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1、范仲淹有志天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
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
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
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
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
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
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
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
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
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
,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
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
、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
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
“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
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
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
,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
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
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
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
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
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
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
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
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
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
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
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
他擅长画画,就掳走了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
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
,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
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
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
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
、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
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
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
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
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
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
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时候,又不愿意深入
学下去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
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说:“希望我没有夸耀长处,也没有表白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孔子的志
向。”孔子说:“希望由于我活着,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得到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
的人怀念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
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
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
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
,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
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1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
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
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
,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
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
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
,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
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
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
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6、陆游筑书巢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
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
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
,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
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
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象鸟窝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2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
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
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
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
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
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
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
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2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
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
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
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
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
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
!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
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
个好呢?”平公说:“好啊
22、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
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流走了。妻
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23、叶廷珪与《海录》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
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
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
来,取名为《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
,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
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
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
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
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
。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
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
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
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26.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拜扶风班
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
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不久)就 广泛地搞通了众多流派的
各家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但很少有别的爱好。在西京洛阳时,曾对官府中的下属官员说:(我
)平生只喜欢读书,坐着就读经史,躺着就读各类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小辞,都从未有
片刻不拿书的。谢希深也说,宋公垂一样在史院,每当去厕所,一定夹着书前往。背诵的声
音琅琅,远近都能听见,他的好学就像这样。我所以告诉希深说:“我生平所写的文章,多
是在三上,就是马上时,床上时,厕所里时。只有这时才可以构思罢了。”
28.林逋论学问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
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
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
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29.欧阳修诲学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
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
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
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3 回复此发言
--------------------------------------------------------------------------------
17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 天)
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
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
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
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
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 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
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
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
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
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
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
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
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
。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
之中,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32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
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
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
“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
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4.诸葛亮"诫子书"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
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
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
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
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
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曰消磨,最终就会
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
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6. 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
[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
,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
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
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了。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
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
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
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
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
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
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
小事情。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他能言善辩,粗览
了许多历史典籍。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
到了洛阳。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
,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
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
、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
4、宗悫乘风破浪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
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
“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
有强盗来打劫。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
本进不了正屋。当时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
,大家都跟着他喜好读儒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所以没有被乡亲称赞
5、祖逖闻鸡起舞
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
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就起床舞剑。渡江以后,左丞
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
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
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
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
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
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
逖自己想办法募集。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
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
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继续前进
6、画家赵广不屈
赵广是合肥人,本来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就侍奉在左右,时间长了就擅
长画画了,尤其是画马,几乎和李伯时所作的一样。建炎年间,他落在金兵手里。金兵听说
他擅长画画,就掳走了妇人。赵广毅然推辞作画,金兵用刀子威胁,没得逞,就将他的右手
拇指砍去。而赵广其实是用左手作画的。局势平定以后,赵广只画观音大士。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所藏的李伯时的观音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7、苏武牧羊北海上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
,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
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
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
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
、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8、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陈涉年轻时曾经跟别人一起受雇佣给富人家种地。有一天,他放下农活到田埂上休息,对秦
王朝肆无忌惮的征调劳役、不断加重对老百姓的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实忿恨不平,就决心摆
脱压迫和剥削,改变目前的社会地位,并对他的同伴们说:“假如将来我们中间有谁发迹富
贵了,可不能相互忘记啊。”同伴们讥笑他:“受雇给人家种地,怎么能发迹富贵呢?”陈
涉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道:“燕雀哪里会懂得鸿鹄的凌云壮志呢
9、项羽志大才疏
项籍年少时,读书没有成就,去练剑,又无所成.项梁对他很生气.项籍说:"读书,只能够让人记
住姓名而已.学剑,又只可以战胜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要学能战胜千万人的知识."于是
项梁开始教项籍学习兵法,项籍很高兴;但是等到他大概知道其中意思的时候,又不愿意深入
学下去
10、孔门师徒各言志
颜渊、子路侍奉在孔子身边。孔子对他们说:“何不各自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希
望可以把车马衣服皮袍等都和朋友一起分享共用,就算这些东西都破旧了也没有什么遗憾。
”颜渊说:“希望我没有夸耀长处,也没有表白功劳。”子路对孔子说:“愿意听孔子的志
向。”孔子说:“希望由于我活着,能让老人过得安适,能得到所有朋友的信任,能让年轻
的人怀念
11、顾炎武手不释卷
凡是顾炎武外出旅行,都随身用二匹马三头骡子装书。到了险要的地方,就向退休的差役询
问这里的详细情况;有的与平时听说的不一样,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对着书进行核对校正
。有时直接走过平原旷野,没有值得什么留意的,就在马背上默读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
;偶然有忘记的,就在附近街市中的客店看书仔细认真的查看
12、欧阳询揣摩古碑
唐代欧阳询,有一天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
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
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竟然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13、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
,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
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1 回复此发言
--------------------------------------------------------------------------------
12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14、王冕僧寺夜读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
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
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由着他呢?”王
冕从此以后就地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
,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
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似的。安阳的韩
性听说,觉得他与众不同,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15、孙权喻吕蒙读书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
,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
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
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大多数哥为什
么这么迟才改变看法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16、陆游筑书巢
我的屋子里,有的书堆在木箱上,有的书陈列在前面,有的书放在床上,抬头低头,四周环
顾,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感到悲伤,忧愁,愤怒,感叹,不曾不与书
在一起的。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相见,而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等(天气)变化
,也不知道。偶尔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围绕着我,好象积着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
走(的地步),于是就自己笑自己说:“这不是我说的鸟窝吗?”于是邀请客人走近看。客
人开始不能够进入,已进屋的,也不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确实这象鸟窝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2 回复此发言
--------------------------------------------------------------------------------
13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17、董遇谈“三余”勤读
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
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
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
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日子一年四季都有余
18、智永与“退笔冢”
智永住在吴兴永欣寺,多年学习书法,以后有十瓮写坏的毛笔头,每瓮都有几担(那么重)
。来求取墨迹并请写匾额的人多得象闹市,居住的地方的门槛因此被踏出窟窿,于是就用铁
皮包裹门槛,人们称之为“铁门槛”。后把笔头埋了,称之为“退笔冢
19、匡衡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
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
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
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2 回复此发言
--------------------------------------------------------------------------------
14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20、张溥与“七录斋”
张溥小的时候就很好学,所读的书必然要手抄下来,抄完了,朗诵过了,就焚烧掉,然后又
抄,像这样六、七此才算完。右手拿笔的地方,手指和手掌都磨出了老茧。冬天手的皮肤都
冻皱裂了,每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浸好几次。后来把他读书的房间称为“七录”……张溥写诗
作文思路敏捷,各方人士问他索取诗文,他不起草,当着客人面写作,一会儿就写好了。因
为这个,他的名声在当时最响
21、晋平公炳烛而学
晋平公问师旷说,“我年近七十想要学习,恐怕已经晚了!”师旷回答说:“为什么不炳烛
而学?”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戏弄其君主的呢?”师旷回答说;“我怎敢戏弄我的君主呢
!我听说过:年少时喜欢学习,好像是太阳刚刚出来时的阳光;壮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正
午的阳光,老年时喜欢学习,好像是点燃蜡烛照明时的光亮。点燃蜡烛照明,比摸黑走路哪
个好呢?”平公说:“好啊
22、高凤专心致志
高凤,字文通,家里把种田作为职业。妻子曾到田地(工作),在庭院里晒麦,让高凤看守
着鸡。正值天下着暴雨,高凤拿着竹竿诵读经书,没有发觉雨后地上的积水使麦流走了。妻
子回来感到惊讶询问,高凤才醒悟过来
23、叶廷珪与《海录》
我年轻时非常喜欢学习,四十多年,不曾放开书卷,拿着它吃东西嘴里觉得香甜,疲倦时用
它当枕头。士大夫家有与众不同的书,借来的没有不读的,读的没有读完全篇不会终止。常
常怨恨没有钱财,不能全部抄写。在那么多书里,分出几十大册,选择其中有用的亲手抄下
来,取名为《海录》。
24、为人大须学问
唐太宗对房玄龄说:“做人非常需要学习与求问。我过去因为许多凶敌没有平定,东征西讨
,亲自参与军事,没有空暇读书。近来,到处安静(没有纷乱),人在殿堂,不能亲自拿着
书卷,(就)命令别人读给我听。做国君,做臣子及做父,做子的道理,政令教化的道理,
都在书里。古人说:‘不学习,一无所知,处理事情只有烦恼。’不只是说说,回想年轻时
的处事行为,很是觉得不对
25、任末好学勤记
任末十四岁,学习没有固定的老师,背着书箱不怕路途遥远,危险困阻,常常说人如果不学
习,那么凭什么成功呢。有时靠在林木下,编白茅为小草屋,削荆制成笔,刻划树汁作为墨
。晚上就在星月下读书,昏暗(的话)就绑麻蒿来自己照亮。看得符合心意,写在他的衣服
上,来记住这件事。一同求学的人十分喜欢他的勤学,更用干净的衣服交换他的脏衣服。不
是圣人的话不看。快死时告诫说:“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也好象活着;不学的人,即便是
活着,也是庸碌无能
26.王充市肆博览
王充少年时死了父亲,家乡人都说他对母亲很孝敬。后来到了京城,在太学学习,拜扶风班
彪为师。王充爱好广泛,浏览而不拘泥于某些段落和句子。他家穷没有书,经常去逛洛阳街
上的书店,看人家所卖的书,看一遍就能背诵,于是,(不久)就 广泛地搞通了众多流派的
各家学说。后来回到家乡,退居在家教书。
27.欧阳修"三上"作文
钱思公虽然出身富贵,但很少有别的爱好。在西京洛阳时,曾对官府中的下属官员说:(我
)平生只喜欢读书,坐着就读经史,躺着就读各类杂记,上厕所的时候就读小辞,都从未有
片刻不拿书的。谢希深也说,宋公垂一样在史院,每当去厕所,一定夹着书前往。背诵的声
音琅琅,远近都能听见,他的好学就像这样。我所以告诉希深说:“我生平所写的文章,多
是在三上,就是马上时,床上时,厕所里时。只有这时才可以构思罢了。”
28.林逋论学问
求学的人提问,不光要听师长的论说,还一定要了解他们治学的方法;不光要了解方法,还
要实践师长所教诲的事。这其中,既能向师长请教、又能跟朋友探讨,是求学的人最实在的
事情。这是因为学习是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提问是为了弄清学习中的疑难。作为一个人不
能不学习,学习就当然不能不提问。
29.欧阳修诲学
(如果)玉不琢磨,(就)不能制成器物;(如果)人不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然而玉这
种东西,有(它)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墨制作成器物,但也还是玉,(它的特性)不
会受到损伤。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
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
作者: 三把火大使馆 2007-3-13 19:23 回复此发言
--------------------------------------------------------------------------------
17 回复:【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译文】
30.王安石伤方仲永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 天)
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
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
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同
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他的父亲认为
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他,(他已经) 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
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
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已经)才能完全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31李存审出镞教子
李存审出生于家境贫寒,地位低微的家庭,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孩子说:“你父亲年轻时提着一
把剑到乡里去,四十年里面,地位达到将军宰相,这当中脱离危难,险境,得以生存(的情况)
不只一次,拔出箭头的也有数百次.”因此将拔出的箭头交给儿子,命令他收藏起来,说:“你
们出生在富贵人家,应当知道你父辈是像这样起家的.” 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他常常训
诫他的孩子们说:“你们的父亲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在
这中间经过万死才获得一次生存的险事绝不止一件,剖开骨肉从中取出的箭头共有一百多个
。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看,吩咐他们贮藏起来,说:“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在富贵
之中,应当记得你们的父亲当年起家时就是这样艰难啊。”
32包孝肃公(包拯谥号)包拯在家训中有这样一段话:“后代包家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
了贪污财物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回归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家族祖坟上。如不
继承我的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原文共有三十七个字。在家训后面签字时又写道:
“希望包珙把上面一段文字刻在石块上,把刻石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晓喻包家后
代子孙。”原文又有十四个字。包珙,就是包拯的儿子。
34.诸葛亮"诫子书"
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
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
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
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苦工学习就 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
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
率、急燥不安就不能陶治性情使节操高尚。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曰消磨,最终就会
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
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
36. 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
[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
,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
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
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
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