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最后谁会赢呢?

 我来答
熙熙爱看武器
2023-06-26 · TA获得超过58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412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9.3万
展开全部

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最后谁会赢呢?

长平之战,战国四大名将中的白起和廉颇,算是擦肩而过,没能在战场上一决胜负,这才有了题主这一问。如果两人真的对决上,相信战国不会是四大名将,而只有三个,败的一方何敢言勇?

那谁会败呢?廉颇必败!

长平之战,是越打越久的,本来上党郡为韩国一块飞地,当地官吏不满韩侯,自请并入秦国,秦国也只是派点部队去接收而己,而韩国见上党失控,干脆说送给赵国。赵利用距离近的优势,抢先接手了上党,这才引发战争。

赵军先是气势汹汹,又占先手,自诩是山东六国中最能战之军,却偏偏打不过秦军,只得不断增兵,秦军亦开始不断增兵,这才打成了一个大决战。

对付廉颇,秦王并没觉得需要动用武安君白起,前方领秦军的左庶长王龁就屡败廉颇,打得廉颇龟缩不敢战,只得依坚壁而守。许多历史介绍,省了前面这一段,好象廉颇主动采取守势的,其实不然,就按逻辑推理,能主动进攻,战胜敌军的,何需取守势,打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如果真这样,凭什么能称之为“名将”?

廉颇这一守,守了近三年,空耗国力,并永无胜利之可能,赵国国力本不如秦,消耗下去赵国必败,而且有可能直接灭国。要知道战国时期,诸侯乱战,赵周围环伺的国家,谁都可能趁赵国力衰退而动手,何况北面还有匈奴。

与秦决战,无论胜负,有个结果至关重要,有结果就好谈了,无外输了割地,这是战国常态,没有亡国之忧。何况,赵军有40余万,与秦军兵力相当,未必就会败。这才是赵王下决心的核心原因。

要决战,绝不用廉颇,战术指导思想就不一致,何况之前战绩就说明了廉颇打不过王龁,这点不用秦使什么离间计,只要赵王不傻,都该知道必须换人。廉颇自己也未必还愿意继续带兵,回邯郸休息坐壁上观最好。

赵括之败,应该并没有出赵王意外,打仗之事,胜负都会有心理准备。可意料之外的是败得那么惨,自家40万军队,怎么也得消耗20万秦军吧?更没想到的是40万部队被坑杀,这是前所未有、惨绝人寰之事。那怕这些人被掳去秦国,这些人的家在赵国,也会心向赵国,早晚得回来。这一仗,只能说白起军事之能,心底之狠,算得上千古第一人。赵括之无能,也当千古骂名。

因中国历史历来贬秦,对长平之战的评述中,大部分时候都会刻意抬高廉颇,给人以廉颇战术正确,赵王中离间计才换廉颇,好象廉颇不走就能打赢,还顺带维护了一下君主。

这是儒家惯用之手法,因为儒家最恨秦。所谓战国四名将,赵之李牧、廉颇是远不及秦之白起、王翦的,李牧强项在骑兵的运动战,廉颇都没资格列入名将,他不及王翦之子王贲,就在赵国也不及赵括他爹马服君赵奢。廉颇只是会作秀,故事多而已。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