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对诗歌的看法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知人论诗,知世论诗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的方法,古人很早就讲过,即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和生平遭遇,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包括时代氛围和社会风俗)和创作目的,从而设身处地的揣摩诗人的心境,理解其思想内涵和艺术技巧,这样才能提高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最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都是一些大家的不太出名的作品。因此,知人论诗,知世论诗就显得格外重要。 如:2005年的北京卷选的是陆游《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2005年的浙江卷选的是杨万里《暮热游荷池上》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 2005年的湖北卷选的是元代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2006年的高考全国Ⅰ卷选取的是黄庭坚的《题竹石牧牛(并引)》。 陆游、杨万里、杜牧、黄庭坚都是当时的大家,对他们的生平事迹、诗歌流派和诗作风格,我们应该在把握的十分清楚。由上可知,只有 “知人论诗,知世论诗”才能理解的全面透彻,真正的理解诗人情感,才能真“解其中味”。由此推想,不了解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气,就难以理解其“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的逍遥;不了解杜甫的大济苍生的理想和安史之乱的战火惨烈,就难以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不了解文天祥的抗元历程,就难以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决心……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时代气息的共同作用,造就了一批风格各异的诗人。所以要理解诗作,就不能离开对诗人的品读,会历史的了解。实际上,就是在读中国社会发展史,读中国文化发展史,读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二、品位诗歌意象,理解诗歌意境 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单位,是意和象的复合体,是作者的主观心意和客观物象凝聚的表现,是作者精神和外在物质的统一,它是由情和景这两个因素组成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就是意境。通过这些意象的象征意义,意境的指向意义,就能深入的理解诗歌内容,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与意图。 如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颈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由鸡声、茅店、月、人、板桥、霜六种意象,构成了一幅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商旅图,仅两句十字,倾注了作者对商旅的同情心。 有些物象和特定的情意构成了固定的搭配,这些值得我们注意把握。如明月就与思乡、思人相联系;松、菊、梅、竹与性格高洁相联系;折柳与古代的送行相固定。 2003年高考诗歌鉴赏是王维的《过香积寺》。作者运用了云峰、古墓、无人径、深山、钟声、泉、石、青松。我们的头脑当中应该形成这样一幅图画 :在林木参天、荒芜人烟的深山里,看流泉苦苦挣扎,夕阳余辉冷气嗖嗖;听寺庙隐隐钟声以及和尚诵经之声,多么荒僻,多么幽静,多么孤寂。王维晚年诗作常写一种恬淡宁静的幽遂环境,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静心境,描绘出山林古寺的幽遂环境,从而形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学生通过这些直接或间接的想象,完全可以领略诗的意境,可以在有限的篇幅里领略到无限宽广的艺术内容。可见,鉴赏诗歌把握眼睛、发生想象是多么重要。 三、体味诗眼,解读诗歌 古人云:“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句诗一方面表明古人写作构思之辛苦,另一方面也表明古人写诗词很讲究练字。因练一个好字、好句,是全句、全诗游龙飞动、生气盎然的,就是“诗眼”。它可以是一个简练传神的字,也可以诗作体现主旨的精彩与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我们在鉴赏古典诗歌时,若能从诗眼入手,可更深入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句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的描述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了一种挺拔坚毅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的背景上,则给人以茫茫之感。二字将直线之美誉 *** 之美融为一体,面目壮观,别的字确实难以替代,这“直”和“圆”正是该似的诗眼。 杜甫的《蜀相》中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就是该句得诗眼。杜甫的《旅夜书怀》中的“危樯独夜舟”中的“独”就是诗眼。 注意:诗歌中的一些形容词、副词和动词往往就是诗眼。找到诗眼,有助于正确把握诗歌意境。 四、把握特色,重点突破 从高考命题的角度看,高考鉴赏的古代使更多是写景、咏物、咏史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把握诗歌之前,还要掌握已写诗歌的反战以及分类的知识。 诗歌按照表达方式,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分,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按语言字数,可分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诗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咏怀诗等;还可分为律诗和绝句。 古代律诗中的四联,古人归纳为起、承、转、阖。从层次上分,往往可以分为两层,一层写景,一层抒情或议论(即卒章显志的写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