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搏次数多 是否心脏有问题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早搏次数多 是否心脏有问题
[点选上图放大]最近,本刊“裘碧瑛热线”接到一位年轻女子的来电,她在电话中显得局促不安,她的母亲因为心慌而去医院做了24小时长程心电图,结果是24小时内出现了两千多次早搏。她非常担心,认为母亲得了心脏病,说著说著竟然哭起来了……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心脏都在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地工作著,总是一张一弛,很有规律。这一切都得益与我们的心脏里有一个最高“司令部”——窦房结,是它指挥着我们的心脏有节律得跳动着。如果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司令部”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在心脏的其他地方出现了一个“伪司令部”,它抢先向整个心脏发号施令,那么心脏就提前搏动了,这就是早搏。如果这个“伪司令部”在心房,那就是房性早搏;如果在心室,就是室性早搏;若在心房和心室的交界处,就是房室交界性早搏。● 早搏就是心脏病吗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早搏是心脏的一种异常搏动,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很多情况如:饱食、情绪激动、紧张焦虑、胆道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早搏。早搏只是身体的一个讯号,它不完全标志着心脏病。据调查,正常成人中房性早搏的发生率可以达到50%,在年轻人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可以达到30%~40%,随着年龄的增加,早搏发生的机率也相应增加。当然,有心脏病的人发生早搏的机会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心脏病有轻有重,虽然重的会致命,但轻的你可以一辈子都不去理它。● 早搏需要治疗吗早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伴随任何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良性早搏;另一类是伴有心脏疾病的。所以,出现了早搏的症状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是不是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或是心肌炎。如果是因为冠心病而导致早搏,就要针对心肌缺血进行治疗。如果检查下来没有任何问题,一般就无须治疗。若早搏的现象出现得很频繁,而且影响日常的生活,那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切记不要长期服用,以免带来副作用。● 早搏出现的次数多就意味着心脏有问题吗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搏的多少和是否有心脏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络。有的人早搏出现得很频繁,他却没有心脏病;有的人偶尔出现几次早搏却有可能是心脏病。所以,出现了早搏千万不要紧张、恐惧,要配合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万不可自作主张地配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来吃,这样无异于掩耳盗铃。发生早搏时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心慌。有的人形容“心里‘咯噔’了一下”;有的人形容“心好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还有的人感觉“胸膛像一下子被掏空了”……如果频繁有上述的感觉就要充分重视了,因为有时心慌并不完全是因为早搏,房颤时也会感到心慌。相比早搏,我们应更关注房颤。还有一些人,心脏确有问题,而且也出现了早搏,但是人却没有诸如心慌等特殊的感觉。这往往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广大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高危因素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发现一些早期和隐匿的心脏疾患。
心脏早搏是什么病
早搏从病因区分,可分为器质性早搏与功能性早搏。器质性早搏,见于各种心脏病及高血压、甲亢、低钾、缺氧等。功能性早搏,可见于健康人,多为一过性,常与精神因素有关。另外,功能性早搏常发生于休息时,运动后常消失;而器质性早搏多在运动或劳累后出现或增加。
从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房早可发生于正常人,也可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理性房早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频发房早多见于甲亢、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等心脏病患者,也常是心房扩大、心力衰竭的表现。
室性早搏,多见于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心肌炎(风溼性、病毒性等)、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从早搏出现的频率,可分为偶发与频发早搏。如每分钟多于1次为偶发,如每分钟大于5次为频发。
14岁左右的时候有心脏早搏,最可能的原因是由心肌炎所致。早搏可以是心肌炎痊愈后的后遗症表现。
早搏的危害——功能性早搏一般对身体无明显危害,器质性早搏提示有器质性病因的存在。房性早搏对心脏排血功能的影响较小,而室早、特别是频发室早则对心脏排血影响较大,患者可有头晕、胸闷及血压降低等表现。
有早搏者,首先应做心电图检查,明确早搏的型别及可能引起的原因。
处理与注意:
1、多数房早无症状,不需治疗;
2、去除诱因,如紧张、菸酒、浓茶等 *** ;
3、频发房早、有明显症状者,应给予药物治疗:一般先试用镇静剂与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 25mg 2/日 , 或阿替洛尔 25 mg 2/日;也可用 普罗帕酮 150 mg 3/日 口服。
4、室性早搏:无心脏病、无症状者不须治疗。
无心脏病症状明显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或阿替洛尔等。无效时选: 美西律 (150~200mg 3/日)或普罗帕酮(150~200mg 3/日)。
怎样区分心律失常和早搏
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缩一次,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期前收缩或早搏。如果搏动的产生部位在心室,即为室性早搏;如早搏产生在心房,就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更多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例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塞、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见。但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也并罕见。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病人,或至少使用现有的诊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良性早搏的发生。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许多有早搏的病人本无自觉症状,而是在升学、就业或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有些病人可觉心悸、胸闷、类似坐电梯快速升降时的感觉或心脏偶然的有力搏动,有无症状或症状轻重并不与早搏的数量或频发程度成正比。有人每天发生数千上万次早搏毫无症状,有的人每天几十个早搏,症状很多。同一个人的早搏一天不同时辰的频度很不相同,病人症状的轻重也常常与各同一时间早搏频发。
程度不相关。绝大部分病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与心理因素,即由于不了解良性早搏的意义而紧张和忧虑有关的症状。在各种体检的心电图上对查出早搏的结论往往为"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或房性)早搏"
。当这种报告单交给病人,医生又没有耐心对病人作解释时,这些术语给病人精神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一些流传的说法,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可能突然死亡,对病人精神的打击更大。一个平时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健康人,在体检中遇到上述情况时,可能忧心忡忡,卧床不起,甚至在精神上完全崩溃。
没有心脏病的早搏之所以称之为良性,因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它的预后良好。对于与早搏无直接相关的症状者,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对有症状者,要作具体分析,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所致的症状,应充分解除顾虑。
不能否认,早搏本身可在一些病人身上产生症状,如症状确系早搏直接引起,应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例如心得安、慢心律、心律平、莫雷西嗪等治疗室性早搏,用心得安、心律平或莫雷西嗪治疗房性早搏。不可使用对脏器毒性作用过大的胺碘酮(也叫乙胺碘呋酮)
。口服用药即可,不必静脉用药。评价疗效的标准是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数量与频度变化。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触控自己的脉搏,越模摸越紧张。也有不少医生或病者反复使用收费很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的意义,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把年龄与早搏相结合作病因诊断缺乏科学根据,如有人把年轻人与儿童的早搏归因于心肌炎,当没有任何心肌炎的证据时,便归因于"心肌炎后遗症"
,把老年人的早搏归因于冠心病。这种臆测性的诊断使得大量预后很好的良性早搏病人长期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丢失了心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甚至贻误终生。正确认识良性早搏不但是病人的事,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事。医生不正确的认识与解释是医源性疾病的根源。
心脏早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气候是否有关?后果是怎么样的?
早搏的发生原因有许多,神经功能失衡,包括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在内的植物神经,以及大脑神经过度兴奋和抑制是功能性早搏的最常见原因。钾、钠、镁等电解质的失衡和心肌损伤、缺血则是器质性早搏的最常见原因。前者多发生于饮用咖啡、浓茶、汹酒、吸菸或紧张、焦虑、恐惧、大喜、大悲、大怒等情绪变化或过度劳累、失眠、更年期、消化不良等情况。后者多发生于各种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甲状腺机能亢进、二尖瓣脱垂、手术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心脏早搏。所有心律失常是否都是通过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异常交换这一途径而实现,有待研究证实。当然,有器质性心脏病背景的病人,任何附加感染、情绪波动和体力劳累均可以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功能加重损害而诱发包括早搏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多年来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早搏的过度治疗,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具有纠正心律失常作用的同时,往往还具有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和削弱心肌功能等不良副作用。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明,有些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使用后不仅无效、无益,反而会增加病死率。在面对早搏的时候,首先应弄清早搏的性质、数量、分布特点及其背景,尤其重要的应查清引起早搏的病因和诱因。在早搏的治疗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是治标的,只有针对病因和诱因的治疗才是治本的。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才是早博治疗的首选方法。总之,心脏早搏在正常人和非心脏病人中十分常见,本身并非心脏病的特异现象,大多无重要性,无须治疗。我们应该建立在客观和科学的综合判断基础上,正确对待心脏早搏,合理地制定观察和治疗心脏早搏的方案。一定要避免对于功能性心脏早搏导致不必要的紧张、恐惧,无休止地接受治疗。我们在临床上曾经见到过由于心脏早搏而背上患“心脏病”的包袱,导致长期住院、休假、休学。甚至和恋人分手,个人悲观失望,走上厌世自杀情绪的实际病例。对待危重器质性心脏病人中发生的早搏往往需要在住院条件下,由医师严密观察下进行治疗。至于有症状或频发的功能性早搏,则可以考虑在门诊条件下适当地给予观察和治疗。
[点选上图放大]最近,本刊“裘碧瑛热线”接到一位年轻女子的来电,她在电话中显得局促不安,她的母亲因为心慌而去医院做了24小时长程心电图,结果是24小时内出现了两千多次早搏。她非常担心,认为母亲得了心脏病,说著说著竟然哭起来了……在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心脏都在兢兢业业、按部就班地工作著,总是一张一弛,很有规律。这一切都得益与我们的心脏里有一个最高“司令部”——窦房结,是它指挥着我们的心脏有节律得跳动着。如果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司令部”的权威受到了挑战,在心脏的其他地方出现了一个“伪司令部”,它抢先向整个心脏发号施令,那么心脏就提前搏动了,这就是早搏。如果这个“伪司令部”在心房,那就是房性早搏;如果在心室,就是室性早搏;若在心房和心室的交界处,就是房室交界性早搏。● 早搏就是心脏病吗从上面的解释可以看出,早搏是心脏的一种异常搏动,是心律失常的一种。很多情况如:饱食、情绪激动、紧张焦虑、胆道疾病等都可以引起早搏。早搏只是身体的一个讯号,它不完全标志着心脏病。据调查,正常成人中房性早搏的发生率可以达到50%,在年轻人中室性早搏的发生率也可以达到30%~40%,随着年龄的增加,早搏发生的机率也相应增加。当然,有心脏病的人发生早搏的机会要比正常人高很多。心脏病有轻有重,虽然重的会致命,但轻的你可以一辈子都不去理它。● 早搏需要治疗吗早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不伴随任何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良性早搏;另一类是伴有心脏疾病的。所以,出现了早搏的症状就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是不是有冠心病、心肌缺血或是心肌炎。如果是因为冠心病而导致早搏,就要针对心肌缺血进行治疗。如果检查下来没有任何问题,一般就无须治疗。若早搏的现象出现得很频繁,而且影响日常的生活,那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但切记不要长期服用,以免带来副作用。● 早搏出现的次数多就意味着心脏有问题吗根据目前的临床资料分析,早搏的多少和是否有心脏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络。有的人早搏出现得很频繁,他却没有心脏病;有的人偶尔出现几次早搏却有可能是心脏病。所以,出现了早搏千万不要紧张、恐惧,要配合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万不可自作主张地配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药来吃,这样无异于掩耳盗铃。发生早搏时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心慌。有的人形容“心里‘咯噔’了一下”;有的人形容“心好像要从喉咙里跳出来了”;还有的人感觉“胸膛像一下子被掏空了”……如果频繁有上述的感觉就要充分重视了,因为有时心慌并不完全是因为早搏,房颤时也会感到心慌。相比早搏,我们应更关注房颤。还有一些人,心脏确有问题,而且也出现了早搏,但是人却没有诸如心慌等特殊的感觉。这往往是比较危险的,所以广大中老年人(特别是有心脏病高危因素的人)要定期去医院做心电图检查,以发现一些早期和隐匿的心脏疾患。
心脏早搏是什么病
早搏从病因区分,可分为器质性早搏与功能性早搏。器质性早搏,见于各种心脏病及高血压、甲亢、低钾、缺氧等。功能性早搏,可见于健康人,多为一过性,常与精神因素有关。另外,功能性早搏常发生于休息时,运动后常消失;而器质性早搏多在运动或劳累后出现或增加。
从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性和室性早搏。房早可发生于正常人,也可见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病理性房早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频发房早多见于甲亢、心肌炎、冠心病、风心病等心脏病患者,也常是心房扩大、心力衰竭的表现。
室性早搏,多见于心脏器质性病变,如心肌炎(风溼性、病毒性等)、心肌病、缺血性心脏病等。
从早搏出现的频率,可分为偶发与频发早搏。如每分钟多于1次为偶发,如每分钟大于5次为频发。
14岁左右的时候有心脏早搏,最可能的原因是由心肌炎所致。早搏可以是心肌炎痊愈后的后遗症表现。
早搏的危害——功能性早搏一般对身体无明显危害,器质性早搏提示有器质性病因的存在。房性早搏对心脏排血功能的影响较小,而室早、特别是频发室早则对心脏排血影响较大,患者可有头晕、胸闷及血压降低等表现。
有早搏者,首先应做心电图检查,明确早搏的型别及可能引起的原因。
处理与注意:
1、多数房早无症状,不需治疗;
2、去除诱因,如紧张、菸酒、浓茶等 *** ;
3、频发房早、有明显症状者,应给予药物治疗:一般先试用镇静剂与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 25mg 2/日 , 或阿替洛尔 25 mg 2/日;也可用 普罗帕酮 150 mg 3/日 口服。
4、室性早搏:无心脏病、无症状者不须治疗。
无心脏病症状明显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如氨酰心安或阿替洛尔等。无效时选: 美西律 (150~200mg 3/日)或普罗帕酮(150~200mg 3/日)。
怎样区分心律失常和早搏
就会使心脏在没有充分被血液充盈之前,提前收缩一次,我们称这种情况为期前收缩或早搏。如果搏动的产生部位在心室,即为室性早搏;如早搏产生在心房,就是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更多见,为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早搏常见于各种心脏病,例如室性早搏在心肌梗塞、心肌病的病人中十分常见。但早搏发生在正常心脏也并罕见。单纯的早搏不能与心脏病划等号。良性早搏见于心脏正常的病人,或至少使用现有的诊查手段不能发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异常的人。发现有早搏的病人应当到医院检查,明确有无心脏病。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医生问诊和体格检查、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运动试验心电图。良性早搏的发生。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许多有早搏的病人本无自觉症状,而是在升学、就业或体检时无意中发现的。有些病人可觉心悸、胸闷、类似坐电梯快速升降时的感觉或心脏偶然的有力搏动,有无症状或症状轻重并不与早搏的数量或频发程度成正比。有人每天发生数千上万次早搏毫无症状,有的人每天几十个早搏,症状很多。同一个人的早搏一天不同时辰的频度很不相同,病人症状的轻重也常常与各同一时间早搏频发。
程度不相关。绝大部分病人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与心理因素,即由于不了解良性早搏的意义而紧张和忧虑有关的症状。在各种体检的心电图上对查出早搏的结论往往为"不正常心电图,室性(或房性)早搏"
。当这种报告单交给病人,医生又没有耐心对病人作解释时,这些术语给病人精神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再加一些流传的说法,如室性早搏比房性早搏危险,可能突然死亡,对病人精神的打击更大。一个平时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健康人,在体检中遇到上述情况时,可能忧心忡忡,卧床不起,甚至在精神上完全崩溃。
没有心脏病的早搏之所以称之为良性,因为它不会给病人带来猝死的风险,也不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它的预后良好。对于与早搏无直接相关的症状者,不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治疗。对有症状者,要作具体分析,如果主要是精神紧张忧虑所致的症状,应充分解除顾虑。
不能否认,早搏本身可在一些病人身上产生症状,如症状确系早搏直接引起,应选用副作用小的药物治疗,例如心得安、慢心律、心律平、莫雷西嗪等治疗室性早搏,用心得安、心律平或莫雷西嗪治疗房性早搏。不可使用对脏器毒性作用过大的胺碘酮(也叫乙胺碘呋酮)
。口服用药即可,不必静脉用药。评价疗效的标准是症状的减轻或消失,而不是早搏的数量与频度变化。常有不少良性早搏病人,每日不停触控自己的脉搏,越模摸越紧张。也有不少医生或病者反复使用收费很高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析早搏的多少,又没有正确认识早搏的意义,不但浪费医疗资源,也增加病人的精神负担。
把年龄与早搏相结合作病因诊断缺乏科学根据,如有人把年轻人与儿童的早搏归因于心肌炎,当没有任何心肌炎的证据时,便归因于"心肌炎后遗症"
,把老年人的早搏归因于冠心病。这种臆测性的诊断使得大量预后很好的良性早搏病人长期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丢失了心爱的事业和家庭的幸福,甚至贻误终生。正确认识良性早搏不但是病人的事,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事。医生不正确的认识与解释是医源性疾病的根源。
心脏早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与气候是否有关?后果是怎么样的?
早搏的发生原因有许多,神经功能失衡,包括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在内的植物神经,以及大脑神经过度兴奋和抑制是功能性早搏的最常见原因。钾、钠、镁等电解质的失衡和心肌损伤、缺血则是器质性早搏的最常见原因。前者多发生于饮用咖啡、浓茶、汹酒、吸菸或紧张、焦虑、恐惧、大喜、大悲、大怒等情绪变化或过度劳累、失眠、更年期、消化不良等情况。后者多发生于各种心脏病和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甲状腺机能亢进、二尖瓣脱垂、手术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心脏早搏。所有心律失常是否都是通过细胞内外电解质的异常交换这一途径而实现,有待研究证实。当然,有器质性心脏病背景的病人,任何附加感染、情绪波动和体力劳累均可以导致心肌缺血或心功能加重损害而诱发包括早搏在内的各种心律失常。多年来临床实践证明,对于早搏的过度治疗,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为,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具有纠正心律失常作用的同时,往往还具有加重或诱发新的心律失常和削弱心肌功能等不良副作用。大型临床试验的结果充分证明,有些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使用后不仅无效、无益,反而会增加病死率。在面对早搏的时候,首先应弄清早搏的性质、数量、分布特点及其背景,尤其重要的应查清引起早搏的病因和诱因。在早搏的治疗中,抗心律失常药物往往是治标的,只有针对病因和诱因的治疗才是治本的。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疗才是早博治疗的首选方法。总之,心脏早搏在正常人和非心脏病人中十分常见,本身并非心脏病的特异现象,大多无重要性,无须治疗。我们应该建立在客观和科学的综合判断基础上,正确对待心脏早搏,合理地制定观察和治疗心脏早搏的方案。一定要避免对于功能性心脏早搏导致不必要的紧张、恐惧,无休止地接受治疗。我们在临床上曾经见到过由于心脏早搏而背上患“心脏病”的包袱,导致长期住院、休假、休学。甚至和恋人分手,个人悲观失望,走上厌世自杀情绪的实际病例。对待危重器质性心脏病人中发生的早搏往往需要在住院条件下,由医师严密观察下进行治疗。至于有症状或频发的功能性早搏,则可以考虑在门诊条件下适当地给予观察和治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