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区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 我来答
生活类答题小能手
高能答主

2019-06-06 · 专注生活类答题,解决生活问题
生活类答题小能手
采纳数:1644 获赞数:295603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引发原因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l-内流引发的。

2、递质释放方式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抑制性突触后电位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

3、机制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而产生的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下降.

4、产生结果不同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容易兴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神经元更不容易兴奋。

扩展资料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猫脊髓运动神经元中,刺激对应Ia群的向中纤维时所产生的EPSP在1 1.5毫秒内达顶点,以后则大致按指数函数下降,10 - 20毫秒内回到静息电位水平。

这时,突触后膜在化学递质作用下,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称此电流为突触后电流(post-synaptic current),结果发生膜电位变化,亦即产生EPSP。

递质的作用即离子透性的增大约在1毫秒内结束,以后EPSP将按膜的电时间常数消失。与这种化学传递的EPSP相对应,电传递的EPSP是因突触前纤维的动作电流,通过电紧张的结合,流到突触后神经元而发生的,其时间过程也与动作电位的时间过程大致对应。

突触后膜在递质作用下发生超极化,使该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下降,这种电位变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其产生机制为抑制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盾膜上的配体门控CI-通道开放,引起CI-内流,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此外,IPSP的形成还可能与突触后膜K+通道的开放或Na+、Ca2+通道的关闭有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D丶调de奢华
2014-01-19 · TA获得超过433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0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2万
展开全部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它们的不同这是由轴突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以及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相结合来决定的。epsp沿着轴突传导去影响其他神经元,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ipsp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因而出现抑制效应。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突触传递类似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电-化学-电”的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过程。 1.EPSP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作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细胞膜对Na+、K+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a+),导致Na+内流,出现局部去极化电位。 2.IPSP是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的递质),导致突触后膜主要对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产生局部超极化电位。 特点:(1)突触前膜释放递质是Ca2+内流引发的;(2)递质是以囊泡的形式以出胞作用的方式释放出来的;(3)EPSP和IPSP都是局部电位,而不是动作电位;(4)EPSP和IPSP都是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变化所致,与突触前膜无关。 突触传递的特征 1.单向传递。因为只有突触前膜能释放递质,突触后膜有受体。 2.突触延搁。递质经释放、扩散才能作用于受体。 3.总和。神经元聚合式联系是产生空间总和的结构基础。 4.兴奋节律的改变。指传入神经的冲动频率与传出神经的冲动频率不同。因为传出神经元的频率受传入、中枢、传出自身状态三方面综合影响。 5.后发放。原因:神经元之间的环路联系及中间神经元的作用。 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反射弧中突触是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589j
2021-06-1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69
展开全部
1、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类型不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
2、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对钾离子和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对钾离子和氯离子通透性增大。
3、引发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电位的原因不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电位的原因是钠离子内流,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电位的原因是氯离子内流。

4、本质不同。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本质是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本质是超极化。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宾淳静成央
2020-05-01 · TA获得超过3.1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1万
采纳率:27%
帮助的人:834万
展开全部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它们的不同这是由轴突末梢所释放的神经递质不同,以及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的不同受体相结合来决定的。epsp沿着轴突传导去影响其他神经元,这就是神经冲动的传导。ipsp使突触后膜的兴奋性降低,因而出现抑制效应。这种兴奋性和抑制性电位的相互影响决定着特定的神经元是否有可能在特定时刻发放动作电位——引起神经兴奋或抑制。
突触传递类似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电-化学-电”的过程;是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或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的过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fzq_ing
2014-01-19 · 超过2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2万
展开全部
兴奋性内正外负,抑制性内负外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