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快速学会催眠术
做任何事情,自信是最基本的条件,催眠别人也是一样。首先你要给对象一个暗示,告诉他你是一定能够催眠他的,你学过某某催眠大师的课程,让他充分相信你真的会催眠。
充满自信激发想象将使催眠他人的机率提高,这种无法抗拒的自信非常重要,对象必须完相信,一旦你开始催眠,他便毫无抗拒的能力。如果你能够让对象完全的、绝对的相信你,催眠别人就成功了一半。
催眠术的原理
人类的思考分为两个层面,意识和潜意识。意识就是人对事物的认知,你觉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属于意识范畴。潜意识是无法做任何判断的,它会好不批判的接受任何想法或观念,催眠别人也就是跳过意识直接与潜意识沟通。
简单的打个比方,你相信别人所说的话就是你被别人催眠了,你相信自己的话就是一种自我催眠。想学习催眠术,就要多练习,然后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收获。
展开全部
催眠术
尽管社会学家默顿(1948)多次用到自我实现预言的概念,并对这个概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他用它分析如种族偏见和宗教偏见(和银行的倒闭)这样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但是这个概念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在临床情景中使用了。艾伯特?莫尔(AlbertMoll,1898)明确地提及了“预言引起自我实现”的临床现象(p.244)。他提到,假如相信癔病性麻痹能够治好,这类病人就会治疗痊愈。他讲述到,当对失眠、呕吐、阳萎和口吃的出现怀着极大的期望时,这些症状就都会发生。但是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催眠现象。他的信念是,被试按照他们相信主试期望他们做的那样行事。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马丁?奥恩(MartinOrne,1959)清楚而生动地证明了莫尔是正确的。在心理学导论课中,给两个配对班就催眠这个主题各上了一次课。有一次演示作为课的部分。在其中的一个班级,催眠的演示包括三位被试显示他们的优势手呈僵住状或僵硬状。假如被试是右优势手,演示会显示他的右手呈僵住状;如果被试是左优势手,那么左手就会出现僵住状。另一班实质上得到了所有关于催眠的同样的信息,但不提及优势手呈僵住状的情况,也不提及任何演示。然后,两班各抽出9位被试,由不知道被试参加哪一班上课的主试进行催眠。在没有期望优势手呈僵住状的被试中间,没有一个人显示自己的优势手呈僵住状。然而,在获知“催眠意味着优势手呈僵住状”的被试中间,大多数被试恰恰显示了这个症状。虽然莱维特和布雷迪(Levitt and Brady,1964)证明了被试的期望并不总是导致一种证实的表现,但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莫尔是正确的(Barber and Calverley,1964)。
在刚才引用的这些研究中,我们没有明确地把催眠术师的期望作为被试反应的一个无意的决定因素来加以探讨。我们是把被试的期望作为他自己反应的一种决定因素来探讨的。至于不同的催眠术师对各自被试的表现抱有不同的期望,至今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告。我们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来证实催眠术师的期望对被试的反应的影响。克雷默和布伦南(Kramer and Brennan,1964)确实对符合自我实现预言模式的一些资料提出了一种解释。他们研究了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发现这些病人同大学生一样易受催眠,而过去却一直认为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不易受催眠。他们的解释认为,相对于较早期的研究而言,研究人员亲自接近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能够把接受催眠的期望传递给病人。
尽管社会学家默顿(1948)多次用到自我实现预言的概念,并对这个概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特别是他用它分析如种族偏见和宗教偏见(和银行的倒闭)这样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和经济现象,但是这个概念早在半个世纪以前就在临床情景中使用了。艾伯特?莫尔(AlbertMoll,1898)明确地提及了“预言引起自我实现”的临床现象(p.244)。他提到,假如相信癔病性麻痹能够治好,这类病人就会治疗痊愈。他讲述到,当对失眠、呕吐、阳萎和口吃的出现怀着极大的期望时,这些症状就都会发生。但是他特别感兴趣的是催眠现象。他的信念是,被试按照他们相信主试期望他们做的那样行事。
过了很长时间之后,马丁?奥恩(MartinOrne,1959)清楚而生动地证明了莫尔是正确的。在心理学导论课中,给两个配对班就催眠这个主题各上了一次课。有一次演示作为课的部分。在其中的一个班级,催眠的演示包括三位被试显示他们的优势手呈僵住状或僵硬状。假如被试是右优势手,演示会显示他的右手呈僵住状;如果被试是左优势手,那么左手就会出现僵住状。另一班实质上得到了所有关于催眠的同样的信息,但不提及优势手呈僵住状的情况,也不提及任何演示。然后,两班各抽出9位被试,由不知道被试参加哪一班上课的主试进行催眠。在没有期望优势手呈僵住状的被试中间,没有一个人显示自己的优势手呈僵住状。然而,在获知“催眠意味着优势手呈僵住状”的被试中间,大多数被试恰恰显示了这个症状。虽然莱维特和布雷迪(Levitt and Brady,1964)证明了被试的期望并不总是导致一种证实的表现,但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莫尔是正确的(Barber and Calverley,1964)。
在刚才引用的这些研究中,我们没有明确地把催眠术师的期望作为被试反应的一个无意的决定因素来加以探讨。我们是把被试的期望作为他自己反应的一种决定因素来探讨的。至于不同的催眠术师对各自被试的表现抱有不同的期望,至今尚无这方面的研究报告。我们需要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来证实催眠术师的期望对被试的反应的影响。克雷默和布伦南(Kramer and Brennan,1964)确实对符合自我实现预言模式的一些资料提出了一种解释。他们研究了患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发现这些病人同大学生一样易受催眠,而过去却一直认为患精神分裂症的人不易受催眠。他们的解释认为,相对于较早期的研究而言,研究人员亲自接近精神分裂症患者就能够把接受催眠的期望传递给病人。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