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简史》
是2010年4月1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柏廷顿。
本书作者以传记方式分16章叙述了从古埃及时期到20世纪30年代化学发展的基本历程。
本书内容丰富,取材详实,从古老的炼金术到19世纪的化合价理论,再到20世纪的周期律及原子结构,均有所涵盖。本书脉络清晰,观点客观、公正,目的在于为化学史提供一个简明而权威的综述,以利于读者对化学史产生整体的印象。
2、《化学基础论》
是2008年8月1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安托万-洛朗·拉瓦锡。本书主要讲述了大气的组成,金属物体的化学等有关内容。
这套丛书中收入的著作,是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经过足够长的历史检验的科学经典。为了区别于时下被广泛使用的“经典”一词,我们称之为“科学元典”。 我们这里所说的“经典”,不同于歌迷们所说的“经典”,也不同于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
受歌迷欢迎的流行歌曲属于“当代经典”,实际上是时尚的东西,其含义与我们所说的代表传统的经典恰恰相反。
表演艺术家们朗诵的“科学经典名篇”多是表现科学家们的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散文,甚至反映科学家生活的话剧台词,它们可能脍炙人口,是否属于人文领域里的经典姑且不论,但基本上没有科学内容。并非著名科学大师的一切言论或者是广为流传的作品都是科学经典。
3、《化学与社会》
在2018年6月份,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由凯瑟琳·米德尔坎普(Catherine H. Middlecamp)(美)等编著。
本书讨论了社会热点问题和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中的化学基本知识及化学所发挥的作用,并介绍了一些基础化学知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并对其潜在性和危险性做出合理的评判。
4、《怀疑的化学家》
是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7年10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波义耳。
全书共分六部分,外加“序言”和“结论”等,所展现的是波义耳对当时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元素理论或化学家们的要素学说的质疑与批判。尽管它在表述微粒哲学见解时,在“用理智来衡度真理”时,显得十分犹疑。
但它的批判,基于实验的批判,却是至为清晰的、锐利的。它虽没有促使17世纪的化学家们从整体上接受微粒哲学的思维模式,但却使他们感到了震撼。
5、《化学趣史》
是2005年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叶永烈。
化学是一门有趣的科学,化学是的发展史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很多人并不知道,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最初的含义是“炼金术”。
正是由于无数化学家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化学神秘的面纱才被一层层揭开。元素符号的统一,元素周期律的制定,能量守恒定律的提出,元素的人工制取都和他们的努力分不开。
本书由畅销书《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叶永烈创作,作用富有趣味的笔调,带着你穿梭古今,向你讲述化学那富有趣味的发展史。
参考资料来源:
推荐于2017-11-22
(PS.只知道这么多啦,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