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没有朋友没有圈
看过一些书,读过一些文,他们说“人到中年是没有朋友的”,又说“融不进去的圈子,不必强融”。
如今,静下心来想想,真有一种“拔剑四顾心茫然”的感觉,恍然中明白: 终于,也把自己熬成了一个没有朋友没有圈的人。
昔日的朋友因为疏于联系,慢慢冷淡了下来,估计彼此都存在一个“不轻易打扰对方”的心思,因此“窗户纸”越来越厚,谁都没有勇气再去捅破了。
新的工作伙伴和生活中出现的人也有,只是双方都没有交友的闲心,关系也都止步于见面打个招呼而已。
因为缺少交流,朋友渐行渐远,因为没有了时间、精力和兴趣,所以圈子也消失了。
只剩下生活的琐碎、家庭的责任,人到中年,真的没有朋友没有圈。
孤独,是人的宿命。
活到一个年龄、一个阶段,心性是会发生改变的。
一个喜欢热闹的人,最后也会去适应孤独。
因为孤独,是一种宿命。人生逐渐地发现自己,需要不时地孤独和沉思。
午堂登纪雄在《孤独力》中说:
如此说来,个体是因为独处的需要而自愿放弃了一些友谊和社交圈子吗?
那我们找回了什么呢?是对生活的理解和融洽,还是对生命的感悟和升华?
仔细想来,我是在什么时候,弄丢了我的朋友和圈子的呢?
也许是年龄越大内心越封闭,也许是在生活中我与他们都走散了,也许是明白了“孤独”的意义,也许是生命中有更重要的内容。
除了独处之外,还有家庭,还有父母,还有生活,精力有限,就只能放弃经营友谊和圈子了。
“群”和“圈子”是不一样的。
有人说,没有圈子说得太绝对了,既然有工作,就有各种工作群;有孩子,就有各种班级群;有家庭,肯定就有“相亲相爱一家人”之类的群。
是的,这些都有,但“群”和“圈子”是不一样的。
工作群,大家只聊与工作有关的事,下班后,没有人会在群里发信息,也没有人有兴趣看。
成年人,是很难把同事发展成朋友的,离开办公室,大家各回各家,各忙各的生活,都不太愿意下班后的生活被同事打扰。
孩子小学毕业后,班主任通知可以退群了,我如释重负地退了将近十个群,毫不犹豫地。
感谢的话,会私发给老师,面对群里很多陌生的家长,大家都只是尽到表面的客气和礼貌而已。
至于家庭群,就更不是圈子了,亲情是最珍贵的感情,同时也是一种责任。
同事永远是同事,亲人永远是亲人,融不进去的圈子,无心维系的圈子,还不如没有圈子。
人生,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年少时,有几个同窗好友,被认为是至亲之外最亲近的人,我们在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也曾认为这辈子都会一直这样好下去。
只是,岁月无情,毕业后我们尚能忍着路遥聚几次会,结婚时还能克服忙碌去现场送祝福,直到后来各自有了爱人、有了孩子、有了要忙碌的生活。
我们的生活轨迹渐渐变化,直到没有了相同,没有了交集。
我们都退出了彼此的生活,只剩下曾经的那份友情,珍藏于心。
人的一生,要扮演很多份角色,那些曾经陪伴我们走一程的人,慢慢又走散了,找不回来了。
随之带走的,还有那份默契和信任。
疏远朋友、抛弃圈子,努力回到生活中,举目四望,竟不再有所期待和盼望了。
或许这就是中年的代价,孤独、离索、倔强。
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生活里慢慢地熬、孤独地熬,熬到最后,变成了一个没有朋友没有圈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