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生病,怎么破?

叶子从下向上卷起枯萎,慢慢全部干枯掉。这是什么病?怎么治?... 叶子从下向上卷起枯萎,慢慢全部干枯掉。
这是什么病?怎么治?
展开
 我来答
质子037057
2019-09-14 · TA获得超过26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晚疫病:在发病初期开始用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000倍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病毒病:一旦发现病株随即拔除,收集烧毁,病穴及附近植株淋灌77%可杀得悬浮剂800倍液,或扫细800倍液,2次以上,隔7-10天1次,前密后疏,淋透淋足(200-500毫升/株或更多)。

灰霉病:发病初期抓紧连续喷药控病,用40%施灰乐悬浮剂1000倍液,和其他防治灰霉病的药及轮换交替或混合喷施2-3次,隔7-10天1次。

棉铃虫:可选用30%的触倒乳油、15%阿维毒乳油1000-1500倍液于晴天下午4时以后或阴天喷雾,隔5天再喷一次。

白粉虱:可用2.5%中保蚜无踪乳油1000-1500倍液,或4%剑诛乳油1000-1500倍液等喷杀。

扩展资料:

番茄(学名:Solanum lycopersicum),即西红柿,是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番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据营养学家研究测定:每人每天食用50克-100克鲜番茄,即可满足人体对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要。番茄含的“番茄素”,有抑制细菌的作用;含的苹果酸、柠檬酸和糖类,有助消化的功能。番茄含有丰富的营养,又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

番茄内的苹果酸和柠檬酸等有机酸,还有增加胃液酸度,帮助消化,调整胃肠功能的作用。番茄中含有果酸,能降低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脂症很有益处。

番茄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和钙、磷、钾、镁、铁、锌、铜和碘等多种元素,还含有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纤维素。

西红柿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清热消暑、补肾利尿等功能,可治热病伤津口渴、食欲不振、暑热内盛等病症。它有显著止血、降压、降低胆固醇作用,对治疗血友病和癞皮病有特殊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番茄

孤独还是依旧
推荐于2017-09-17 · TA获得超过47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67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271万
展开全部
一、番茄灰霉病 1.症状 番茄花、果、叶、茎均可发病。果实染病,青果受害重,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多先被侵染,后向果实或果柄扩展,致使果皮呈灰白色,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支脉间成“V”形向内扩展,初呈水浸状,展开后为黄褐色,边缘有深浅相间的纹状线。病、健组织界线分明。茎染病时开始呈水浸状小点,后扩展为长圆形或条状病斑,浅褐色。湿度大时病斑表面生有灰色霉层,严重时致病部以上枯死。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灰葡萄孢属真菌侵染所致。 在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时,是该病发生的适宜条件。保护地一般从12月至翌年5月易发病。病菌借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传播。沾花是主要的人为传播途径,病菌从伤口、衰老器官等枯死的组织上侵入,开花期是侵染高峰期。 3.防治方法 生态防治。保护地主要是控制棚室温湿度。一般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当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以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7℃之间,阴天打开通风口换气。 加强栽培管理,定植时施足底肥,避免阴雨天浇水,浇水后应放风排湿,发病后控制浇水,病果、病叶及时摘除并集中处理,拉秧后清除病残体,注意农事操作卫生,防止染病。 药剂防治, 重点抓住移栽前、开花期和果实膨大期三个关键用药。 ①移栽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1500~2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幼苗。 ②沾花药。定植后结合沾花施药,即在配好的2.4-D或防落素稀释液中加入0.1%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0.2%~0.3%的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沾花或涂抹。近几年来单用“保果灵1号”可湿性粉剂效果良好,即每克兑热水0.5升充分搅拌,冷却后沾花。 ③催果药。在浇催果水前或初发病时施药。 ④喷雾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液;45%噻菌灵悬浮剂4000倍液;2%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 ⑤烟雾施药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250克;3%噻菌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 ⑥粉尘施药可选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用丰收5型或10型喷粉器喷粉,每7~10天用一次,连施2~3次。 二、番茄晚疫病 1.症状 幼苗、成株均可发病,为害叶、茎、果,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幼苗感病出现暗绿色水浸状病斑,由叶片向主茎发展,使叶柄和茎变细呈黑褐色而腐烂折倒,全株萎蔫,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白霉层。幼茎基部发病,形成水渍状缢缩,幼苗萎蔫或倒伏。成株期叶片染病多从下部叶片发病,形成暗绿色水浸状边缘不明显的病斑,扩大后呈褐色。湿度大时叶背病健交界处出现白霉,干燥时病部干枯,脆而易破。茎部病斑最初呈黑色凹陷,后变黑褐腐烂,易引起主茎病部以上枝叶萎蔫。青果染病,病斑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黑褐色,稍凹陷,病部较硬,边缘呈明显的云纹状。湿度大时生长白霉,迅速腐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致病疫霉真菌浸染引起。低温潮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温度在18~22℃、相对湿度在95%~100%时利于发生和流行。当叶片上有水滴存在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温度在20~23℃时菌丝生长最快。是否发病与流行,决定水滴或水膜的存在。偏施氮肥、底肥不足、连阴雨、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浇水过多、密度过大均易于该病发生。病菌经气流、灌溉水进行传播再侵染。该病为多次重复浸染的流行性病害。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如中蔬4号、5号、强丰、佳粉、中杂4号等品种;与非茄科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加强肥水管理,晴天浇水并防止大水漫灌,保护地浇灌后适时通风,施足底肥,采用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及时清除中心病株。 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施药效果良好。 ①喷雾施药.可选用40%疫霉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2%霜脲锰锌(杜邦克露) 可湿性粉剂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②粉尘施药。可选用5%霜脲锰锌粉尘剂每亩每1公斤、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于傍晚棚室封棚前施药,过夜即可。7~8天一次,连续3~4次。 ③烟雾施药。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亩次,傍晚施药,封闭棚室。 ④灌根施药。可选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每株灌药液300克左右即可。 三、番茄叶霉病 1.症状 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果、花。 叶片被害时叶背面出现不规划或椭圆形淡黄或淡绿色的褪绿斑,初生白色霉层,后变成灰褐色或黑褐色绒状霉层。叶片正面淡黄色,边缘不明显,严重时病叶干枯卷曲而死亡。病株下部叶片先发病,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株叶片卷曲。果实染病,从蒂部向四周扩展,果面形成黑色或不规则形斑块,硬化凹陷。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花黄枝孢菌属真菌侵染所致。一般气温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利于病菌侵染和病害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但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的因素。病菌通过空气传播,从叶背的气孔侵入。 3.防治方法 合理安排轮作。安排与瓜类或其他蔬菜进行三年以上轮作,以降低土壤中菌源基数。 温室消毒。栽苗前按每110平方米用硫磺粉0.25公斤的剂量和0.50公斤的锯末混合,用点燃薰闷一夜的办法进行杀菌处理,过一天以后再进行栽苗,或用45%百菌清烟剂按每110平方米用0.25公斤的剂量薰闷一昼夜的办法进行室内和表土消毒。 高温闷棚。选择晴天中午时间,采取两小时左右的30~33℃高温处理,然后及时通风降温,对病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生态防治。加强棚内温湿度管理,适时通风,适当控制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降湿,连阴雨天和发病后控制灌水。合理密植,及时整枝打杈,以利通风透光。实施配方施肥,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加磷、钾肥。 药剂防治。 ①喷雾施药。初见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喷洒药液全面防治,要注意叶背面的防治。可用2%Bo-10(武夷霉素)水剂150倍液、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夜、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 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每7~8天一次,连喷2~3次。 ②粉尘施药或烟雾施药。傍晚时喷撒粉尘剂或释放烟雾剂防治。常用的有5%加瑞农粉尘剂、5%百菌清粉尘剂、7%叶面净粉尘剂、10%敌托粉尘剂等,每亩每次1公斤,7~8天一次;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50~300克。 四、番茄早疫病 1.症状 苗期生病,幼苗的茎基部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成株期叶片发病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病叶一般由植株下部向上发展,严重时中片脱落。茎部病斑多着生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此病由茄链格孢属真菌侵染所致,病菌在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通过气流、灌溉水及农事操作进行传播,从气孔、伤口表皮直接侵入发病。病菌生长适温26~28℃,一般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病重,发病流行速度快。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灌水追肥要及时。选择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合理密植。 生态防治。调整好棚室内温湿度,特别是早春番茄定植初期,闷棚时间不宜过长,防止棚室内湿度过大、温度过高。 药剂防治。粉尘施药,于发病初期喷撒5%百菌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每9天一次,连喷3~4次;烟雾施药,可选用45%百菌清烟剂或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00~250克;喷雾施药,可选用50%农利灵湿性粉剂或65%多果定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M8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番茄病毒病 1.症状 番茄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 花叶型:叶片上出现黄绿相间或深浅相间的斑驳,叶脉透明,叶片略有皱缩, 病株略矮,新叶小,结果小,果实表面质劣,多呈花脸状。 蕨叶型。由上部叶片开始全部或部分变成条状,中下部叶片向上微卷。花瓣增大,形成“巨花”。植株不同程度矮化。 条斑型。主要表现在果实和茎上。叶片上表现茶褐色斑点或花叶,背部叶脉紫色;茎上出现暗绿色到黑褐色下陷的油渍状坏死条斑、病茎质脆易折断;果实上多形成不同形状的褐色斑块,但变色部分仅处在表层组织,不深入到茎和果肉内部,随着果实发育,病部凹陷而成为畸形僵果。 2.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一般春季大棚番茄前期该病较轻, 进入5月以后,蕨叶和花叶开始加重;秋延后番茄病毒病比春大棚严重,主要为蕨叶和条斑病毒。棚室昼夜温差小,播期早,定植苗龄大,均可加重病毒病的为害。高温干旱,蚜虫为害重,植株生长势弱,重茬等,均易引起病毒病的发生。传播途径是通过摩擦、打杈、绑架等作业时接触传播,也可通过蚜虫、机械传播。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①选用抗病品种。冬春茬可行选用佳粉1号、苏抗5、8、9号、西粉3号、早丰等。 秋延后栽培可选用强丰、中蔬4、5号、毛粉802、佳粉10、15号等。 ②选用无病种子和种子处理。种子应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处理可在播前用清水浸泡4小时,捞出后放入10%磷酸三钠液中浸20分钟,再捞出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催芽播种。 ③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轮作,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培育无病壮苗、注意田间操作中手和工具的消毒。 及时防治蚜虫。 可用10%吡虫啉可湿粉剂2000~2500倍液、0.4%杀蚜素水剂200~400倍液。 生物制剂防治。在番茄分苗、定植、绑蔓、打杈前先喷1%肥皂水加0.2%~0.4%的磷酸二氢钾或1:20~40的豆浆或豆奶粉,预防接触传染。在定植前后各喷1次NS-83增抗剂100倍液,能增强番茄耐病性,又可提高产量。同时还可用20%的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 六、番茄生理性病害 (一)番茄脐腐病 1.症状 青果最易发病。病斑发生在果实顶端脐部,即花器残余部位及其附近,故称脐腐病。病部初期呈水浸状暗绿色,发病部位的果肉组织崩溃收缩呈显著扁平状。受害果实的健全部位提前变红。病部在潮湿条件下,往往被腐生菌侵染,在病斑上产生墨绿色、黑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 2.发病条件 番茄的幼果和未成熟绿果容易发病,果实成熟后一般不发病。 在多雨季节过后接着干旱,或前期灌水过多、后期不灌水,植株骤然遭受干旱的情况下常严重发病。番茄根系发育不良,或根部受伤,不能正常吸收水分,也易诱发脐腐病。如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肥过浓引起烧根,从而影响水分的正常吸收,发病常严重。砂质土壤或粘重土壤,会使土壤中水分变化过大,土壤碱性过重,影响根系吸水能力,均易发病。 3.防治方法 加强管理,保证植株水分的均匀供应,特别在初夏温度急剧上升时,须注意掌握水分的供应,田间浇水宜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选择保肥水力强、土层深厚的砂壤土种番茄。对土壤过粘或含砂过多,应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料,如堆肥、绿肥等,改良土壤性状,增强其保肥水能力。 合理施肥。避免使用没有腐熟的有机肥料,或施用肥料浓度过高,烧伤根系。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施,勿过多偏施氮肥。在番茄开始座果后30天内,适当增施钙素肥料,可用1%过磷酸钙、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进行根外追肥,从初花期开始喷1次,隔15天再喷1次,能收到良好的防病效果。 (二)番茄筋腐病 番茄筋腐病,是保护地番茄栽培中常发生的生理病害,病果率可达20%~35%。 1.症状 番茄筋腐病是一种危害果实的生理性病害,主要症状是果实着色不匀,横切后可见果肉维管束组织呈黑褐色。发病较轻的果实,部分维管束变褐坏死,果实外形虽没有变化,但维管束变褐部位不转红。发病较重的果实,果肉维管束全部呈黑褐色,病果胎座组织发育不良,部分果实伴有空腔发生,果实表面呈明显的红绿不均,严重时发病部位呈淡褐色,表面变硬。除轻微发病的果实外,均无商品价值。发病植株的茎、叶没有明显症状。 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时期,由于栽培方式的不同而所差别。越冬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二、第三穗果大量发生,冬春栽培的番茄多在第一、第二穗果大量发生。病果在转红期暴露病症。 2.发病原因和条件 主要是日照不足、低温、多肥、过湿、缺钾、地下水位高、土壤板结等因素造成的。 3.防治方法 选择抗病品种。目前“西粉三号”和“早丰”病果率较低,可作为重发地区的主栽品种,但在不同地区的发病情况有所不同。注意轮作换茬。大棚栽培作物种类较少,轮作换茬比较困难,对于轮作换茬一般也不重视。重发病大棚实行轮作换茬尤为必要,以利于缓和土壤养分的失衡状态。 提高管理水平。保护地蕃茄栽培,要避免光照不足、多肥、土壤供氧不足等现象。要注意改善光照条件,增加保护地覆盖材料的透光率。 幼苗定植不要过密和生长不要过于繁茂,冬春茬栽培苗龄不小于60天。适量施用化肥,氮、磷、钾肥配合适当,避免偏施氮肥,尤其注意不要过量施用氨态氮肥。增施钾肥,多施用腐熟有机肥,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保水、排水能力和通透性。适当灌水,一次不要灌水过多,保持土壤适宜湿度。雨后注意排水。 果实坐果后,15~20天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复合微肥,连施2~3次。 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最大限度提高光合作用。 (三)番茄空洞果 1.症状 在果肉部与果腔部之间出现空隙。程度轻的空洞果尚可有商品性,程度重的无商品价值。 2.防治方法 要尽可能地多供应同化养分,使果实得到充足的营养,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花蕾易脱落的苗,一般根部的发育较差,根的数量也少,同化作用较弱,使用生长激素促使坐果,容易产生空洞果。如果减少坐果数,空洞果的发生将会减少。 植株具有好的花芽,由于移植时受伤,形成老化苗,在大田定植根系发育不好,容易引起叶的老化,同化作用减弱。要根据植株的生长势,按比例地坐果,并促使果实慢慢地膨大,供给充足的养分,减少空洞果的发生。 叶面积少的时候,第一花序大量坐果,植株底部的果实,所需的同化养分是由全株供给的,空洞果较少。但上部果实得到的同化养分就少了,就会形成空洞果。同化养分不足时,果实就不能很好地膨大,养分极少时就根本不能坐果。 在同一花序中,从第一朵花到第五、六朵花的开花时间不集中,就会引起果实间对同化养分的争夺, 迟开花的果就会形成空洞果,因此在同一花序上,要所同时开花的3~4朵花一起用生长刺激素处理。 土壤中氮肥多、水分多、夜间温度高的时候,开花日期容易不齐。相反,在土壤稍微干燥、夜间温度又低时,开花较整齐。夜间温度高,特别是施了氮肥和浇了水时,同化养分大都分配给植株,而果实却分配得很少。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进行摘心。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为了要增大叶面积,可摘掉一部分果实来增加叶片数,以使同化养分增加,防止空洞果的出现。 少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坐果,以人工授粉为主,辅以用生长调节剂。在保证一定坐果数的情况下减少使用生长调节剂的次数,减少进入植物体内的生长调节剂的量,最好不用高浓度的生长调节剂来处理未成熟的花朵。 (四)番茄裂果 1.症状 成熟时,在果蒂附近发生放射状的裂痕,为放射性裂果。在果肩部出现同心状的龟裂,为同心状裂果,很多裂果是两种裂果现象同时出现的混合型裂果,从栽培类型来说,夏天露地栽培的番茄和秋季塑料薄膜温室栽培的番茄裂果发生较多。高温干燥时期也易发生。 2.防治方法 预防裂果的方法,主要是防止果实的老化,以及由于降雨造成土壤水分含量的急剧增加。避免雨水与果面的直接接触也是很重要的。 果皮的老化是由日光直射果皮引起的。番茄坐果后的叶片可对果实起到遮荫保护的作用。如果阳光很强,也可在花序上用报纸做成纸筒套在花序上。在果实的上方如能有大的叶片把果实遮住,防病效果较好。在摘心栽培中,对一些上部果实和叶片较小的品种要多加注意,及时采取防止裂果的措施。 土壤中钙和硼含量少也易引起果皮的老化。应充分供应钙肥和钾肥,并使植株很好 吸收。 在干燥情况下,钙的吸收变差,在多肥多钾的情况下,钙的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要注意土壤深耕并施上适当数量的基肥,使根能充分地生长,很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另外,要注意经济灌水,避免干旱后下雨造成土壤中水分的急剧增加。加强土壤管理,使根能向深部扩伸。 (五)番茄日烧病 1.症状 田间多见日烧病发生于果实上,形成日烧果。多是膨大期绿果出现日烧。果实的向阳面出现大块褪绿变白的病斑,与周围健全组织界限比较明显,病斑部后期变干、革质状、变薄、组织坏死。有时叶片也可出现日烧,初期叶的一部分褪绿,以后变成漂白状,最后变黄枯死。 2.防治方法 注意合理密植,适时、适度整枝打杈,使茎叶相互掩蔽,果实不受阳光直射。 注意作物行向,一般南北行向日烧病发病较轻。 温室、大棚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促使叶面果面温度下降,或及时灌水,降低植株体温。 阳光过强时,可隔畦覆盖帘子或覆盖遮阳网。喷施85%比久 (B9) 可溶性水剂2000~3000ppm,或0.1%硫酸锌或者硫酸铜,增加番茄抗日烧能力。 (六)番茄2,4-D药害 1.症状 2,4-D药害可表现在叶片和果实上。叶片药害表现为叶片下弯、僵硬、细长,小叶不能展开,纵向皱缩,叶缘扭曲畸形。似病毒病症状。果实药害表现为果实畸形,最常见的为乳突脐果。 2.防治方法 严格掌握2,4-D合理使用浓度。随气温增高,使用的深度要随之变化。以日光温室春番茄为例,通常第一花序采用2,4-D合理使用浓度。随气温增高,使用的浓度是20PPm,第二花序为15ppm,第三花序为10ppm。 蘸花要做好标记,杜绝重复蘸花,以免浓度过高造成药害。 蘸花时应精心操作,防止2,4-D蘸、滴 到嫩枝或嫩叶上。严禁喷洒。 田间花数量较大时,可改用防落素25~40ppm喷花。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1491361104ping
推荐于2017-09-17 · 知道合伙人体育行家
1491361104ping
知道合伙人体育行家
采纳数:354 获赞数:6486
浙江理工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学位。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这个得看得的是什么病,关于西红柿常见病以及治疗方法如下:
  叶霉病是番茄常见病害之一

  症状表现:
  西红柿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危害茎、花、果实等。叶片染病,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淡黄色病斑,叶背面病斑上长出灰褐色的绒状霉层。条件适宜时,病叶正面也长出霉层。病害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卷曲,植株呈黄褐色干枯,果实染病,果蒂附近形成圆形黑色病斑,硬化稍凹陷,不能食用。嫩茎及果柄上的症状与叶上相似。
病原: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的褐孢霉 Fulvia fulva (Cooke) Cif. 侵染所致。
  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但湿度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在22度的温度条件下,只要保持4小时叶面上有水膜,即可诱发病害。若棚内温度20—25℃,空气湿度大于90%,3天内叶霉病可从无到有,并且严重发生,如不加任何控制,一周内可导致绝收。弱光照有利于叶霉的发生。
解决方案:
  1,平时经常叶面喷施优质液肥,增强叶片抗病能力。
  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3、发病初期25%苯甲丙环唑乳油混加甲基硫菌灵喷雾。7-10天一次,连续喷施2-3次。尽量做到正反两面喷雾。
  4、发病严重时用多抗霉素、氟硅唑、腈菌唑等药剂喷雾。
  5、使用百菌清烟剂熏烟,每亩地用量300-500克。
  番茄早疫病
  为害症状:
  番茄的全生长期都可以发病.侵害叶、茎、果实各个部位,以叶片和茎叶分枝处最易发病.病害一般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生,逐渐向上扩展.叶片上最初可见到深褐色小斑点,扩大后呈圆形或近圆形,外围有黄色或黄绿色的晕环,病斑灰褐色,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形不规则病斑.茎叶分枝处发病,病斑椭圆形,稍凹陷,也有深褐色的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表面生灰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植株易从病处折断.幼苗在近地面茎基部生环状病斑,黑褐色,引起幼苗枯倒.果实发病先从果蒂裂缝处开始,在果蒂附近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暗褐病斑,表面凹陷,有轮纹,生黑色霉层,病果易开裂,提早变红.叶柄、果柄都可受害,病斑与叶、茎上的相同.番茄早疫病常易与番茄圆纹病相混,主要区别在于早疫病病斑轮纹表面有毛刺不平坦,圆纹病纹路较光滑.
  病原菌形态特征:
  菌丝有隔,有分枝,分生孢子梗圆筒形至短杆状,暗褐色,束生或单生;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淡黄褐色,有纵横隔膜,从孢子梗顶端产生,单生.病菌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一45摄氏度,适宜温度是26一28℃.
  分类属性:茄链格孢
  分布区域:全国各地都有发生
  发病特点: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分生村官的互动交流平台孢子萌发后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寄主,也可以从表皮直接侵入,经5~7天即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病菌通过气流、雨水进行再侵染,扩大蔓延.高温高湿的天气有利于病害发生,当气温在20-25℃,有几天连续降雨,或空气相对湿度高于70%,则病害易流行.因此,每年雨季到来的迟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左右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病害多在结果初期开始发生,结果盛期病害加重.田间管理差,植株脱肥,不及时排水,或种植过密、株间湿度大,病害均重.
  防治方法:
  (1)与非茄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2)选用抗(耐)病品种,具体品种可根据当地情况选用.
  (3)加强栽培管理
采用起垄高畦铺膜栽培,做好田间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种植不可过密,及时摘除老叶、病叶、病果,适当整枝、疏叶,利于通风透光.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药剂防治
注意检查田间病情,见零星病株即全田喷药防病.可用药剂有: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安泰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以上药剂可根据具体情况轮换交替使用.早疫病防治必须要早,一般7天左右防治1次,连续防治5次左右.
  番茄晚疫病
  病害症状

  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期的叶片和青果受害较重。
  苗期感病最初叶片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向主茎发展,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边缘不整齐,扩大后呈褐色。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引致植株萎蔫。青果病斑呈油浸状,开始暗绿色,后变为黑褐色,病部比较硬,稍凹陷,边缘明显,云纹不规则,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并很快腐烂。
  病原:
  称致病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菌丝分枝,无色无隔,较细,多核。孢囊梗无色,单根或多根成束,由气孔或病部表皮伸出。卵孢子不多见。菌丝发育温度为1~30℃,最适温度为24℃;孢子囊形成温限3-36℃,相对湿度高于91℃,或温度为18~22℃,相对湿度在100%最适。此菌只危害番茄和马铃薯,且对番茄的致病力强。
  传播途径:
  番茄晚疫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的块茎中越冬,有时可以厚垣孢子在落入土中的病残体上越冬。借气流和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病菌的营养菌丝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蔓延,经3-4天潜育,病部长出菌丝和孢子囊,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多次重复侵染,引起该病流行。
  发病条件
  温度条件容易满足,能否发病或流行取决于有无饱和的相对湿度或水滴。因此,降雨的早晚,雨日多少,雨量大小及持续时间长短是决定该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条件。高温低湿,孢子囊易失活。常温下,相对湿度低于80%仅存活几小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不同番茄品种间抗病性有一定的差异,在栽培时要优先考虑选用抗病品种。另外,还要根据茬口或地域的适应性,适当选种,露地栽培要选露地专用型品种,早熟栽培的不可选晚熟品种,气候潮湿地区或雨水偏多年份更要选高抗晚疫病品种。
  2、实行轮作:实行轮作因留在栽培地里的病残体是越冬的初侵染源,所以拉秧时需要清除地面病叶、病果。而且可避免因病菌积累引起突然大发生,采取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轮作。
  3、合理密植:以亩定值2500-3500株为宜。
  4、合理施肥:按配方施肥要求,充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5、加强田间管理:不可盲目加大氮肥施用量,防止叶面积过大,叶面结有水滴;露地栽培注意雨后排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中耕破除板结;及时绑架、整枝和打底叶,促使通风透光,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植株抗逆性。
  6、保护地棚室管理:从苗期开始,严格控制生态条件,防止棚室高湿条件出现。
  7、采用烟雾法:亩施用45%百菌清烟剂,每亩次200-250克,预防或熏治。
  8、采用粉尘法: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次1公斤,隔9天1次。
  9、药剂防治:喷洒药液要及时、周到,以防为主。在田间发病初期开始喷洒霜脲锰锌、丁吡吗啉、烯酰吗啉或甲霜灵等药剂,均匀茎叶喷雾,一般隔7-10天喷药1次,连续防治4-5次。
  10、灌根:也可用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灌根,每株灌兑好的药液0.3升,隔10天左右1次,连续灌注3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开金科技
2019-07-05 · 14年果蔬高产提质功能肥供应商
开金科技
14年专注果树蔬菜高产提质产品的推广及应用。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西红柿生病了选择治疗病毒的杀菌剂,如果打了几遍发现病菌杀不死,就要考虑是不是产生了抗性问题,可以去找找能消除抗性的增效剂助剂试试,这种助剂呢,本身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但和杀菌剂混用,就可以增加杀菌剂的粘附性和延展性以及渗透性,能够将药液快速渗透到叶片内部,如果药效不好了,可以去试试找找有机氟增效剂助剂。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4-06-12
展开全部
哼 人家才不是深井冰呢 笨蛋快吃仓鼠 我要萌萌哒!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条折叠回答
收起 更多回答(5)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