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和俄乌援华的八个瞬间

 我来答
教育培训小达人
2023-05-20 · TA获得超过1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112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6.3万
展开全部

前苏联和俄乌援华的八个瞬间

大革命时代的苏联援助

在共产国际的促进下,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得以实现。而苏联政府在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要求下加入国民党后,对孙中山领导下的中国国民党及广州革命政府进行了援助。

1923年3月,苏联政府应孙中山的请求,向广州革命政府提供了一笔近200万墨西哥银元的财政援助。并派遣五名军事顾问到广州。同年秋,同样应孙中山的要求,第一批苏联军事专家到达广州,同时到来的还有苏联代表鲍罗廷。之后,苏联军事顾问大量到达中国支援革命。根据现有不完全的名单,先后来华的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有姓名可查的不下100余人。但实际上,来华的苏联顾问人数还多很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苏联援助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和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援助主要以经费援助为主。但同时也在一些重要的技术上支援了中国共产党,比如1930年10月,远东局组长盖利斯的信件中提到:“要求用1万美元,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上海通往苏区的交通联络路线、举办无线电报务人员训练班和购买无线电器材。”这对于后来中共和红军的无线电技术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的苏联援助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当时愿意大规模支援中国资金和武器的,只有苏联。

1937年底,苏联向中国派出大量军事顾问和技术专家。据资料,苏联援华期间,援华的军事顾问达300多人。再加上专家、技术人员,人数超过3000多人。在顾问期间,中国战场对日主要战役的作战计划制订大多有苏联军事顾问的参与。苏联技术人员帮助修建了大量国防工事。

在技术兵种的空军、炮兵与坦克兵等技术兵种中,苏联顾问与教官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的。

除了军事顾问,苏联还派出援华志愿航空队,直接参与对日作战。1937年10月22日,第一批援华空军和飞机飞抵中国,包括一个歼击机大队和一个轰炸机大队,254名飞行员及工作人员。从1937年到1942年初,苏联共派遣来华的空军人员2500多名,飞机1280多架。来华的飞行员、地面服务工程技术人员共有5000多人。

解放战争时期的苏联援助

一开始,在国共两党分别派出部队收复东北时,初期进入东北的八路军在苏联驻军的帮助下得到了一批武器弹药。八路军究竟取到了多少武器,后来能看到的全面数字只有陈云、高岗、张闻天于1945年11月30日向中央报告中的数字——“枪10万支,炮300门”。

1946年3月至4月间苏联从东北撤军,恢复了向中共秘密移交武器,东北民主联军34万人轻武器才装备齐全,有枪近20万支,并有了各种炮700门。此间得到的枪约在20万支左右。

1947年,解放军在苏军的帮助下,有拿到一批武器,林彪1947年12月28日给斯大林的信件对此说道:“我们用你们给我们的那批武器装备了30个步兵团、2个山炮营。”之后,苏联又通过朝鲜方面向东北解放区提供了2000车皮装运的武器。

朝鲜战争时期的苏联援助

朝鲜战争爆发时,中国综合国力十分薄弱。1951年第一季度,朝鲜战场上所需弹药为14100多万,而国内的军工生产能力一共才有1500多吨。入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当时兵种构成单一,武器装备落后,中国想凭借这样的武器装备打一场现代化战场是不可能的。

在此背后,是苏联同时期的大量援助。在西方国家全面封锁新中国的1950年前后,苏联是唯一愿意大规模援助中国的国家。

中苏蜜月期的苏联援助

中国政府决心采用苏联模式,走以重工业为主,军事工业为先,民用和轻工业为辅的发展道路。苏联专家根据中国当时的国情,为我国的第一个5年计划出谋划策。1952年,中苏决定建设50个工业重点项目,1954年,中苏最终确定建设项目156个工业重点项目,包括著名的鞍山钢铁厂、沈阳飞机制造厂等。

在最后投入施工的150个项目中,包括民用企业106个,国防企业44个。在106个民用企业中,除50个布置在东北地区外,其余绝大多数布置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中部地区29个,西部地区21个。

三年困难时期的苏联援助

1959年,中苏交恶,苏联撤回了对华的大部分援助和人员。随之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一直有苏联“逼债”的说法。然而,到1961年上半年,苏联开始部分地恢复了对中国国防和经济方面的援助。

1961年2月27日,赫鲁晓夫致函毛泽东,主动提出愿意通过借用形式提供给中国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3月8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向苏联大使作了口头答复,感谢赫鲁晓夫的好意。不过出于“争气”和不愿受制于苏联的原因,中共中央只同意接受古巴糖,表示愿将苏联的粮食作为后备。

三年困难时期的苏联援助

在乌克兰对华出口的技术装备中,出售“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是中乌军工合作领域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在中国军工的短板——飞机、舰船、坦克的发动机方面,中乌的合作密切,包括加油机、大中型水面舰艇动力系统、直升机的动力系统,舰载机设计技术、还有大型运输机设计技术、超音速高级教练机、坦克发动机和空对空导弹等关键装备和技术。直到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时,乌克兰还在为中国生产欧洲野牛重型气垫登陆舰,并提供技术由我国后继制造。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