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教法初探:小学古诗词的教法

 我来答
爱读书的吕老师
2023-03-05 · TA获得超过478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5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0万
展开全部
  所谓“鉴赏”,就是鉴别和欣赏,实际就是对作品的品评,就是在阅读中理解作者的主体意识和情感体验。鉴赏的前提就是鉴别,而鉴别则离不开阅读中的理解,离开了理解就无从鉴别;鉴别的核心就是审美,即挖掘作品中美的因素,达到某种美感享受。我从理解和审美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出了古诗词鉴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从吟诵涵咏入手,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因此,我们立足于诵读这个根本。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借助多媒体将学生带入诗词的艺术情境之中,教师从轻重音的把握、语气变换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和感情的庄谐等方面进行指导,学生浅吟低诵,品味诗词的韵律、节奏,领略到古诗的音韵美,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
  
  二、从品味语言入手,感知古诗词的图画美
  
  古诗词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结晶,它是用古体语言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认知和审美情趣的,我们在进行古诗词鉴赏时,一定要看诗词中哪些字词、哪个句子用得准确,或用得生动,或感情色彩浓烈,尤其要重视动词、形容词,有时也要注意副词和数词。
  例:1.《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的“穿”、“拍”、“卷”等一连串的动词用得十分形象。三个动词从不同的角度诉诸不同的感觉,串连了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滔滔的江流三种形象,集中地突出了古赤壁战场令人惊心动魄的雄奇景象。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三、从分析意象入手,感悟古诗词的意蕴美
  
  意象是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借助客观事物表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俗话说:“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读诗歌,要从整首诗中抓住那些貌似平凡而实际包涵丰赡的意象,不一定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力求从意象中洞幽烛微,挖掘出意象背后的意思,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请看下面鉴赏示例: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赏析: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呢?有人家、花朵、蝴蝶、黄莺。诗歌前两句突出花之多且繁盛,“千朵万朵”是上句“满”的具体化,表现了春意盎然的生机,蝴蝶竞相在花丛间蹁跹飞舞,“戏”表现了蝶儿欢快的心情。“留连”则表明蝶儿对姹紫嫣红的花朵的深情依恋。黄莺呢?它正跳跃于枝头,展开婉转清丽的歌喉歌唱呢!像是在为明媚的春天送去一支美妙的赞歌。“娇”表现了莺儿忸怩喜悦的神态。“恰恰”突出莺儿的清丽。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中的这些意象充分浸润了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爱,对现实生活的无限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四、从知人论世入手,体会作者的人格美
  
  知人论世,就是要了解作者,熟悉背景。“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中国诗歌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打上了现实主义的烙印。“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大部分诗歌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背景下即兴之作。故要想全面准确地欣赏诗歌,就必须深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如果不了解“安史之乱”中生灵涂炭,百姓四处漂泊、逃避战乱的背景,我们就不能真正理解杜甫“三吏”、“三别”的深刻内涵,也就不会真正体会诗人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的狂喜之情。只有置身于“四面楚歌”的特定背景,我们才能真正读懂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也才能真正品味出曾经一度叱咤疆场、所向披靡而最终走向末路的悲剧英雄的无奈与伤感。只有全面地了解苏轼所处的时代特别是苏轼的生平、思想和个性,才能还原出在那具体环境中生存、思考和写作的活生生的苏轼。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加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从而对古诗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减少阅读理解的难度,达到和诗人情感上的共鸣。相反,陶渊明的“隐”,杜甫的“迂”,李白的“飘逸”,苏轼的“洒脱”,如果不放在封建时代的文化政治大背景中去认识,学生看到的只是“个性美”,却无法认识个性在挣扎或反叛中展现的“人格美”。
  
  五、从比较赏析入手,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通过诗中景与物、人与物的比较,可以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那么将诗与诗、诗与文进行比较,同样可以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例如:同样写离别的《渭城曲》、《别董大》、《赠汪伦》三首诗在意境上就有所不同。《渭城曲》以乐景写愁情、“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凄凉让人不忍;《别董大》却以悲景写豪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自勉、奋发向上的精神尽显其中;《赠汪伦》却是叙事体情,“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再如,李白的《月下独酌》、苏轼的《明月几时有》都是写月寄情,但情感又有分别,李诗表现出一种超脱旷达的品性,表面上看自得其乐,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无限的孤独与凄凉;苏词却显得豁达,其中隐约还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比较,让学生真正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在引导学生对古诗词鉴赏的同时,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个性化解读古诗词,鼓励学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向权威挑战,鼓励学生进行古诗词的仿写,鼓励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分类研究……对仿写,教师要切实做好指导,帮助学生修改习作,发表在学校的板报上,把优秀的习作推荐到报纸杂志上发表;对研究,教师要给予科学的辅导,帮助学生将自己的积累研究写成小论文,让广大的学生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享受到成功的欢乐。■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