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情结

 我来答
你即来5344
2022-06-25 · TA获得超过6744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2万
展开全部
1、说说自卑感

阿德勒作为个体心理学家,他最重要的一本书是《自卑与超越》。

阿德勒认为,个体的追求和有目的的活动有一个重要的心理学事实为前提,就是人的自卑感。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会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变自己的处境来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而反过来个人处境的改善,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这里他提到了三种儿童比较容易出现心理补偿的性格,生来就衰弱或有器官缺陷的儿童,从小受到严厉管教、没有受到父母慈爱的儿童和从小被宠坏的儿童。

因为这三种处境会使儿童产生欠缺感和自卑感,并且刺激他形成超越自己潜力的雄心。自卑感和追求优越感是人生同一个基本事实的两面,难以截然区分。

阿德勒说自卑感或许客观上有助于个体完善,不过它也可能导致单纯的心理调适。或者说自卑感过于严重,就会刺激起儿童膨胀的野心,而野心会毒化心灵,使它永不安分,导致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变得过于敏感,容易对伤害和蔑视动怒,最终走向过度的自卑。

凡事有度最好,自卑感是人对自己弱势处境的认知和感受,它实际上是我们追求优越的动力,即俗话说的哀兵必胜。《平凡的世界》里,孙少平对贫穷的自卑感,是他发奋读书要取得成功的动力。但过度过分的自卑感,就形成了自卑情结,会夸大困难,对生活丧失勇气,并且用错误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这是我们要避免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盖茨比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仍然否认自己曾经不堪的历史,这就是自卑情结。一些从小穷怕了的人,在从政掌权之后疯狂的贪污揽财,就是以错误的方式获得心理补偿,但最终触犯法律。

自卑感的表现有身体缺陷方面和能力欠缺方面,比如口吃、佝偻、怯懦、懒惰、过分敏感和行为失控等。

2、自卑情结产生的原因

人们在儿童早期留下的印象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会在他的生活样式上留下无法拭去的印记,而发展的每种困难都是由家庭中的敌意和缺乏合作引起的。有可能是父母的偏爱,或者重男轻女的思想,就造成了女孩子之间的自卑情结。所以,特别注意家庭教育,它是自卑情结产生的源头。

3、自卑情结的表现

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由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愤怒、眼泪或道歉都可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它还会造成紧张,所以会争取优越感,但是这些动作总是朝向于生活中无用的一面,真正的问题却被遮掩起来或者避而不谈。在困难面前会表现出犹豫、彷徨甚至是退却,退缩的最彻底的表现就是自杀。

有自卑情结的儿童,要么是由患病形成的失败感,再由这种失败感产生的悲观的人生态度,造成了一种压抑的自卑感;要么就是走极端,不顾身体上的缺陷,绝望的追赶那些比他们更幸运的伙伴。显然,他们没有足够的认识力来正确判断自己的处境。比如一个不会游泳的孩子,在别人嘲笑的时候,竟然不顾生命安全毅然跳进水里证明自己,而没有自卑情结的人是不会这么做的,因为他们对自己有合理的认知和理性的判断。

有自卑情结的人会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会把自己的活动范围限制在一定范围,或者是家庭,或者是很小的范围。阿德勒提到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就是把一个孩子是否会运用数学视为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他认为,数学是少数几个给人以安全感的学科之一,因为数学是一种把我们周围混乱的世界,用数字稳定下来的思想操作。有强烈不安全的人,通常都拙于计算。

这段论述是我听到的关于安全感的最美的解读。当时看到这段,我就非常的震撼,当然,也有一丝怀疑,于是百度了一下,就搜到了浙江大学数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天新的事迹,“数学给了我安全感,诗歌是随身携带的家园"。

当然,其他学科也能带给人安全感,比如写作是把只有内在意识才能知道的声音话语固定在纸上,从而给予写作者一种安全感。画家是用线条和色彩把流逝的光学印象挽留下来。体操和舞蹈表示达到了一种身体安全感,而且由于这种对身体有把握的控制,也多少给精神带来了一种安全感。

在这里,他提到了老年人的自卑感。祖父母在儿童的成长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他们常常会溺爱儿童,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不再有用,并产生了过于强烈的自卑感,要么过于吹毛求疵,要么心软和善,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使自己在儿童眼里重要,从不拒绝他们的任何要求。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祖父母心!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老年人在家里要让他发挥作用,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千万不要以孝顺的名义剥夺了老人做一切事情的权利和机会,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时间久了会产生抑郁和自卑。这种抑郁和自卑的来源不仅是自己的无所事事,还会有增加孩子们负担的内疚。

根据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老年阶段是形成智慧的阶段。无论一个人一生取得了如何的成就,他都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经验,对下一代人来说,这都是可以参考的。如果子女能够经常的倾听老年人的分享,把他讲的历史当做经验和智慧来听,他就会充满成就感,对自己的一生感到满意,否则的话,就觉得自己的一辈子一无是处,自卑感自然会占上风。而老年人的抑郁和自卑,通常是不会引起大家关注的。

口吃者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犹豫的态度,他对自己的鄙视,对尝试和同伴交往的害怕,使他犹豫。一些总是甘居人后,三十岁仍然找不到职业,或一直拖延婚姻问题的人都有自卑情结。手淫、早泄、阳痿和性欲倒错,也都是自卑情结的表现。

有自卑情结的人,就像一只浑身长满刺的刺猬,虽然看起来不想让别人靠近,但内心深处却是最柔软的,非常需要别人接纳和尊重。他们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自尊心又特别强......他们缺乏勇气,害怕别人嘲笑,却需要爱心和温暖。

比如懒惰的人,它实际上是用懒惰来掩护自己的无能,也是他追求优越的一种方式。我们希望别人说我们懒惰,胜过别人说我们无能。说我们无能,那就是从本质上否定了我们的能力,就会给别人形成不好的印象,而能力的改变是不容易的。但如果某人懒惰却给了大家相信他的理由,他的潜台词是,假以时日,一旦人勤快起来,能力就会大大展现,只会被别人惋惜而不会被看不起。

知道了这些之后,如何克服自卑情结,重新获得勇气,拥有自信,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4、如何矫治?学会合作,培养社会兴趣。

“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比如科学的兴起就是由于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它是人类在改进自己的整个情境,在对宇宙作更进一步的探知,在试图更妥善地控制自然时,努力奋斗的成果。依我来看,人类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其实在某些方面,人类确实是地球上所有居民中最弱小的。我们没有狮子和猩猩那么强壮,也不比许多种动物更适合于单独地应付生活中的困难。人类的婴孩是非常软弱的,他们需要多年的照顾和保护。由于每一个人都曾经是人类中最弱小的最幼稚的婴儿,由于人类缺少了合作便只能完全听凭其环境的宰割,所以我们不难了解,“假如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作之道,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并萌生牢固的自卑情结。”

自卑情结会使人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只要他能站在平等合作的立场上和他的同伴发生联系,便会痊愈的。这个同伴指爸爸妈妈等亲戚朋友,也指同学、同事甚至将来的爱人、孩子。但是,所有的行动都要在诚挚、友善的态度下进行,才有效果。合作和爱情是绝对无法用武力获得的。不能以友善的方式进行的教育便是错误的教育。

要学会合作,必须首先对社会有兴趣,对社会的兴趣是在学校和家庭中训练出来的。影响社会兴趣的一部分来自遗传,比如母亲的技巧,她对孩子的兴趣,以及孩子自己对环境的判断。如果他觉得别人都充满敌意,那他就不得不采取防卫手段;如果他觉得别人都应该是他的奴隶,那他就不会对别人有所贡献,而只想驾驭他们;如果他只关心自己的感觉与身体舒适与否,他就会退出社会。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社会兴趣,就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家庭中平等的一份子并且要关系其他的所有成员。

所谓母亲的技巧,指的是她和孩子合作的能力,以及她使孩子和她合作的能力,她只有真正对孩子有兴趣,而且一心一意要赢取他的情感并保护孩子的利益时,才会有这种技巧。试想,一个对母亲都没有兴趣的孩子,怎么可能和别人饶有趣味地交往合作呢?所以曾经有观点说“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母亲在孩子身心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简直是决定性的!

这里还要注意父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儿童在一生中都把他们的父亲当做偶像崇拜或者视之为最大的仇敌,因为父亲通常会严格要求,善于打击孩子不足之处,虽然他的目的是激励孩子更加厉害,但效果往往不如人意,甚至把孩子给弄自卑了。

有自卑情结的孩子,通常会成为被取笑的对象。一些孩子能忍受别人的嘲笑,另一些孩子可能因此丧失勇气,回避困难,把自己的注意力投入到外在的表面现象,这也表示他对自己没有信心。当然,那些从来也不哭泣,甚至在本来该哭泣的时候大笑,给人一种缺乏情感的冷酷的英雄,这种恰恰是一种害怕表现出虚弱的标志。我们要注意这种情况,他们更需要的是鼓励,而且要让他们明白,在他们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因害怕而表现出虚弱的恐惧。

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父母既不要用玫瑰色的色彩美化现实,也不要用悲观的态度来描摹世界。他们的职责是让孩子尽可能充分的为生活做好准备,使他们以后能够应付自己的生活。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通过经验而学习,这样他们的行为就不是受到他人强迫的限制,而是受到事物本身逻辑的限制,就不容易产生自卑情结。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