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运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我来答
秋枫漾伊容
推荐于2016-09-15 · TA获得超过3.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5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亿
展开全部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基础教育课堂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逐渐被广大语文教师所接纳,并促使教师认真思考和积极实践。笔者以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否贯彻落实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取得明显成效,症结在教师的导学,许多时候必须借助教师课堂上的提问。
  一、精问,激趣创境。
  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个理想的问题,应当具备三个特色:问题情势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盛,能充分体现本质特点;问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认知程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遗憾的是我们语文教学中“笨问题”太多,一些毫无价值的连环问、满堂问等,常常充斥于教学过程。笔者曾经听一位老师讲《纪念白求恩》一课,教师问:“白求恩是哪个国家的人啊”,哗----学生齐刷刷举手:“加拿大人。”因为文章第一句明确地写着:“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又问:“多大年纪了!”哗----又齐刷刷举手:“五十多岁了。”“到中国来干什么?”哗----举手:“为了辅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后来在哪里以身殉职?”“这是什么精力?”“毛主席号令谁要学习这种精力?”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个个句子依次“改造”成一个个问题。整节课老师问题一个接一个地提,学生不假思索地答复,课堂气氛看似热闹,但效果如何,可想而知。毫无价值的提问只能让课堂教学变得平庸无味,而精当的提问却能使平庸的教学波涛顿起。教师要发明性处置和加工教材,对教学的内容做到取舍有度,在教材和学生空白点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问题。同时,用富有沾染力的语言调适学生的课堂心理,激励学生走向“问题尚未解决,同窗仍须努力”的尝试探究之路,在思维不断“碰壁”和“激荡”中,让学生获取知识、锻炼智力、张扬个性,唤起创新的欲望。
  二、巧问,波折生姿。
  有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番话不仅道出了提问的重要意义,而且强调了“巧问”。巧问的精华在于“问在此而意在彼”,学生的思维“拐个弯”才干找到答案,这种提问方式容易激发学生思考兴趣。钱梦龙先生在执教《愚公移山》一文时,他为了辅助学生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一句中的“孀”字与“遗”字的含义,也没有直接问其义,而是奇妙设置情境,提出问题:“愚公的邻居,那个七八岁的小孩去辅助愚公挖山,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学生开始被问住了,看看课文释解,才恍然大悟:“这小孩没爸爸!”这样,通过奇妙提问,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如果说学生控制知识的最佳动力是兴趣,那么奇妙提问就好似撩拨学生兴趣之弦的金手指,看似毫不费力的一拨,却发生了“错综见义,波折生姿”的功能。
  三、浅问,化难为易
  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提出的问题是不是越深越好呢?当然不是。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尚不丰盛,认知程度尚处在“初级阶段”,因而课堂提问必须符合中学生的智力发展程度。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一时无从答复,势必导致思维“卡壳”和课堂“冷场”,一定程度上克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一些较难较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适当进行“深题浅问”处置。如鲁迅的《风筝》是一篇发人深省的散文,文中写到的温馨的手足情,玩具对儿童的重要启蒙作用等内容,学生都不难理解,而文中蕴含的对全部中华民族精力的麻痹状况的思考,却是学生难以把握和理解的。处置教材时,教师先从浅处提出问题:“我们看见风筝时都会感到高兴、快乐,但作者从小就不喜欢风筝,在他成人后看见风筝,内心涌起的情绪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学生读书,略做思考,便得出结论:“我们是高兴、快乐,他却是惊异、悲哀。”老师接着问:“他为什么惊异呢?”、“他悲哀的又是什么呢?”教师一边引导学生读书,一边疏理鲁迅“悲哀”的原因,教师由浅入深一步步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在故乡放风筝的时节,我干着‘虐杀’兄弟精力的事,在那个封建教育思想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精力‘虐杀’者到处都有。被‘虐杀’的绝不仅仅是小弟一人的精力,而是整体中华民族的精力。”这种持续提问,意在化难为易。
  四、拓展,提供话题。
  教师好的课堂提问固然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答复问题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的,学生只是被动地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思想活泼,其实学生学得并不自动。因此,教师除了器重问题的设计外,更多的是提出一些“话题”,与学生一起围绕话题平等的“交谈”。话题不同于问题的重要特色是:思维空间大,学生只是围绕话题发表看法而不是答复老师的问题,所以“答案意识”淡化,交谈获得的认识往往是多元的。在话题的情境下,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学资源是共享的,在共享中又体现着教师“导”的作用。例如教《巨大的悲剧》,在学生学完全文以后,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茨威格为何不给成功者阿蒙森作传,却充斥豪情地为失败者斯科特书写这悲壮的一幕?”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最后两句话:“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克服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变得无比的崇高,所有这些在一切时期都是最巨大的悲剧。”让学生围绕症结句子展示讨论、各抒已见。交换互动达到高潮时,教师可顺势一点,拓宽话题:失败好汉知多少?“壮士一去一复返”刺杀秦王失败的荆轲;一腔热情乘氢气球横渡海峡葬身大海的罗泽尔……巨大的悲剧知多少?伽利略备受教会打击,科学沉冤三百年;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毁于一旦,七名宇航名全部罹难……,这样,在“话题”的情境下,学生解脱了“牵”的处境,思维空间拓宽了,主体意识和独立思考受到了鼓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得到贯彻实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