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岁的孩子早恋怎么办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对异性开始好奇,相互吸引,从生理和心理都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家长别着急给孩子贴 “早恋”的标签,有的时候青春期的性萌动和早恋不一定是一回事,更多的是好奇好感,那作为青春期的家长该如何做呢?
一是、沟通引导上
小明最近常常和隔壁班的女孩一起复习功课,走得比较近,或许开始大家只是出于好感,但是他的妈妈就觉得是洪水猛兽般的事实,飞奔到学校了解情况。还特地跟老师反映要求不能让他俩在一起,要严加看管等等一些过激的举动和言辞。虽然妈妈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儿子安心学习,但是反而让处在青春期的小明感觉特别没有面子,好久一段时间都不想跟他妈妈多说话。
这种抓住点苗头就着急火了处理的例子不在少数,对“早恋”的引导是非常忌讳的。家长一定要疏导而千万不要打压,越打压越紧张,孩子反而就越会对早恋这件事产生好奇,越想尝试。更不能因为惧怕“早恋”而限制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采取怀疑一切,打击一切的态度,这样反而容易促成早恋的事实。
最关键的还是通过平时和孩子多沟通,让孩子能放下防御,获得进一步的信息,才能知道孩子现处在哪个心理阶段适时帮助孩子。
二是、知识层面上:
平时可以孩子一起通过合适的书籍或科教片来了解这类知识,边看边聊。这样做的目的是普及生理常识和孩子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同时也满足孩子这阶段的好奇心,让孩子觉得异性也没有那么神秘。
(露宏,儿童心理学专业亲子讲师;微信:gogomeg;公众号:qzjslh,期待与大家的交流。)
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然后到了可以开始去接触异性朋友,开始和他们交流,这是他们的正常需要。当然了,有些孩子会把这些事做的比较过度,比如说过分的这种依恋,家长会认为他们的一些行为会超过一些青春期的孩子应有的行为规范,我们会特别担心。
早恋指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少年出现的爱恋现象。孩子发生早恋多与环境因素引起早熟性兴奋和性萌发有关,一部分也与孤独、空虚、心理上缺乏支持有关。
当家长发现孩子早恋后,要理性、冷静,如果只是与异性朋友交往过密,并不算早恋,家长不能不顾及孩子而采取强行制止的措施,如果没有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不必刻意干预和制止。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平等交流,获得孩子的信任,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措施对孩子训斥和羞辱。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多鼓励孩子参加各种可以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冲淡孩子的恋爱意识。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提倡群体交往,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有度,不要过分亲密,不要超过友情的界限,鼓励孩子提出正常的异性问题,打消孩子对异性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