》、《榖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其形成过程为: 汉立《诗》、《书》、《易》、《礼》、《春秋》于学官,为五经;唐加《周礼》、《仪礼》、《公羊》、《谷梁》为九经;至开成年间刻石国子学,又加《孝经》、《论语》、《尔雅》为十二经;宋复增《孟子》,因有十三经之称。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你看十三经、廿一史、九流三教、诸子百家、腐烂时文、新奇小说,上下充箱盈架,高低列肆连楼。” 清昭梿《啸亭续录•石经》:“雍正中,有生员蒋衡字湘帆者善书法,立志书十三经,十馀年乃成。”参阅清顾炎武《日知录》卷十八;清钱泰吉《曝书杂记》卷上。此外,佛家与道家各有其十三经的经典著作,分别代表了佛与道理念。

      02
      儒家的最早经典,称为六经,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乐经》早佚,便只有五经。其中《易》、《书》、《诗》在孔子之前早已流传,《左传》中曾多次引用,《礼》是对当时社会礼仪的总结,不知成书为何时。相传孔子立学,曾以这四部书作为教材。(按,这四经在当时都有实用意义,《易》卜筮,据《左传》当时人在作重大决定前,均要卜筮;《书》,主要记载了古代先王的话语、政令、以及重要事迹,为史书;《诗》又称《诗三百》,当时社交场合常常赋诗以言志,通过吟诵不同的诗来表达各自的意思;《礼》即《仪礼》,是对当时各种礼仪仪式的规定和说解,比如成年的冠礼、葬礼的丧服等等。都有实用意义,掌握这些,也是当时社会对一个合格的士所作的要求。)《春秋》本是当时各国史书的通称,《春秋经》即传说为孔子删改《鲁春秋》而成,其中微言大义表达了孔子对历史的褒贬。

      03
      “十三经”是传世文献的始祖,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源头、主干。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囊括了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诸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民为本的治国原则,和谐人际的伦理主张,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等。这些思想、精神中的精华渗透在民族的性格与心理之中,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至今仍有积极的影响。

实验室认证认可
2024-06-25 广告
中国实验室认证认可咨询中心专注于提供一站式CMA、CNAS、DiLAC资质办理咨询服务,助力您一次通过评审并获得资质;业务咨询:400-800-5285CNAS认证是指CNAS委员会为通过评审的企业/实验室颁发的CNAS资质,获得CNAS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实验室认证认可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