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露出来,逐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材料二:1954年—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露出来,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障碍。斯大林逝世后,人心思变。材料二:1954年—1958年农业产值平均增长9.2%,1958年集体农庄的庄员平均劳动报酬比 1953年增长了82%。1958年—1964年间,粮食生产平均增长率仅为3.2%,特别是1963年粮食大减产,迫使其恢复粮食配给制。材料三:斯大林被奉为真理的代表、党和国家的化身,被当作偶像来崇拜。苏联“二十大”后,苏共开始平反冤假错案。据粗略统计,1956年—1957年间,大约有700—800万人得以释放,500—600万冤死的人得到昭雪。(1)联系上述材料概述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苏联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在1958年前后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中斯大林曾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了哪一运动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简要评述你对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有何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
 我来答
习绮波
推荐于2017-07-04 · TA获得超过233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61.2万
展开全部
(1)特点: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规定的计划运行,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党中央,党政不分。(或经济上集中、政治上集权、思想文化上划一)
(2)1958年前赫鲁晓夫进行了农业改革:大规模开 垦荒地和种植玉米运动,增加农业投资等措施,促进了 农业生产发展,但后来赫鲁晓夫的农业政策缺乏科学性、一贯性,使改革效果在前期比较明显,后期大为减弱。
(3)大清洗运动。赫鲁晓夫批判个人崇拜,加强民主和法制,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使苏联党和国家的 政治生活开始呈现新气象,人民群众的民主自由有一定扩大,但赫鲁晓夫把个人崇拜的根源归结为斯大林个人品质问题,而没有从经济政治体制上去寻找原因,因而对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产生了极大影响。
(4)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经济有一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 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 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