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问题入手打造数学有效课堂

 我来答
白露饮尘霜17
2022-07-28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61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5.7万
展开全部

  导语:“有效课堂”的提出,是对当下教育中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有效的教学,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能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一种探究、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更是一种教学的价值追求。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从问题入手打造数学有效课堂

  一、课堂案例现象分析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艺术。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的提问不注重效率。“对不对”“可以吗”“懂了吗”之类的无效提问,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参与面广,实质上流于形式,随声附和降低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有的教师提问随意性大,问题过难,打击了学生深度思考的信心。课程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什么问题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而设计,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打造高效课堂,从有效问题入手

  1.问题要简洁明确,体现“精”

  教师如果能设计简洁明确而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就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点燃他们思维的火花,激发学习兴趣。严谨、冗长、模棱两可、过于空泛的问题使学生不知从何回答。只有问题的指向性明确、针对性强,学生一听就知道问的是什么,才知道应以何种方式作答。教学过程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要体现“精”字。

  2.问题要延伸疏导,体现“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设想都会化为灰烬,变成木乃伊。”教师的问题要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索,获得成功的愉悦,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如教授《放大与缩小》一课,教师出示一张正常的照片和一张拉长变形了的照片,提问:这是放大吗?学生都偷偷地乐,直观感知不是放大。教师幽默地接着问:我有这么胖吗?为什么不是放大?由于有直观的感受,学生能够答出:照片变形了,图片变大但是形状也发生了改变。接着,教师展示拉宽照片的效果,让学生继续说一说:这是放大吗?为什么?这时学生对放大的概念已经开始有深入的思考了:图片变大了不是放大。到底什么是放大?变形的照片使学生在趣味中初步感知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探寻放大的秘密成为迫切的愿望。这样,教师的问题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经验基础上逐步开始进行数学建构。

  教师出示一张标准的放大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放大的图片里藏着什么秘密?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猜想:①放大的照片是原照片面积的倍数;②放大的照片长和宽与原照片的长和宽成比例关系。教师追问:面积是倍数关系就一定是放大吗?放大的秘诀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找出放大的实质是长和宽成相同比例关系扩大。

  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这充分体现了现代数学思想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数学问题就在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的特点。

  3.问题要难易分层,体现“度”

  教师设计问题的难易程度上要科学适度,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掌握程度,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

  例如,教授《放大与缩小》,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放大的秘诀以后,提问:我们找到了照片放大的秘诀,如果我要把这张大的照片缩小,该怎么办?由于有了对放大实质的认识,学生利用旧知识很快就能迁移得到新知识:原照片的长和宽同时按相同的比例缩小就得到缩小的照片。教师接着追问:怎样做就是放大与缩小?它的实质是什么呢?由于有了前边的知识铺垫,学生通过梳理已有知识,总结得出:放大与缩小就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比例,保证照片的形状不变,大小改变。

  只有教师提问设计的合理,学生进行活动时菜能够有的放矢,才能进行有价值的`数学活动。一环紧扣一环地设问,抽丝剥茧,从而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化。当学生问题考虑成熟,苦于无法表达时,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思路,运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来,从而激励学生主动探求知识,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是由教师双手给学生奉送真理。

  4.问题要设疑诱思,体现“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思维的开端,学习的起点。有效问题的提出要给学生造成心理的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以达到求知的目的。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东西可说,又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学生能别出心裁地提出新异的想法和解法,这是思维独创的表现。

  例如,教授《放大与缩小》,在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布置一个问题:观察哪两幅图具有放大与缩小关系?

  学生看到四个图形后,需要思考的时间,要分析四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此时教师不要急于叫学生回答问题,留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形成完善的思维过程。当看到陆续有同学举手时,教师边观察边等待,当大部分同学有跃跃欲试之势时再指名回答。这样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思考的空间,不会产生被动听讲的局面。

  总之,有效的问题,是数学课堂的核心。有效的问题能落实预设、生成精彩,实现课堂教学和谐发展,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