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语言美起来
【文章导读】 有些语句极具美感,有些语句能直入心灵深处引发共鸣,有些语句却如诗一般令人叹为观止,而有些语句则极具画面感,让人一读之间景物顿现。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让作文语言美起来 ,供您参考和借鉴。
一、 修辞之美
首先,要加强语言的美感,除了掌握一些优美的词汇之外,还要尽量少用冷静的陈述句,使一句话尽量写到灵动和美丽。举例说明。看下面的两个句子。然后思考语言词汇的运用。
(1)春风吹来,柳稍上长出了新叶。大雁也从北方飞回来了。但是却不知道几时才有你的消息。
(2)等得春风把柳梢染上惹眼的生机。等得大雁在天空写满回家的惊喜。但,什么时候等到你的来信,读你折叠的思绪。
很显然第(1)句,作者为了表达一种思念之情用的是一般叙述性的句子,就不怎么打动人了;第(2)中的“染”“惹”等雅词使句子书卷味顿生,而“染上”与“生机”搭配,“写满”与“惊喜”搭配,“折叠”修饰“思绪”,这些巧妙的搭配共同营造出一种全新的意境,清新、明丽而鲜活,特别是更委婉又清晰的表达了深深“思念”的情意。
再如:“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的“偷偷”、“钻”就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又如“山坡上卧着些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小雪”句中的两个“卧”字就把村庄和雪写的活灵活现,让句子新意迭出,增添了语言的无限魅力。这是对于拟人手法的灵活运用,再加上词语的巧妙组合,便有了美的效果。
由此可见,语言的美感,一大部分来源于看似不可思议的词语组合。有时觉得不合理,可是大胆地组合出来后,竟是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写满惊喜”“折叠思绪”,就有了很美的感觉,所以,有时候要跳出固有的思维,把思维放开,这样就会想到许多美丽的句子。再就是拟人修辞的运用,比如上面例子中的两个“卧”,就是于不着痕迹中用到,却有着诗一般的效果。
如诗的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时候颠覆了常规的语法或者打破了固有的规律。就是经常会无视词性,名词可以用作动词,形容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甚至各种词性的词都能通用。
比如:南风把她眼中纷纷扬扬的渴望,吹拂成梦想的形状。南风吹拂着渴望,而且是眼里纷纷扬扬的渴望,梦想的形状又是怎样?这里的修辞和语意都显得朦胧起来,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美。所以大胆组合,细心衔接,写出出彩的句子。
二、 朴素之美
而且,当你们写得多了,各种修辞手法都会用得了无痕迹,即使没有美丽的词汇,也可以使句子生动感人,也可以体现出一种特别的美,再融进情感进去,就易动人心。
比如:故乡仍在记忆里葱茏,心绪也还在往事里漂泊,而乡愁,如黄瓜的藤蔓,缠缠绕绕间,爬满了我的生命。而我一如那顶着小花的黄瓜,身上满是点点的刺,柔柔地刺痛我温暖的思念。
再比如:而如今,故乡水阻山隔,那些记忆里的花儿,全是呼唤的形状,让我的梦魂夜夜飞渡归去。梦里斑驳的院墙,开满了遥远的花朵,一如我怯怯的心,盛满了回忆的幸福。
这两句,都没有特别的词汇,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修辞方法,而有了对故乡的深情,自然就使得句子读起来能打动人。这两句选自我的散文《那些攀爬的蔓缠住我的心》。
所以,这样的语言所有的,是一种朴素之美。朴素之美,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的表达,直接把情感蕴含进去,似乎不是有意为之,却有着特别的魅力。朴素的语言不等于普通的语言,它们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看是否有一种情感在里面。其实,普通的语言,只要把情感融入,稍加变换,就会成为美丽的句子。
举个例子。这样几句普通的话:她站在昔日的河边,脸上笑着,却淌下了两行泪。好像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就像这风这水这淡香,生活从未改变。这算是很普通的一小段话,这也是我的一篇文章结尾的初稿。后来看着不满意,就决定修改。想把那份热爱生活的情感更多更深地加进去,大家觉得怎样改?
于是我在原文的基础上,略作调整改动,变成了下面这段结尾:
她笑出了两行泪。站在昔日的河边,风清水静,仿佛什么都一如从前。只是暗香浮动,水逝无痕,生活依旧温暖。
改过后依然朴素,却透出一种美来,主要是把那份情感更多地渲染出来。我给许多文友修改过文章的语言,我基本都是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情况下,略微变动,便使得句子有了活力和魅力。虽谈不上化腐朽为神奇,却也与原来不可同日而语。上面的例句来自于我的散文《风般清,水般静》。
三、 哲理之美
文章的语言,特别是对于一些说理性特别强的语句,或者总结性的启示,我们常常难以把握,不是写得不够深刻,就是写得单调无味。似乎那种纯理性的东西,很难写出文采写出美感来,不是落于说教,就是落于单调。可是,我们却经常能在一些文章中看到一些表现出哲理的句子,很美,很隽永,让我们回味无穷。怎样才能使语言具有哲理之美,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难题。
通篇的说理性文章,本来人们读起来就易生厌倦,而故事加哲理的文章,如果文中的总结性语句不出彩,会让人觉得画蛇添足。所以,语言的哲理之美在此处就会发挥重要作用。
我有一篇文章叫《心生欢喜》,前面罗列了一些小事件,最后一段是总结,当然我写得也不一定完美,拿出来给大家举个例子,或许稍可启发。结尾如下:
在这个深秋的午后,看着远远斑斓着的五花山,看那些红枫黄杨,看那些碧松白桦,神游其中,心生大欢喜。回望前路,虽然一直身处红尘劳碌之中,却有着那么多的点滴片段,让我心中的欣喜不能自抑。那让我忘尘的种种,皆是凡世中的所眷所恋。虽未入清凉之界,却常生欢喜之心。如此,生命虽然繁复劳劳,但有那欢喜之心,却依然是我最美的家园。
我并没有过多地从纯理性方面去辨析欢喜的意义,只是说着自己心里的所想,将哲理自然融入语句之中,给读者留下美好的想象空间。说白了,就是最好从自己内心的所思所感出发,而不是过于冷静地辨析和阐述,才会让读者有着共鸣,才会让读者有所思,而不是读之生厌。也就是注意要代入“我”,有自我的意识和情感在里面,才会有亲近感,哲理语言才会更有活力。就像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有着“我”的意识,才会更接近烟火人生。哲理类的文章,哲理类的语言,要想上升到美的高度,首先就要有“我”。而一些纯外国故事加上结尾感悟的,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冷静的转述和机械的总结,虽然哲理充足,却会显得文采不足。
这类文章我当年写了不少,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去找来看,比如《一朵花开的时间》、《爱月迟眠,惜花早起》等。
当然也有一些文章,几乎全篇语句都是单纯地说理,可是却又显得不生硬,不单调,甚至文采斐然。而且文中也几乎并没有“我”的痕迹存在,却依然能动人心怀。这样的文章,就更要求作者的语言功力,把枯躁的理论写得生动,把单调的语句写得灵动,便具有了哲理之美。
四、 诗意之美
诗意之美是语言方面的一种纯纯的美感,却也不单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更可能融进一种古典的元素,比如一些唐诗宋词中的意境。使之读来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人如饮美酒,而陶醉其中。
选一篇我被选为中考阅读题的文章,《梦里江南》。
梦里江南
此生从未去过江南,徘徊于白山黑水之间,那一片烟柳繁华时常摇曳在梦中。看惯了浩荡金风中起舞的白桦林,看惯了莽无边际的林海雪原,在天苍地茫之中,心里就下起了杏花春雨,笼罩了古诗中的四百八十寺。
仿佛展开了一轴画卷,十里莺啼,水村山郭,缓缓绘成了梦里清丽温婉的背景。没有寒冷,没有冰封雪盖,有的只是杨柳微风,杏花红雨,有的好似永远是人间最美的四月天。将脚步放逐于幽深的雨巷,让心轻轻地承载馨香的怅惘。在那样的情景之中,哀愁也变得美丽起来。
江南的女子,该都是婷婷玉立,浅笑低回,驾一叶兰舟,轻抒皓腕,采一朵火红的莲,于时光深处悠悠而来。或人面桃花,倚墙嗅青梅,或秋千院落,裙裾飞扬,或蹙眉深坐,挑尽残灯。千般情态,万种风情,那张微笑的脸,从婉约的宋词深处慢慢地漾上来,直印进我向往的心里。
江南的男儿,该都是满腹才华,风流倜傥,轻摇纸扇,漫步于薄雾轻笼的郊外,或思饮遇艳,或提酒携樽,登楼作赋,把一片情怀挥洒于山水之中。他们的诗词歌赋,让江南的历史承载了太多眷眷的深情。让远在天涯的我,于书卷的清芬中神飞千里。
江南的才子佳人,男儿的才思,女子的多情,相遇后便演绎出许多的故事。于是便有了男儿的铭心之思,女子的无边清怨。有些故事,历尽千年,早已成为后人口口相传的传奇,成为一份直指人心的美丽。
其实,更吸引我的,是江南的历史底蕴。无数次的兴衰更替,造就了沧桑的厚重。江南的风物,吸引了无数统治者的心,他们一心想占领江南。江南,在他们的梦里,是一个欲望。当时柳永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曾引得金主完颜亮布衣亲临江南,在西湖之上,饱览江南名胜之后,慨然写下:“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由此可见其志。
有春风十里,珠帘漫卷,也有故垒萧萧,山枕寒流。无边风月,映衬着沧桑之美。这就是江南,水蕴灵性,山藏厚重,人拥至爱。这样的江南,怎能不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的向往之地?
我梦里的江南,如一朵洁白的莲在缓缓绽放。
这篇散文中,通篇都有着一种古典之美,有些语言都是化用了前人的诗词名句,甚至直接引用诗词原文,将梦想中的江南之美一一展现。所以,大家闲暇时不妨多读读古诗词,不求背诵,经常的浸染之下,就会把古诗词中那种意境之美自然而然地融进自己文章的语言中。这是一种天长日久的坚持,时间久了,自然会热爱上诗词,自然会把自己语言于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