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有多惨烈?

 我来答
高许许爱教书
2023-05-18 · TA获得超过344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0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3.6万
展开全部

古代战争有多惨烈

在军事行动中有一个术语叫“非战斗减员”,这指的是并非因为战斗原因,而是因自然灾害、疾病、事故等原因导致的战斗力损失。在现代组织严密、后勤充分的军队当中,非战斗减员一般相对都很有限。但是在二战之前,非战斗减员往往相当严重,甚至占据90%以上,有时还会导致全军覆没。

在中国古代,其实就经常有大军疫病横行,难以征战的记录。这其实也不难理解,首先古代卫生条件极差,军队打仗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堆积在一起,平时吃喝拉撒,就非常容易造成传染病;如果一旦因战斗出现大量死伤,人畜尸体处理不及时,出现瘟疫的概率更几乎是百分之百;此外,古代没有近代的食品工艺和营养科学,士兵营养不足、细菌感染等的概率也很大;另外,古代劳师远征,各类保障措施也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科学,因为气候原因导致的水土不服,也容易导致大量疾病减员。

以中国相关的战争为例,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军极为腐败无能,击毙的英军还不到百人,但是英军在浙江、广东因气候不适应,导致的伤亡极为惨重,英国随军记者记录:1840年7月13日—12月31日英军仅陆军在舟山因病死亡448人,其中死于痢疾者为218人,死于间歇性发烧者91人,死于腹泻者70人,其余的为各种不知名的疾病致死者。出现疾病的原因,除了不适应当地气候外,恶劣的卫生条件怕也是重要原因,毕竟在当时,一口干净的饮用水怕是都很难得。

日本人打台湾也付出同样沉重的代价。1874年牡丹社事件,日军打击台湾原住民,凭借精良的近代武器,在攻打原住民山寨的时候日军势如破竹,死亡仅12人,但是病死的却有561人,主要是因疟疾等热带疾病;而在之后的甲午战争中,日军死亡人数仅仅1000余人,但病死的却多达一万多人。

在1874年和1895年,日军的饮食不当和台湾的热带气候均导致日军大规模病死。

日本军人的因病死亡,除了通常原因外还有一个独有的因素就是“脚气病”,这指的不是现在因真菌导致的皮肤感染,而是因长期食用精米,缺乏维生素b导致的营养不良所致。因为日本古代长期贫瘠,精米十分珍贵,明治维新后,军国主义政权高度重视军人,对其优先补给,大部分士兵均食用精米,但这最终却导致惨烈后果。直到日俄战争中,日军仍有近3万人死于疾病。

日本人当然会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当时世界上已经有研究发现改善饮食能有效降低脚气病,但日本人似乎迟了一步,1882年自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毕业的森鸥外(也是著名文学家)就一直对此进行专门研究,坚信脚气病源细菌说,大肆抨击食物说,拒绝陆军采纳米麦混食。

甲午战争后,日本窃据台湾,日本治台之初,他监调任台湾总督府陆军局军医部长,严禁陆军部队擅自提供米麦混食。结果,他驻台三个月内,将近两万五千名士兵中,有百分之九十罹患脚气病,二千余人病死,然后狼狈离开台湾。根据后世学者考证,他甚至有在公私文件上故意遗漏或篡改纪录的行为,以规避责任。继任台湾总督府陆军局军医部长的土岐赖德见到事态紧急准备进行米麦混食改革的时候,还受到返回东京担任陆军军医校校长的森鸥外的阻力,气得土岐赖德破口大骂。

中国方面的非战斗减员也相当惨重,这其中最惨烈的莫过于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国府的无能和残暴,导致大量壮丁的死亡。李宗仁回忆国军征壮丁,“粮饷待遇既微,致士兵恒苦营养不良,骨瘦如柴。医生、药品均极缺乏”,大量壮丁在路上死难。1944年时,任兵役部部长的鹿钟麟公开承认:“抗战七年来征兵达一千一百余万人,然实际到达战场者恐不及五百万人”。

曾任北大教授,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抗战时任中国红十字会长的蒋梦麟先生甚至说:“以我当时估计,在八年抗战期内,未入军队而死亡的壮丁,其数不下一千四百万人”,当然蒋梦麟所提供的这个壮丁死亡数据很惊人,学术界一般对其持保留态度,但是即使是保守估计,壮丁死亡数百万人是毫无疑问的,这甚至比日军造成的损失都多,国府之无能可见一斑。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