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认为近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有哪些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城市化动力呈现出公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三足鼎立的动力结构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样,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2006年,公有、民营和外资三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分别是23%、56%和21%.
因此可以说,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二)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
城市化动力成分和动力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自然会带来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在公有经济基础上,城市化形成了计划机制和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民营经济基础上,又出现了市场机制和模式.同时,随着外向经济的发展,在外资经济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外向机制和模式.这样,改革开放30年来,与动力结构的演变相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模式也转变成计划模式为主导、市场模式为基础、外向模式为辅助的格局.
从总体上说,这样的模式结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兼顾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三)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动力结构、机制和模式的优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500万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步伐显著加快.20世纪80年代,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以上,到90年代又增长到1500万人以上.进21世纪,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接近2000万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在90年代(1990~200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每年扩大938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后(2000~2007年)则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几乎加快了一倍.
(四)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之所以加速推进,主要是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素质低,不规范,主要从事些简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而,早期的城市化是比较粗放的,存在着大量的半城市化现象,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各个城市也几乎成了建设工地.进21新世纪后,旧城改造接近尾声,过去那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化开始降温,内在素质的提升已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内涵.尤其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例如,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各项公用事业指标,进21新世纪后均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园林绿地面积,在2000年之后的建设进度比前一个时段快了两倍多.
(五)大城市发展优势明显增强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主导的重工业化道路,中国大城市发展较快.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快速崛起,大城市风光不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外围起步的,如农村和小城市,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样,小城镇和小城市最先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活力展现.然而,大城市由于受体制的拖累,负担过重,步履维艰.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时也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大城市的活力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大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北京等,发展优势更加突出.2000~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就显示出城市规模越大年均增长率越高的趋势.
(六)城市化的地域差异已经形成
中国城市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模式,即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计划模式;另一类是新兴模式,包括前面提到的市场模式和外向模式两种形式.传统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因素,主要通过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城市化模式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甚至是唯一的模式.新兴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以资本为主导因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化进程.新兴模式主要存在于东部沿海,尤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步伐之所以显著加快,主要得益于新兴模式.由于这一模式是以新兴工业化(尤其表现为农村工业化,主要从事简单的加工和装配活动)为动力的,城市化的地域扩张快,占地范围广,为离散型城市化.经过30年的发展,这一工业化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市场空间基本上开发完备),目前正在进行转型和升级.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迫使其转型和升级过程不得不加快步伐,向着技术创新型工业发展.而且,这些地区的土地空间基本上被开发完备,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变.同时,经过30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在转型和升级,向着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是商业贸易,另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这样,该地区的城市化就在原来初级工业化基础上开始进行再城市化过程,即商业化过程.根据中国的实践经验,城市化有三个阶段:工业化—商业化—都市化.当然,这样的城市化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市将得到优先发展,如广州、深圳、温州、苏州、上海等.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这其中包括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东边的惠州、北边的河源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投资.这样,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在产业上开始形成纵向关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梯级差异态势正在形成,并向纵深发展.这样,中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过程正在大规模推进,其重点在靠近东部沿海的省份,如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西部地区,只有少数几个条件适宜的地方有限地展开,如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地,总体上规模不大.
这样,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比较均衡的城市化格局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地域上已经形成了梯度差异.
(七)城市化增长重心开始内移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新兴城市化进程得以启动,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重心逐渐东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投资重点开始西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增长重心出现了由沿海向内地移动的趋势.如表4所示,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GDP和进出口额均出现了微弱的相对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上升(但东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中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从城市建成区面积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东部地区,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只有2005~2006年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有所反常).
(八)农村隐性城市化进展加快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步伐加快,村容面貌显著改观.楼房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上平坦的村落格局.街道路面的硬化,照明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或改善,如电视、电话、电力、供水、交通等,显著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虽然这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但在内涵上与城市化是一致的.因而,可将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称之为隐性城市化.还有一种形式的城市化,也是隐性的,但却是负效应.主要存在于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山区或牧区,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去城镇打工,学生到附近城镇上学,富裕家庭也迁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居住,从而使得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村庄不断萎缩,直至消失.在当地,由于农村人口减少,相应的使得城市化水平有所上升.
负效应的农村隐性城市化虽有出现,但并不普遍,更多的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正效应的隐性城市化为主.这也应该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只有单一的公有经济成分.即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和集体两种经济形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非公经济快速崛起,即除公有经济之外其他所有经济形式,包括民营和外资两大类.经济成分趋向于多元化.然而,公有经济的步伐却相对放慢了.尤其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公有经济还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萎缩.这样,在21世纪之初,民营经济就取代公有经济而上升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是指由中国民间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除公有和外资之外所有其他经济形式.同时,外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外资经济是指由境外资本投资和管理的经济成分,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两种形式.2006年,公有、民营和外资三种经济成分的比重分别是23%、56%和21%.
因此可以说,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动力结构为:公有经济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外资经济为辅助,三者大体上成鼎立之势.这样的动力结构,就为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条件.
(二)城市化模式演变成计划、市场和外向三种模式并存的格局
城市化动力成分和动力结构的发展与变化,自然会带来动力机制和模式的演变.计划经济时期,在公有经济基础上,城市化形成了计划机制和模式.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民营经济基础上,又出现了市场机制和模式.同时,随着外向经济的发展,在外资经济的基础上,还形成了外向机制和模式.这样,改革开放30年来,与动力结构的演变相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与模式也转变成计划模式为主导、市场模式为基础、外向模式为辅助的格局.
从总体上说,这样的模式结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兼顾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
(三)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动力结构、机制和模式的优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不足500万人.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步伐显著加快.20世纪80年代,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人以上,到90年代又增长到1500万人以上.进21世纪,城镇人口平均每年增长接近2000万人,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在90年代(1990~200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平均每年扩大938平方公里,进入21世纪后(2000~2007年)则平均每年扩大1861平方公里,几乎加快了一倍.
(四)城市化质量显著改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之所以加速推进,主要是由市场经济推动的.在初级阶段,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一些小企业,甚至是个体户.由于个体私营企业规模小,素质低,不规范,主要从事些简单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因而,早期的城市化是比较粗放的,存在着大量的半城市化现象,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压力.即使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各个城市也几乎成了建设工地.进21新世纪后,旧城改造接近尾声,过去那种大拆大建式的城市化开始降温,内在素质的提升已成为新型城市化的主要内涵.尤其是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各地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了科技创新,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加快,竞争力增强,城市化质量有了大的飞跃.例如,反映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各项公用事业指标,进21新世纪后均上了一个大台阶.尤其是园林绿地面积,在2000年之后的建设进度比前一个时段快了两倍多.
(五)大城市发展优势明显增强
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政府主导的重工业化道路,中国大城市发展较快.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快速崛起,大城市风光不再.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体制比较薄弱的外围起步的,如农村和小城市,尤其是在东南沿海地区.这样,小城镇和小城市最先得益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活力展现.然而,大城市由于受体制的拖累,负担过重,步履维艰.不过,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同时也将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打破了),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大城市的活力开始得以恢复和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逐步增强,大城市、特别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如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北京等,发展优势更加突出.2000~2005年,中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就显示出城市规模越大年均增长率越高的趋势.
(六)城市化的地域差异已经形成
中国城市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传统模式,即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延续下来的计划模式;另一类是新兴模式,包括前面提到的市场模式和外向模式两种形式.传统模式至今仍在发挥着作用,以政府为主导因素,主要通过行政的力量来配置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尤其在中西部地区,这种城市化模式目前仍占主体地位,甚至是唯一的模式.新兴模式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以资本为主导因素,由市场来配置资源,通过发展经济,推动城市化进程.新兴模式主要存在于东部沿海,尤其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改革开放后,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步伐之所以显著加快,主要得益于新兴模式.由于这一模式是以新兴工业化(尤其表现为农村工业化,主要从事简单的加工和装配活动)为动力的,城市化的地域扩张快,占地范围广,为离散型城市化.经过30年的发展,这一工业化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市场空间基本上开发完备),目前正在进行转型和升级.尤其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迫使其转型和升级过程不得不加快步伐,向着技术创新型工业发展.而且,这些地区的土地空间基本上被开发完备,不得不向着土地集约型的经济活动转变.同时,经过30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成为中国的经济发达地区),也在转型和升级,向着服务业发展:一方面是商业贸易,另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这样,该地区的城市化就在原来初级工业化基础上开始进行再城市化过程,即商业化过程.根据中国的实践经验,城市化有三个阶段:工业化—商业化—都市化.当然,这样的城市化主要是集中型城市化,地区中心城市将得到优先发展,如广州、深圳、温州、苏州、上海等.
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就促使当地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这其中包括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与扩散,如珠江三角洲向东边的惠州、北边的河源及西边的阳江等地进行投资.这样,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在产业上开始形成纵向关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梯级差异态势正在形成,并向纵深发展.这样,中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过程正在大规模推进,其重点在靠近东部沿海的省份,如安徽、江西、河北等省,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西部地区,只有少数几个条件适宜的地方有限地展开,如四川盆地、关中平原等地,总体上规模不大.
这样,经过改革开放后30年的发展,原来计划经济时期比较均衡的城市化格局就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在地域上已经形成了梯度差异.
(七)城市化增长重心开始内移
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崛起,新兴城市化进程得以启动,从而使得中国城市化重心逐渐东移.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投资重点开始西移,从而使得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增长重心出现了由沿海向内地移动的趋势.如表4所示,近年来中国东部地区的GDP和进出口额均出现了微弱的相对下降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有所上升(但东北地区几乎没有变化).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中西部地区增长幅度明显提高.从城市建成区面积来看,虽然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仍然赶不上东部地区,但差距在逐步缩小(只有2005~2006年中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有所反常).
(八)农村隐性城市化进展加快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村庄建设步伐加快,村容面貌显著改观.楼房的出现,突破了传统上平坦的村落格局.街道路面的硬化,照明设施的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普及或改善,如电视、电话、电力、供水、交通等,显著缩小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虽然这并不是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但在内涵上与城市化是一致的.因而,可将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称之为隐性城市化.还有一种形式的城市化,也是隐性的,但却是负效应.主要存在于中西部边远地区的农村、山区或牧区,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去城镇打工,学生到附近城镇上学,富裕家庭也迁到生活条件较好的城市居住,从而使得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村庄不断萎缩,直至消失.在当地,由于农村人口减少,相应的使得城市化水平有所上升.
负效应的农村隐性城市化虽有出现,但并不普遍,更多的是随着新农村建设带来的正效应的隐性城市化为主.这也应该是中国特色城市化的一种表现.
光点科技
2023-08-16 广告
2023-08-16 广告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关注点开始着重挖掘数据的价值。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其价值被不断挖掘和创造,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资产——数据资产。而数据资产则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资产,能够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数据资产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明显,挖掘数据背...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