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之约应对缺氧考验] 高原缺氧怎么办
展开全部
编者按 青藏铁路通车一年多来,有1/3左右的旅客会遭受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除了影响高原旅游之外,加上大部分旅客缺乏高原低氧防护的基本知识,所以有的甚至会引发严重的高原病。因此,在青藏铁路通车即将两周年之际,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高原生理组专家吴天一编撰此文,以飨读者。
青藏高原,高山碧水,雪域风情,民族文化,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人,特别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在那遥远的地方”已不再遥远。北京到拉萨仅50小时,一时间,列车厢厢客满,西宁、拉萨游客如云,高原以她母亲般巨大的胸怀拥纳着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然而,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高海拔低氧环境,无论是乘青藏列车穿越这条天路,或是在雪域高原旅游度假,都会受到高原低氧的影响。怎样确保广大旅客的身体健康,使之成为“高原健康旅游”,将是对高原医学的一项新挑战。
青藏铁路最大特点是高,沿线主要站点在海拔4000~4500米的约占60%,这时的大气压和大气氧分压约占海平面的40%,而站点在海拔4600~5000米的也约占40%,此时的大气压和大气氧分压则只有近海平面的50%了。人体吸入了这种低氧气体,导致体内血液中的氧含量下降,称之为“低氧血症”,即我们习惯所说的“缺氧”,这也是高原影响人体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海拔2000米以上,人体就开始出现缺氧反应,海拔3000米以上,缺氧生理反应几乎见于所有人,海拔4000~5000米,引起显著的缺氧生理反应,其中一些人会发生急性高原病。不可避免的是,乘坐青藏列车,有10~12小时旅客要蒙受较明显的低氧影响。因此,为了解决高原列车上缺氧和保证乘客的安全,铁道部高原生理专家组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
乘车前先“请示”身体
在旅客中,有些人患有某种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但自己并不知道。当他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病变可以急性发作或迅速恶化,有时非常危险,如频繁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大出血、糖尿病酸中毒等。因此,在准备进入高原之前,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如血压、心电图、肺功能、血液生化等为必检项目。
为防止旅客因身体条件不适应高原反应,青藏列车售票窗口专门为旅客提供《旅客健康登记卡》,请您认真如实填写,以便列车卫生室确实掌握你的情况,包括随时和你的家人和单位联系等。
此外,60岁以上老年人心肺功能会有所降低或有潜在老年病,更要特别重视行前体检。两岁以下小儿适应能力差,建议最好不要带往高原旅游。
阶梯适应的高原旅游
青藏铁路西-格段要穿越海拔3700米的关角隧道,而格-拉段从格尔木(2808米)到昆仑山口(4767米)在不到两小时内上升了约2000米,其后基本上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运行,从海平面或平原来的人如果急速进入到这样一个低氧环境,也就是2~3天,机体没有经过一个生理调节过程,就很容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或其他缺氧问题。通常的表现是出现头痛、头晕、疲乏、失眠、心悸、气短、胸部闷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眼花、耳鸣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让人体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习服过程,这就是“逐步登高,阶梯适应”的原则。
那么最佳的阶梯适应方案是什么呢?从平原第一站先来到青藏门户西宁。西宁,是最佳的阶梯适应习服之地,由于它的海拔2260米,处于中等海拔高度,平均大气压为586毫米汞柱,大气氧分压为122毫米汞柱,这一轻度的短期缺氧将刺激人体生理机能,激活心、肺、血、神经等功能活动,产生初步习服。西宁周围景点难以胜数,青海湖、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互助土乡情、黄河贵德清,花2~3天时间,利用高原习服的时机,一览高原名胜,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二步到了青藏铁路格一拉段的起点格尔木,海拔2808米,仍然在海拔3000米以下,大气压538毫米汞柱,大气氧分压113毫米汞柱,中度低氧环境又是一个良好的习服之地和进一步提高习服水平的机会,在此停留2~3天,那里的茶尔汗盐湖、都兰古墓群、千年胡杨林值得一看,走进柴达木,沙漠、戈壁、丹霞、红柳、胡杨、骆驼等不断地扑入视野,使人神往。经过西宁-格尔木的两阶段4~6天的高原习服,对进入唐古拉山和随后到西藏拉萨(3658米)和其他更高海拔地区旅游,减少或不发生高原反应,保持良好心态和充沛精力,都有很大好处。
坐着火车去西藏
列车在青藏铁路上穿行,有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完善的服务,您可以尽情地欣赏车窗外壮丽的山川,如同在平原上品茗远眺。
青藏铁路处于海拔高度2808~5072米之间,大部分运行在海拔4000米左右。缺氧,是对登上高原旅客的“第一威胁”。一般来说,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旅客需要补充氧气。每节车厢的配置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供氧,使每节车厢含氧量都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氧浓度达23.5%~25%,旅客如同进入“氧吧”。我们知道,氧气的分压在任何海拔高度均占大气压的21%,如果氧分压每增加1%,则约相当于降低海拔300米,如以平均氧增至24%计,则约等于下降了900米。唐古拉山铁路运行高度为海拔4000~4500米,则通过弥散式供氧,等于在海拔3000~3500米高度运行,大大缓解了低氧程度,这在世界高山铁路上是独一无二的。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如果有旅客需要更多的氧气,或发生高原反应时,只要您向乘务员提出,就可帮助您随时用吸氧管吸入氧气。每节车厢的制氧机和储氧瓶,都很巧妙地设在车厢底部的封闭箱里。另外列车的密封性能极好,保证了客车供氧的效果。
青藏铁路列车配有高原卫生室,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都经过高原卫生学和急救医学培训,具有处理高原缺氧问题的经验,负责对旅客进行监护。车内卫生室还另设有供氧装置、抗缺氧药及其他急救设备,一旦旅客中有人发生急性高原反应,会得到及时诊疗。在一些主要站点,如格尔木、沱沱河、那曲、安多、当雄等也有救护室,并在各个站点间形成一条龙,便于随时将患者向低处转移,和站站接应救护。走进高原缺氧的天空
当高原列车带您进入这神秘之地,怎么远离缺氧困扰?怎么让高山的阳光、空气和净水给您带来愉快之旅呢?笔者提醒您,切记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宜去高原?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下列病况须加判定:
高血压:收缩压≥16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者 不宜进山。血压>140/90,30者最好不要到海拔3500米以上高度,因其通气低下而易发生高原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此类病人病灶处于活动期、药物控制不理想者或近期有过出血等并发症者均禁止上山,因为高原低氧加上寒冷应激会发生急性应激性溃疡或急性胃粘膜损伤,从而形成胃粘膜糜烂、坏死和出血。有时发生消化道大出血,非常危险。
肝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有肝功能障碍者,已发生肝硬变者,在高原易恶化,故禁去高原。集体进山人员上山前,应详问病史及常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肝功,以作排查。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病人无明显肺功能障碍不是进山的禁忌证。相反,原在平原常有哮喘发作的病人去高原后发作减少甚至消失,这与高原空气清新,很少有致敏原有关。另据研究,低氧条件下小支气管平滑肌的应激性减低,利用高山现场或低压舱模拟高原治疗支气管哮喘症已获得疗效是一佐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由于肺功能障碍,通气、弥散功能均减低,到高原后出现呼吸困难,明显的低氧血症、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和红细胞增多,病状迅速恶化,导致严重后果,故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禁止去高原。
高原咽喉病:咽炎、喉炎和扁桃体炎是高山上常见三症,统称“高原咽喉病”。平原上视此为“小病”,但高原上发病后不仅影响劳动,而且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或诱发高原肺水肿,故此类病人进山前应作相应治疗,控制炎症后方可上山。
贫血:除重症贫血外,轻度缺铁性贫血并非进山禁忌。相反,进入高原后配合铁剂治疗,贫血显示很快好转,这与低氧刺激体内红细胞生成素增高,从而刺激红细胞增生有关。
妊娠:孕妇,特别妊娠前三个月是禁忌去高原的,因为一般到高原后妊娠反应较重,并易于流产。女性在攀登高山时,最好勿用避孕药,以防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良好心态须建立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重要前提。把自己融入高原大自然之中,轻轻松松旅游,高高兴兴观赏,自自在在行动,能够减弱或不发生高原反应。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恐惧,则很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神经调节紊乱,加重人体耗氧,从而促发高原反应。
防寒保暖须做好
高原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常常是一日多变,瞬间即变。寒冷可引发呼吸道感染,促发高原肺水肿,所以一定要带够防寒的衣服(最好是羽绒服)、帽子、护耳、手套、棉袜、围巾等。中午气温高则脱下衣服,但切记不要感到冷时才穿上,否则极易受凉。青藏高原一年四季都要盖棉被睡觉,到野外住宿帐篷的话,要选用防寒性能好的羽绒被。夜间尽量在室内上厕所,要在室外必须穿好衣服,一个轻心就会感冒。
紫外线防护须加强
高原紫外线强,太阳日照时间长,所以最好配备质量好的太阳镜;此外,还要准备优质的防晒霜,出门前2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再补充一次,每次至少要有1~2毫升的量;同时还要善用各种辅助用品,例如阳伞、帽子、长袖衣服、太阳眼镜等;高原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在阳光直射的室内或车内,同样要涂抹防晒霜,只不过选择那些质地轻薄的防晒霜或者隔离霜就可以了。
限制烟酒须牢记
到高原后心情好,但勿贪杯,勿充英雄,再能喝的人到了高原,酒量也要大大压减。如果酗酒,还会增加氧耗,发生严重高原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一般人可饮少量红葡萄酒。吸烟者控制烟量,每日不超20支。
疫源性传染病须防止
青藏高原最常见的疫源性疾病就是鼠疫,又称“一号病”,是传染病中最烈者。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喜马拉雅旱獭(民间称哈拉)是鼠疫杆菌的自然宿主,寄生在其皮毛中的跳蚤是将鼠疫传给人类的最主要传播者。此外,现已知鼠类、狐狸、羊、牛、猞猁、狼、狗、猫等动物也能传染鼠疫,并将之传染给人。每年夏秋是喜马拉雅旱獭的活跃期,在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甚广,这时也是鼠疫的高发期。游客要防止和旱獭接触,也不要好奇地在旱獭洞口观望。严禁人们捕猎旱獭,一旦遇到死旱獭,应立即报告,并由防疫人员加以深埋或火化,千万别触摸死獭,更不可剥皮。旱獭的皮毛是绝对禁止带上列车的。
高原常用药须准备
要准备一些常用药物,特别是治疗感冒、腹泻以及抗菌素、维生素类药物等,以及针对您身体状况平时常用的药物,以防万一。常备药物如安乃近、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六神丸或喉症片、黄连素、阿莫西林片、复方维生素、地塞米松、云南白药等,也需备有氯霉素点眼液、润肤膏、防晒霜、防裂膏等外用药。
抗缺氧药物须选用
实际上药物并不能直接抗缺氧,是某些药物通过其药理作用调节人体的机能和代谢,提高适应高原低氧的能力。青藏高原一些中藏药物有很好的致适应作用,如补益药的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等,活血祛瘀药如丹参等,强壮剂如冬虫夏草、红景天等,安神镇静药如五味子等,常用复方,也可用单方,依辩证而施治,防治效果则佳。
但是目前市场品种杂乱,宣传夸大,所以不要乱购买乱服用,复方党参片和高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圣地红景天的制剂如高原康、利舒康、诺迪康的作用较肯定。
初到高原须减负
初到高原的前3~4天,应减轻活动量,减缓动作。年轻人要注意,高原肺水肿常见于一到高原就强烈活动的年轻人。儿童好兴奋,没有自制力,其活动应由父母控制。激烈活动及过度兴奋均易促发急性高原病。如果参加登山活动,切记金科玉律“不要登得太快,不要攀得过高”。每天上登的高度不要超过300米。
合理用氧须知晓
到高原并非人人要用氧,天天要用氧。一般在海拔3000~4000米,没有明显高原反应,最好不要用氧,因为这样反而有利于机体建立习服机制。用氧时一般给予低流量吸氧(1~2升/分),观察疗效,反应好,症状减轻,间断性供氧后逐步停用。如供氧后无明显效果,甚至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发生小病须早治
有两个在平原所谓的小病――感冒与腹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发展为严重的高原病。感冒在高原可诱发高原肺水肿,腹泻往往会引起全身反应,特别频繁腹泻引起脱水,有可能并发血管内血栓形成,而引起心脑血管疾患。因此到高原前如果发生感冒或腹泻,最好治愈后再启程;到高原后发生感冒或腹泻,则要及时就医,进行认真全面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或向急性高原病转化。
(责编 桑新华)
青藏高原,高山碧水,雪域风情,民族文化,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人,特别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后,“在那遥远的地方”已不再遥远。北京到拉萨仅50小时,一时间,列车厢厢客满,西宁、拉萨游客如云,高原以她母亲般巨大的胸怀拥纳着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朋友。然而,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高海拔低氧环境,无论是乘青藏列车穿越这条天路,或是在雪域高原旅游度假,都会受到高原低氧的影响。怎样确保广大旅客的身体健康,使之成为“高原健康旅游”,将是对高原医学的一项新挑战。
青藏铁路最大特点是高,沿线主要站点在海拔4000~4500米的约占60%,这时的大气压和大气氧分压约占海平面的40%,而站点在海拔4600~5000米的也约占40%,此时的大气压和大气氧分压则只有近海平面的50%了。人体吸入了这种低氧气体,导致体内血液中的氧含量下降,称之为“低氧血症”,即我们习惯所说的“缺氧”,这也是高原影响人体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海拔2000米以上,人体就开始出现缺氧反应,海拔3000米以上,缺氧生理反应几乎见于所有人,海拔4000~5000米,引起显著的缺氧生理反应,其中一些人会发生急性高原病。不可避免的是,乘坐青藏列车,有10~12小时旅客要蒙受较明显的低氧影响。因此,为了解决高原列车上缺氧和保证乘客的安全,铁道部高原生理专家组对此做了深入的研究。
乘车前先“请示”身体
在旅客中,有些人患有某种疾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但自己并不知道。当他进入高原低氧环境后,病变可以急性发作或迅速恶化,有时非常危险,如频繁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消化道大出血、糖尿病酸中毒等。因此,在准备进入高原之前,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做一个全面的体检,如血压、心电图、肺功能、血液生化等为必检项目。
为防止旅客因身体条件不适应高原反应,青藏列车售票窗口专门为旅客提供《旅客健康登记卡》,请您认真如实填写,以便列车卫生室确实掌握你的情况,包括随时和你的家人和单位联系等。
此外,60岁以上老年人心肺功能会有所降低或有潜在老年病,更要特别重视行前体检。两岁以下小儿适应能力差,建议最好不要带往高原旅游。
阶梯适应的高原旅游
青藏铁路西-格段要穿越海拔3700米的关角隧道,而格-拉段从格尔木(2808米)到昆仑山口(4767米)在不到两小时内上升了约2000米,其后基本上都在海拔4000米以上运行,从海平面或平原来的人如果急速进入到这样一个低氧环境,也就是2~3天,机体没有经过一个生理调节过程,就很容易发生急性高原反应或其他缺氧问题。通常的表现是出现头痛、头晕、疲乏、失眠、心悸、气短、胸部闷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眼花、耳鸣等,症状轻重因人而异。最好的预防方法就是让人体有一个“循序渐进”的习服过程,这就是“逐步登高,阶梯适应”的原则。
那么最佳的阶梯适应方案是什么呢?从平原第一站先来到青藏门户西宁。西宁,是最佳的阶梯适应习服之地,由于它的海拔2260米,处于中等海拔高度,平均大气压为586毫米汞柱,大气氧分压为122毫米汞柱,这一轻度的短期缺氧将刺激人体生理机能,激活心、肺、血、神经等功能活动,产生初步习服。西宁周围景点难以胜数,青海湖、塔尔寺、金银滩、原子城、互助土乡情、黄河贵德清,花2~3天时间,利用高原习服的时机,一览高原名胜,不是一举两得吗?
第二步到了青藏铁路格一拉段的起点格尔木,海拔2808米,仍然在海拔3000米以下,大气压538毫米汞柱,大气氧分压113毫米汞柱,中度低氧环境又是一个良好的习服之地和进一步提高习服水平的机会,在此停留2~3天,那里的茶尔汗盐湖、都兰古墓群、千年胡杨林值得一看,走进柴达木,沙漠、戈壁、丹霞、红柳、胡杨、骆驼等不断地扑入视野,使人神往。经过西宁-格尔木的两阶段4~6天的高原习服,对进入唐古拉山和随后到西藏拉萨(3658米)和其他更高海拔地区旅游,减少或不发生高原反应,保持良好心态和充沛精力,都有很大好处。
坐着火车去西藏
列车在青藏铁路上穿行,有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和完善的服务,您可以尽情地欣赏车窗外壮丽的山川,如同在平原上品茗远眺。
青藏铁路处于海拔高度2808~5072米之间,大部分运行在海拔4000米左右。缺氧,是对登上高原旅客的“第一威胁”。一般来说,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旅客需要补充氧气。每节车厢的配置有两套供氧系统:一套是“弥散式”供氧,通过混合空调系统中的空气供氧,使每节车厢含氧量都保持在适当的水平,氧浓度达23.5%~25%,旅客如同进入“氧吧”。我们知道,氧气的分压在任何海拔高度均占大气压的21%,如果氧分压每增加1%,则约相当于降低海拔300米,如以平均氧增至24%计,则约等于下降了900米。唐古拉山铁路运行高度为海拔4000~4500米,则通过弥散式供氧,等于在海拔3000~3500米高度运行,大大缓解了低氧程度,这在世界高山铁路上是独一无二的。另一套是独立的接口吸氧,如果有旅客需要更多的氧气,或发生高原反应时,只要您向乘务员提出,就可帮助您随时用吸氧管吸入氧气。每节车厢的制氧机和储氧瓶,都很巧妙地设在车厢底部的封闭箱里。另外列车的密封性能极好,保证了客车供氧的效果。
青藏铁路列车配有高原卫生室,有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都经过高原卫生学和急救医学培训,具有处理高原缺氧问题的经验,负责对旅客进行监护。车内卫生室还另设有供氧装置、抗缺氧药及其他急救设备,一旦旅客中有人发生急性高原反应,会得到及时诊疗。在一些主要站点,如格尔木、沱沱河、那曲、安多、当雄等也有救护室,并在各个站点间形成一条龙,便于随时将患者向低处转移,和站站接应救护。走进高原缺氧的天空
当高原列车带您进入这神秘之地,怎么远离缺氧困扰?怎么让高山的阳光、空气和净水给您带来愉快之旅呢?笔者提醒您,切记要做好自我保健工作。
患有哪些疾病的人不宜去高原?根据我们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下列病况须加判定:
高血压:收缩压≥160毫米汞柱及/或舒张压≥/95毫米汞柱者 不宜进山。血压>140/90,30者最好不要到海拔3500米以上高度,因其通气低下而易发生高原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此类病人病灶处于活动期、药物控制不理想者或近期有过出血等并发症者均禁止上山,因为高原低氧加上寒冷应激会发生急性应激性溃疡或急性胃粘膜损伤,从而形成胃粘膜糜烂、坏死和出血。有时发生消化道大出血,非常危险。
肝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慢性肝炎活动期有肝功能障碍者,已发生肝硬变者,在高原易恶化,故禁去高原。集体进山人员上山前,应详问病史及常规检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肝功,以作排查。
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病人无明显肺功能障碍不是进山的禁忌证。相反,原在平原常有哮喘发作的病人去高原后发作减少甚至消失,这与高原空气清新,很少有致敏原有关。另据研究,低氧条件下小支气管平滑肌的应激性减低,利用高山现场或低压舱模拟高原治疗支气管哮喘症已获得疗效是一佐证。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由于肺功能障碍,通气、弥散功能均减低,到高原后出现呼吸困难,明显的低氧血症、显著的肺动脉高压和红细胞增多,病状迅速恶化,导致严重后果,故慢性阻塞性肺病人禁止去高原。
高原咽喉病:咽炎、喉炎和扁桃体炎是高山上常见三症,统称“高原咽喉病”。平原上视此为“小病”,但高原上发病后不仅影响劳动,而且易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或诱发高原肺水肿,故此类病人进山前应作相应治疗,控制炎症后方可上山。
贫血:除重症贫血外,轻度缺铁性贫血并非进山禁忌。相反,进入高原后配合铁剂治疗,贫血显示很快好转,这与低氧刺激体内红细胞生成素增高,从而刺激红细胞增生有关。
妊娠:孕妇,特别妊娠前三个月是禁忌去高原的,因为一般到高原后妊娠反应较重,并易于流产。女性在攀登高山时,最好勿用避孕药,以防有血栓形成的危险。
良好心态须建立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重要前提。把自己融入高原大自然之中,轻轻松松旅游,高高兴兴观赏,自自在在行动,能够减弱或不发生高原反应。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恐惧,则很容易引起机体应激反应,导致神经调节紊乱,加重人体耗氧,从而促发高原反应。
防寒保暖须做好
高原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无常,常常是一日多变,瞬间即变。寒冷可引发呼吸道感染,促发高原肺水肿,所以一定要带够防寒的衣服(最好是羽绒服)、帽子、护耳、手套、棉袜、围巾等。中午气温高则脱下衣服,但切记不要感到冷时才穿上,否则极易受凉。青藏高原一年四季都要盖棉被睡觉,到野外住宿帐篷的话,要选用防寒性能好的羽绒被。夜间尽量在室内上厕所,要在室外必须穿好衣服,一个轻心就会感冒。
紫外线防护须加强
高原紫外线强,太阳日照时间长,所以最好配备质量好的太阳镜;此外,还要准备优质的防晒霜,出门前20分钟就先擦拭完毕,出门前再补充一次,每次至少要有1~2毫升的量;同时还要善用各种辅助用品,例如阳伞、帽子、长袖衣服、太阳眼镜等;高原紫外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在阳光直射的室内或车内,同样要涂抹防晒霜,只不过选择那些质地轻薄的防晒霜或者隔离霜就可以了。
限制烟酒须牢记
到高原后心情好,但勿贪杯,勿充英雄,再能喝的人到了高原,酒量也要大大压减。如果酗酒,还会增加氧耗,发生严重高原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一般人可饮少量红葡萄酒。吸烟者控制烟量,每日不超20支。
疫源性传染病须防止
青藏高原最常见的疫源性疾病就是鼠疫,又称“一号病”,是传染病中最烈者。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喜马拉雅旱獭(民间称哈拉)是鼠疫杆菌的自然宿主,寄生在其皮毛中的跳蚤是将鼠疫传给人类的最主要传播者。此外,现已知鼠类、狐狸、羊、牛、猞猁、狼、狗、猫等动物也能传染鼠疫,并将之传染给人。每年夏秋是喜马拉雅旱獭的活跃期,在青藏铁路沿线分布甚广,这时也是鼠疫的高发期。游客要防止和旱獭接触,也不要好奇地在旱獭洞口观望。严禁人们捕猎旱獭,一旦遇到死旱獭,应立即报告,并由防疫人员加以深埋或火化,千万别触摸死獭,更不可剥皮。旱獭的皮毛是绝对禁止带上列车的。
高原常用药须准备
要准备一些常用药物,特别是治疗感冒、腹泻以及抗菌素、维生素类药物等,以及针对您身体状况平时常用的药物,以防万一。常备药物如安乃近、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氨茶碱、六神丸或喉症片、黄连素、阿莫西林片、复方维生素、地塞米松、云南白药等,也需备有氯霉素点眼液、润肤膏、防晒霜、防裂膏等外用药。
抗缺氧药物须选用
实际上药物并不能直接抗缺氧,是某些药物通过其药理作用调节人体的机能和代谢,提高适应高原低氧的能力。青藏高原一些中藏药物有很好的致适应作用,如补益药的人参、党参、黄芪、当归等,活血祛瘀药如丹参等,强壮剂如冬虫夏草、红景天等,安神镇静药如五味子等,常用复方,也可用单方,依辩证而施治,防治效果则佳。
但是目前市场品种杂乱,宣传夸大,所以不要乱购买乱服用,复方党参片和高山红景天、狭叶红景天、圣地红景天的制剂如高原康、利舒康、诺迪康的作用较肯定。
初到高原须减负
初到高原的前3~4天,应减轻活动量,减缓动作。年轻人要注意,高原肺水肿常见于一到高原就强烈活动的年轻人。儿童好兴奋,没有自制力,其活动应由父母控制。激烈活动及过度兴奋均易促发急性高原病。如果参加登山活动,切记金科玉律“不要登得太快,不要攀得过高”。每天上登的高度不要超过300米。
合理用氧须知晓
到高原并非人人要用氧,天天要用氧。一般在海拔3000~4000米,没有明显高原反应,最好不要用氧,因为这样反而有利于机体建立习服机制。用氧时一般给予低流量吸氧(1~2升/分),观察疗效,反应好,症状减轻,间断性供氧后逐步停用。如供氧后无明显效果,甚至加重,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发生小病须早治
有两个在平原所谓的小病――感冒与腹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免发展为严重的高原病。感冒在高原可诱发高原肺水肿,腹泻往往会引起全身反应,特别频繁腹泻引起脱水,有可能并发血管内血栓形成,而引起心脑血管疾患。因此到高原前如果发生感冒或腹泻,最好治愈后再启程;到高原后发生感冒或腹泻,则要及时就医,进行认真全面的治疗,防止病情加重或向急性高原病转化。
(责编 桑新华)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