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反人性

 我来答
休究绍B
2022-06-17 · TA获得超过6379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55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0万
展开全部
每一个人从出生,都拥有天性,不知规则,不知对错,一点点的认识都是在逐渐长大的过程中形成的。而这个有些是靠外在的教育,有些则是靠行为自然形成。

有一些习惯,比如不能碰火,我们被火烫一次就知道,烫的东西不能碰。比如特别冷的天气,自然就知道要穿得厚一些。但是有一些则不知道,比如婚姻要一夫一妻,比如人多的时候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这些所有内容的制定,都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而形成。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行事规则,外国人有外国人的价值体系,所以,好多观点我们不同,是因为根本上是不一样。

在封建社会,有帝王,所有其他人都必须服从,所以,孔子的君臣、父子、夫妇,都是为了臣服,为了便于管理,而给人们头脑中套上的枷锁。而在西方,假如是民主社会,人生而平等,人需要都有话语自由,等等。正是在这些不一样的规则之下,人们就有了不同的行为。

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生活在不同的集体中,为了满足人和人的分工与合作,我们必须遵从一定的规则,一来便于管理,二来也是最高效地想一个目标前进。

而具体到每一个个人而言,我们会发现人的本性其实会让我们做很多并不为社会所认可的事情,比如我们其实都喜欢安逸,都很懒,都有贪心,好吃、好色,自私等等,但是我们又都希望在和别人的相处中,别人不是自私,不是懒惰,不是好色的人。而且某种意义我们也都希望自己是否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一旦发现有人不是这样,我们便会失望、便会愤怒,便会觉得被欺骗,但其实,这只是对方的人性占了上风而已,属于正常的事。到底是人性占上风还是我们的理智和心之所向占上风,取决于这个人的信仰、原则和价值观。

我们会对人世间一切的美好都心生向往和期望。某种意义上是因为太少见了,并非生活中的常态,所以我们本身就对此抱有一定的幻想。但当知道了,人生常态就是非如此,我们难道就不去追求美好的事物了吗?当然不是。有一句话说,认识到了生活的黑暗依然要保持乐观和希望便是如此。

一生追求,“真善美”,真是对人的真诚、善,乃心存的善念,美,则是赏心悦目之人景物。他们都不是目标,而是我们可以不断前行的方向指引。要做的就是保持不断向前,哪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见到了不堪,是常态,没必要彻底丧失信心,哪怕我们偶尔也会回头或者下降,但只是过程中的小插曲,没关系,知道前方在哪里就够了。

人生路漫漫,会有一个个的驿站,也会在途中有一个个的同行者,也会在途中见到片片的美景,有方向,不要偏离巷道(真善美),朝着它前进,但也要懂得珍惜,珍惜人、珍惜做事的机会。我们要坚定信念,因为那是方向、那是向往,那也是希望。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会累会苦会孤独,所以身边人就很重要, 要寻求能够给与你力量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是家人、可以是朋友,可以是各种伙伴,可以是好书,可以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找到了,你的步伐就会更加坚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