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50年代,中苏结盟时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关键的意义。苏联诚心帮助了中国。结盟本身表明中国处于被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苏条约也是不平等的;
2、20世纪60年代,从分歧到分裂。分歧从何开始,一般认为是思想意识上的分歧,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利益的矛盾。从国际关系的角度看,中国首先跳出了两极格局,这是一个创举;
3、20世纪70年代,反帝反修,到反修统一战线。表面上的思想意识分歧,实际上是我国国家安全利益同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之间的对撞;
4、20世纪80年代,关系正常化的十年谈判。中国坚持提出的“三大障碍”问题,是为国家建设创造外部环境的战略考虑。
扩展资料:
1989年5月15日,应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的邀请,前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米-谢-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次访问是自1959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中国的第一次访问。
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于16日举行会晤,宣布中苏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两位领导人就中苏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赵紫阳在会见戈尔巴乔夫时说,中苏两党关系将在以下四项原则的基础上顺利发展,这就是: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这也是我们党处理同其他国家共产党关系所遵循的原则。
李鹏同戈尔巴乔夫举行了正式会谈,双方就国际问题、发展双边关系问题以及其他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5月17日,戈尔巴乔夫向中国学术界人士发表演讲,并举行了记者招待会。18日,中国和苏联发表了一项联合公报,共18条。当天,戈尔巴乔夫一行离开北京到上海参观访问,随后回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苏关系正常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近代 主要是俄国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马关条约》签订后干涉日本割占辽东半岛。 19世纪末参与瓜分狂潮,以东北作为势力范围。 20世纪初于日本发生日俄战争争夺东北而失败。五四运动后帮助中国建立共产党,在党成立初期影响很大,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后由于右倾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30年代,又对中国革命进行错误指导,只是中国红军在做倾错误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四十年代在抗战后期出兵东北,加速抗战胜利进程。建国后第一次承认新中国,帮助中国进行建设。赫鲁晓夫上台后,中苏关系恶化,甚至发生了边境武装冲突,代表是珍宝岛事件。80年代中苏关系缓和走向正常。苏联解体后,中国与其关系发展良好。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