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一年级,觉得没小时候听话了,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
听谁的话?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长大了,听 社会 主流声音的话。说白了,就是按照大人或权威的意愿来做事。与乖相对的,就是不听话,主意大,淘气,瞎折腾,总给大人惹事。
很多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
每一个生命的最初,都是活泼泼的,有着旺盛的、无拘无束的能量,每一个人都与众不同,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活出自己,是生命力的本能。
而很多家长,有意无意地,会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越过界限,试图控制孩子。乖孩子,就是父母越界的结果。 让孩子乖、听话,就是让孩子遵从自己的意愿做事 ,把自己的意志加到孩子身上,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方式,是强迫的、
温柔的,还是潜移默化的,归根结底,这都是一种干涉和控制。
时间久了,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都习惯了控制与被控制。慢慢地,孩子会把父母的意愿内化到心中,当作了自己的意愿,无论做什么事,他的内心都会有父母的声音在评判,在发表意见。这时,不用父母再多说什么,孩子自己就会按照父母所想的去做。
其实每个人都是这样,通过不断地做事、和人打交道,与外界发生反复地碰撞,通过外界的反应和回馈,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边界,对自我的认识更加清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内心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长,变得强大。
成长,离不开不断地做出选择,不断地试错。 这是人生的重要一课,从小婴儿开始,贯穿人的一生。乖孩子在这方面落下了功课,也就容易出现下面的一些问题:
因为他们早就把父母的意愿内化进自己的头脑,自己真正的想法早已被压抑到内心的最深层了,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以至于很难听到。结果是,自己为之努力得到的,不是自已想要的,而是父母想要的。那自己想要什么呢?不知道。
自卑是因为对自己认识不足导致自我评价过低。而对自己的充分认识正是通过不断尝试、不断选择才能获得。
乖孩子们不敢尝试,他们怕出错。怕做错了会受到父母的批评,担心父母因此不喜欢自己了,而他们又是多么在意父母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只敢待在一个确保不出错的安全范围里——不逾矩,就不会出错。
然而,不尝试,就找不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力发展不起来——对自己的信心不足——更加不敢尝试,形成了恶性循环。
乖孩了听惯了表扬和赞美,稍微受到点挫折和批评就像天塌下来一样。成人世界里,这样的人不难见到,平时看起来聪明伶俐、自信大方的一个人,一遇到事就乱了阵脚,慌了神,归根结底还是不敢尝试,经历的风雨少,历练不够。
做事优柔寡断,没有主见,总是在纠结,也是很多乖孩子的共同之处。乖孩子们做事往往犹豫不决,不敢做选择,总是处在纠结中。
因为他们心里没有自己的标准,按照父母或者 社会 主流的意见来吧,又不太甘心。又总是担心做错了选择—— 他们太害怕犯错了。
只有表现得乖,符合大人的意愿,才会得到夸奖。慢慢地,乖孩子们做事的目的就变成了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夸奖,先想着别人会不会满意,而压抑自己的真实需求、真实想法。
这样的人只有在他人的认可中才能获得存在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所以会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评价。
放下我们“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积极的“沟通”与“交流”。
由于孩子上一年级了,接触的教育形式也与幼儿园大不相同了。
每天晚上,可以在睡前或者放学的路上,多和孩子分享“今天的故事”。
既然是平等的沟通交流,所以千万不要只让孩子说,自己也可以说说自己一天的趣事。
坚持一段时间后。
我相信你会回来删掉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