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围城是我读了三遍的小说,起初读《围城》与其说是爱好,不如说是单纯的好奇,读完甚至谈不上喜欢;后来读了一遍围城,渐渐有了一些感悟;后来有幸选了现代文学,学习了一些文学评论的基本方法,也可以更加系统的针对性的去了解这篇小说了。
其实本来是想读《子夜》的,但是很不幸和第一遍读《围城》时一样,依旧是读不下去,微信读书的进度一直没有下去,反而看《围城》时有了许多新的感悟。作业告急,一模键盘想写的小说依旧是《围城》。虽然没有和书友讨论跳了一部,实在悲剧,但是自己读书每多一边,也自然有新的感受。虽然是情急之下而写,但其实读书的感受倒是真真切切。
如我们所知,《围城》作者钱钟书是一位著名学者、作家,学者身份的钱钟书自然是高山仰止、光芒万丈喽,1937年,钱钟书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牛津大学学士学位,1941年,完成《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后序陆续写出了《管锥编》。但作家身份的钱钟书似乎疏远我们不少,只有一部长篇小说即是 《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没有读过《围城》的人,大概也都听说过这句话。
但读过《围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却未必是这一句。
方鸿渐在北平上大学期间,因为学不了他们家乡很看重的土木工程,于是转到社会学系,最后又转到中国文学系而勉强毕业。由于一个偶然因素的出现(未来丈人的帮助)便毫无心理准备地走上了留洋之路,去留洋自然不可能学中文了。四年中倒换了三所大学,伦敦﹑巴黎﹑柏林;随便听了几门功课,兴趣颇广,但心得全无,除了“夸夸其谈外,一无所有,临回国时,在父亲和丈人的威逼下,他只好从一个在美国的爱尔兰人那里购买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假博士文凭。 这一段求学经历可以说是方鸿渐后面一生围城的根源了。
方鸿渐其实没有过硬的知识能力。他只是一个涉猎甚广却样样不精的小知识份子,甚至这一点小知识也是他的家世背景的附赠品,而非天分或者是努力的结果。方鸿渐自己学艺不精就是他一生围城的根源了,也是方鸿渐的第一重围城。其实可以看到,在方鸿渐以后的人生中,这第一重围城使他困在许多围城之中了。
之后方鸿渐结束留学之路,归国。在这一段旅途中,方鸿渐在苏文纨、鲍小姐之中反复横跳。其中苏文纨所代表的近乎于大龄剩女,苏文纨年轻时很珍重爱情,拒绝了许多追求者。她几乎不太可能喜欢上方鸿渐,只不过是想找个人结婚罢了。这其实就是苏文纨的围城了。终于回国之后,方鸿渐遇到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摩登社会里那桩罕物。唐晓芙是一个“真正的女孩子”。唐晓芙是个精灵样的女孩子,作者在书中不吝溢美之词描述了她的五官和气质,这令方鸿渐一见倾心。就是这样的一个女性形象,也逃不掉命运的哀叹。她在没有打算和方鸿渐恋爱的时候爱上了方鸿渐,却也因为苏文纨的嫉妒远离了方鸿渐。
方鸿渐又来到了另外一种围城。但竹篮打水一场空,方鸿渐最终与苏、唐二人感情终结,也渐渐与周家不睦。方鸿渐心情郁郁的时候,倒与之前的情敌赵辛楣化敌为友,从此惺惺相惜。在赵辛楣的引荐下,方鸿渐这个假博士,千里迢迢地赶赴位于内地的三闾大学任教。才脱离感情旋涡的方鸿渐,又一头栽进了三闾大学这个复杂的人际纠纷之中。因他性格软弱,才学不足等等原因,最后又落得个灰头土脸。
方鸿渐与孙柔嘉订婚了,并离开三闾大学回到上海。在赵辛楣的帮助下,到一家报馆任职,与孙柔嘉步入婚姻 的殿堂。岂知,二人婚后的生活并不像誓言中许诺的那样相敬如宾、举案齐眉,而是三天疾风,五天骤雨,矛盾重重。方鸿渐被生活,婚姻压得喘不过气,却终究逃不出婚姻、生活的这座“围城”……
你不讨厌,但全无用处
先是情敌,后是死党的赵新楣的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也深刻的解释了方鸿渐性格中的两面性,不讨厌、全无用处。
一针见血,方鸿渐就是一个良知未泯却软弱无能、心存理想却百无一用、厌恶世俗、鄙视小人却不能出淤泥而不染、随波逐流的小人物。
钱钟书描摹这个人物分寸拿捏得很好,如果他再精明世故些就会令人生厌,如果他再勇敢无畏些虽然形象高大了,却教人感觉疏远,不是身边的你我他了。
方鸿渐自然时有理想的,出国留学却由于懒惰什么也没学会,只拿了一张克莱登大学的文凭;爱的是唐晓芙却也因为自己的拎不清而失去爱情。
方鸿渐内心讨厌虚伪却不真诚,对苏文纨从头到尾都是欺骗,明知道自己说的话会让人误会,却管不住自己的嘴。
方鸿渐良知未泯心存理想。在三闾大学时,他因为良知没有和高松年同流合污,当然他也说不上出淤泥而不染。他不溜须拍马,反而和赵辛楣成了朋友。但是,又因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失去了教职。
失去教职后,在好友赵辛楣的帮助下去一家报社做编辑。婚后,方鸿渐夫妇与方家、孙柔嘉姑母家的矛盾暴露并激化。方鸿渐辞职并与孙柔嘉吵翻,逐渐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方鸿渐代表了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志时大时小、才时密时疏、用不到地方。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矛盾,不甘于同流合污又要敷衍趋势,不屑于小人模样却又酸溜溜的,想抗争又畏缩,想追求又固执于面子。
《围城》代表了钱钟书先生对当时所谓知识分子的辛辣讽刺。钱钟书先生是一个真才实学的学者,对于所谓的“学者”“大学教授”高松年所代表的并无真才实学的辛辣讽刺。
对于方鸿渐,作者的态度与对待高松年并不相同。笔下似有千言,心中实无一策。 诗书漫卷,落纸如云烟,须无一字不用典;下笔千言,满纸荒唐若等闲。这就是以方鸿渐为代表的知识份子的真实写照。方鸿渐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但是确实是一个无用的人。
我写《围城》,不是叫你们感概的
初读《围城》,总是有满满的无奈感,方鸿渐的生活从一重围城到另一个围城,一个个讽刺的小人物跃然纸上,生活给了我们太多难过与感慨。
方鸿渐的生活之所以从一个围城到另一个围城,他早年间的不学无数是最重要的原因,出国留学反而买一张文凭,因为自身贪得无厌管不住自己而失去珍重的爱情,又因为处理不好人际关系失去岳丈家的资助,因为没有真才实学而失去教职。这一切既有所谓的“命运弄人”,更多的是方鸿渐不学无术的悲哀。倘若他如赵辛楣,“他的英文比英文系主任还好”,自然也不会落魄至此。
常有人说,生活美满婚姻幸福的钱钟书是如何写出《围城》的呢?毕竟围城中最经典的引用就是所谓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但钱钟书不是为了让我们学他们,不是让我们感慨感慨人生艰难,而是用书中人物的性格、行为,用他们的故事来警醒我们:
不要跟他们一样。
不要重蹈他们的覆辙。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明白一件事,并不能使我们获得什么。只有把它们付诸我们的实践当中,我们才能有所改变。
钱钟书说婚姻是围城,是讽刺那些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的人,并不是讽刺婚姻本身。
由于我是没有人讨论,只好摘点热评了。
如此说来,《围城》有点像《天龙八部》了。 无人不怨,有情皆孽。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好,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现实中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永远无法安于现状,其实一个人幸福快乐的根源,不在于他是否存在另一种选择,而在于他愿意成为当下的自己。你手里握着的,你所厌倦的或者习以为常的,或许正是他人渴求而不可得的。而你想要的未来,在把握了每一个现在之后自然会来
自由不在墙外,自由在自己心中。和杨绛先生说的一样: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 阶下有人在仰望你, 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 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 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