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刚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新生!

刚开始很不适应,因为老师都讲的很快,笔记的速度也很快,第一次考试,文言文的,我考78分而已,以前小学都是100分,父母都责骂我,我心情很不好!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顺便说我... 刚开始很不适应,因为老师都讲的很快,笔记的速度也很快,第一次考试,文言文的,我考78分而已,以前小学都是100分,父母都责骂我,我心情很不好!谁能告诉我该怎么办,顺便说我的学习上要怎么做,综合回答!我加分!! 展开
 我来答
cmyyy营业员
推荐于2016-06-20 · TA获得超过4.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559
采纳率:83%
帮助的人:363万
展开全部
  1.要有计划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学的好的部分,学的不好的部分。自己要有计划的随时查漏补缺。而且,初中难的学科较多,有计划的分配时间,避免偏科也很重要。最好能够早点找一本中考考纲,了解将来考试的范围和难度,好对症下药,有所侧重。
  2.思想上不能松懈,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刻苦努力,不要掉队。
  万事开头难。相当一部分同学,进入初中后,以为考入重点中学,考入实验班,就万事大吉了。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再努力,反正中考还早着呢!这就大错特错了!中考有的是实验班的同学成绩不如普通班的。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的不牢,不能开拓思维,超前学习,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同学们从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3.要摒弃小学毛躁,不安的学习心态,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
  这个毛病在小学的学习中还不是特别凸现。原因是,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粗心大意,也只是会做,写错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这就包含两层含意:
  一是,似懂非懂。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同学们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马虎。前者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有的学生看似什么都会,就是考试不会)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且这样的同学还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老师讲得都会,只是偶尔马虎而已。结果考试成绩总是一塌糊涂。
  二是,在完全会做的情况下,做错题目。这是马虎。小学时,大家分布在各个不同的小学,班级里面优秀的同学不多,马虎一点,还是不能影响到你在班里的排名。而到了重点中学,尤其是实验班,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
  4.千万不要以为多做题,题目并不是做的越多越好。
  这个问题可能是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最经常犯的错误了。到了初中以后,随着知识的不断加深,很多学校为了提高成绩,都会做大量的题目。这个时候,同学们千万要记住: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做一定量的题目当然是必须的,同学们只有通过做题目,才能将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点消化,理解透彻。但如果,撇开知识点,只做题,到最后就是舍本逐末。更有甚者,有些同学,天天做题,从早到晚,刻苦努力,但到头来,不但不会的还是不会,会的也不会了。为什么呢?只追求题目的数量,忽略知识点跟题目的结合,以至后来把原来熟悉的知识也忘记了。
  那到底应该怎样做题目才是好的呢?或者说,做题到底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两点:一是,要在做题目同时将题目和知识点结合,两者不断结合,达到深化知识点,锻炼技巧的目的。二是,找出自己还不会的题目,弄懂它。如果只做自己会做的题目,那是一点收获都没有的。
  5.“不会就问”不一定就是个好习惯。
  不会当然要向老师同学请教,这是对的。但大家一定要明白一点:一道题目,一个技巧,只有自己亲自弄懂,独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其他人请教得到的知识,我们只是得到了知识本身,但并不一定了解如何运用,下次遇到类似题目,还是很难解的出。
  面对一道难题,首先,要刻苦地独立思考,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半天,争取自己解出来。这是最好的,最有收获的。但如果实在解不出,看不懂,再向别人请教,请教时要注意别人是怎样思考,运用技巧的,而不是仅仅关心答案。并且,一定要在听懂之后,找一道类似的题目,练习一下,熟练所学来的知识和技巧。
百度网友a1f4bbb53
2008-10-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考试没有考好不必难过,应该分析分析原因,如果有粗心导致的错误,下次一定不能再犯,对于那些不懂的问题上课也要注意听老师评讲。并且给自己下次考试定下一个目标,比如下次考试比这次进步3分啊,5分啊,一定要使自己经过努力切实可行能够达到的。建议你试一试,这种方法很有效。语文在初中主要靠积累,所以平时应该多抽点时间看看课外书,并不是看故事情节,而是看写法和你看过后的感想。特别是文言文,像《论语》《庄子》,都应该经常看一看,记不住没关系,在大脑里会有一个印象,久而久之,以后做文言文就会很熟练了。你坚持去做,相信下次一定可以考得很好的。加油!!

其实初中生活适应起来并不是很难,主要是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不能分神;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每天都看一看后面的内容,超前做一些练习,老师上课速度很快,如果不对课本知识有一个系统地了解的话根本跟不上,上课时一定要积极举手发言,这样会对那节课所上的知识有更深的印象。上完课并不需要特别去复习(反正我是没做到),只要每天上完课做作业之前把笔记打开,和书本对照着看一遍。并且在做作业的时候,特别是语文历史,争取不打开书,自己去做,这样可以知道你对老师今天这堂课的掌握程度,补缺补差。笔记的话我们老师说,并不是要每一个字都记下来,你只要记一些关键字(语文答案除外)就行了,语文笔记要锻炼自己记笔记的速度,一开始可能不行,慢慢就好了。笔记不一定要记得非常整洁,只要不算太难看,能看得懂就行了。知道你可能是一个尖子生,但是速度质量不可能两全,慢慢协调吧。
你电脑游戏玩得很好吧,不过上了初中可能要稍微放下一点了,如果平时玩游戏的话,你付出再多努力也不可能学得好的,节假日可以玩一点,但不能过量。

试试看吧!!大家一起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铁骨男儿红楼泪
2008-10-09 · TA获得超过314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8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32万
展开全部
刚进入初中,有些不适应是正常的。 不过应该会很快适应的。
老师笔记写得快,你就要有不服输的精神:我就是要跟上你,就是要记得又快又好! 始终鼓励自己不服输。
文言文我们是从初中的第二个学期才开始学的,由于从没有接触过,刚开始是有点难。 但是语文老师当时真是手把手地带着我们读,解释,朗诵,没有半个学期就掌握得很好了。学习文言文,就要带着能够和古人交流的兴奋心情去学,能够理解古人的很多想法和深刻思想,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学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尝试着翻译课文,想象自己当一回孔子的翻译官,真是有趣。
另外,父母的责骂是很不对的,他们不应该只顾批评,而应该跟你深入了解学习内容,帮你指点学习方向方法。 你可以不必为此而伤心,影响自己的正常学习生活。
初中的学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於∫泪
2008-10-13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语文,要长久练习,不要一时的想临时抱佛脚,慢慢来,不要急,语文文言文一定要在平时多加理解,做好能练习课外的知识,当然要先把课本的基础知识弄清楚,我刚开始跟你一样,后来就适应了,你一定行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芬哈念格忆默24
2008-10-09
知道答主
回答量:2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上课要更加认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看一下参考书,不要松懈,要努力!加油,你一定行!!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