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作用:可降高热、止血止痛、止痒解毒、止烦躁、治烫伤治皮炎等。
降高热:高热是常见病症,除服药治疗外,还需降温,用冰块常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夏季中暑,也可以冰块外敷降温。
止血:受到碰撞后,将冰块外包一层干净的棉布敷在伤处,受伤的部位经过冰块的冷刺激以后会引起血管收缩,这样就既可减少皮肤出血,又减轻血肿,并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
止痒解毒:用冰块擦痒处可止痒。毒虫叮咬后,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用冰止痒痛,防止毒素扩散。止痛:烫伤发痛,用冰块敷可止痛或减少水疱的发生。牙痛时,可取冰块置于合谷穴上,一般5-7分钟,牙痛即可止住。
止烦躁:用冰毛巾敷面也可以降低心率,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病发作并可以解除烦躁。治烫伤:轻度烫伤可用洁净冰块直接块敷在烫伤处,不仅可以止痛,还能减少水泡发生。治皮炎:夏季如果身上长痱子或了出现小红疹,可用冰水擦洗患部,既止痒,又能使痱疹早日消退。
扩展资料
冰的熔点
在常压环境下,冰的熔点为0℃。0℃水冻结成冰时,体积会增大约1/9(水体积最小时为4℃)。据观测,封闭条件下水冻结时,体积增加所产生的压强可达2500大气压。
冰的熔点与压强存在着一种奇妙的关系:在2200大气压以下,冰的熔点随压力的增大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30个大气压降低1摄氏度。超过2200大气压后,冰的熔点随压力增加而升高。冰在0℃下密度为0.917 g/cm³,而水的密度正常为1.00g/cm³,所以冰会浮于水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冰块
推荐于2017-11-26
1.降高热:高热是常见病症,此时,除服药治疗外,还需降温,用冰块常可使患者转危为安。夏季中暑,也可用冰块外敷降温。
2.止血:受到碰撞,当身体某一部位受到损伤引起血肿时,不可热敷,迅速用冰箱中的冰块外包一层干净的棉布敷在伤处,受伤的部位经过冰块的冷刺激以后会引起血管收缩,这样就既可减少皮肤出血,又减轻血肿,并且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但要注意,用冰块冷敷几分钟即可,无须多次冷敷。其他急症也可用冰敷减轻出血状况。
3.止痒解毒:用冰块擦痒处可止痒。毒虫叮咬后,除用药物治疗外,还可用冰止痒痛,防止毒素扩散。
4.止痛:烫伤发痛,用冰块敷可止痛或减少水疱的发生。牙痛时,可取冰块置于合谷穴上(俗称:虎口)。左侧牙痛,冰右侧合谷穴,右侧牙痛冰左侧,一般5~7分钟,牙痛即可止住。止痛时间可以维持两小时左右。一般冰一侧穴位即可以止痛,如冰冻两侧,止痛效果更佳,维持止痛的时间会更长些。冰块治牙痛适合于男女老幼,但是冰冻法只能起一时的止痛作用,不能根治牙痛,所以牙痛缓解后,仍需去医院治疗。
5.降低心率:当人的心率超过每分钟100~140次的时候,用1条
毛巾浸入冰水中,拧干后即刻敷在面部,稍待片刻,过快的心率就会明显减慢。
6.止烦躁:当你发火动怒、生气、着急时,往往面红耳赤,心率加快,此时用冰毛巾敷面也可以降低心率,有利于防止心脑血管病发作并可以解除烦躁。
7.冰块治灼伤:如果不慎将手烫伤,可将冰块倒入盆内,然后将烫伤处伸入盘内冷冻,不但止痛而且能防止出现红肿和水泡。
8.冰块抑菌:由于冰块有抑菌和杀菌的作用,用冰块冷冻感染处,就可有效地防止细菌繁殖、伤口感染。
2014-01-01
2014-01-01
冰蚀地貌是纯粹的冰川冰是缺乏侵蚀力量的,因为它的强度很低。但是,冰川冰总是含有数量不等的岩屑,它们是冰川进行磨蚀和压碎作用的工具。另外,处于压力融点的冰川冰和冰床之间的应力时有变化,导致融冰水的再冻结和促进拔蚀作用。磨蚀和压碎作用形成以粉砂为主的细颗粒物质,拔蚀则产生巨大的岩块和漂砾。通过这些作用冰川塑造出小到擦痕、磨光面,大到冰斗、槽谷、岩盆等冰川侵蚀地貌。
羊背岩:是冰川侵蚀岩床造成的石质小丘。它们大体顺冰川流向成群分布,长轴数米至数百米不等,有时大的羊背岩上叠加小的羊背岩。羊背岩反映冰川侵蚀的主要机制,它的迎冰面坡长而平缓光滑,是磨蚀作用造成的;背冰面陡峭、参差不齐,是冰川拔蚀作用的产物。如果羊背岩的迎冰面和背冰面都发育成流线型,便名鲸背岩。羊背岩地形主要出现在结晶岩地区。
冰斗、刃脊和角峰
这一组冰川侵蚀地形出现在山岳冰川区的上游,位于古雪线之上。冰斗是山岳冰川地区最常见的冰蚀地貌之一。按位置可分为谷源冰斗和谷坡冰斗两种。谷源冰斗规模一般大于谷坡冰斗,往往还有次一级的冰斗分布在周围,因而也叫围谷。典型的冰斗由岩盆、岩壁和岩槛 3部分组成。底部为岩盆,平面上呈半圆形;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出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常有羊背岩位于其上。岩盆是一个封闭的洼地,冰川消退后积水成湖,叫冰斗湖。冰斗形成的主要动力是冰斗冰川的旋转滑动。因为冰斗冰川有很大的积累消融梯度,雪线以下夏天消融和雪线以上冬天积累,形成“头重脚轻”的状态,冰川为恢复平衡需作旋转滑动,因而在冰斗底部挖掘成深的岩盆。但是,并不是一切冰斗都能发育出典型的岩盆和岩槛的。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对世界各地的冰斗作了形态计量研究,说明典型冰斗多发育在冰川作用时间长并且是海洋性气候的地区。温冰川能利用底部滑动,故岩盆深而典型;大陆性冰川区冰斗则缺乏岩盆。刃脊为刃状山脊,由冰斗的不断扩大,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变成。角峰为尖状金字塔形的山峰,由数个冰斗包围形成,其发育程度是冰川地形发育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
冰川谷和峡湾
冰川地貌图
冰川谷是冰川作用区最明显的冰蚀地貌类型之一。典型的形状是槽谷,故亦称冰川槽谷或u形谷。近来大量实测资料表明,大多数冰川谷的横剖面是抛物线型,u形的出现主要与谷底被冰碛和冰水沉积充填有关。槽谷在山岳冰川地区分布在雪线之下,源头和两侧被冰斗包围,主、支冰川汇合处易形成悬谷。槽谷两侧一般具有明显的槽谷肩和冰蚀三角面。槽谷底部常见冰阶(岩槛)与岩盆,两者交替出现,积水成为串珠状湖泊。大的冰阶形成冰瀑布,如贡嘎山海螺沟冰川有高达千米的冰瀑布。大陆冰盖或高原冰帽之下也有槽谷,这种槽谷上源没有粒雪盆,曾被称为冰岛型槽谷。中国川西高原也有这种槽谷。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大陆冰盖或岛屿冰帽入海处常形成很深的峡湾,如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十分发育,以风光漪丽闻名于世。
河流侵蚀地貌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
按河流作用划分,分为河流侵蚀地貌和河流堆积地貌两类。河流侵蚀地貌主要包括河床侵蚀地貌、侵蚀阶地、谷坡等,河流堆积地貌主要包括河床堆积地貌、河漫滩、堆积阶地、冲积平原、三角洲,以及大多数河口地貌。(见河谷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