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文章标题,岳飞和狄青是不同朝代的大将,按照时间顺序,为什么作者不把标题改为“狄青与岳飞”?
岳飞与狄青“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的这两句诗道尽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隐痛,他们有惊天动地之能,抱定国安邦之志,又恰逢边疆不靖国家动荡,正是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
岳飞与狄青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的这两句诗道尽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隐痛,他们有惊天动地之能,抱定国安邦之志,又恰逢边疆不靖国家动荡,正是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大好时机也,可是,这些人却仿佛明珠暗投一般,时时受到压制,很难才竟其用。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他们?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奸臣当道、上司颟顸。这当然是不错的,一个拥有更高权力而又品行才干俱劣的人处处掣肘,你是有力也没处使的,古人说“世未有权奸在内,而大将立功于外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岳飞不幸碰上秦桧,甚至还遭来了杀身之祸,更乃众人皆知的显例。然而,平心而论,岳飞所以壮志难酬,遇上秦桧,还只能说是原因之一,我们还不能因此就下判断,以为仅仅是在上者的个人品行好坏,就足以决定岳飞们是否会有作为。不妨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北宋名将狄青的名字,因为央视连续播放了《大英雄狄青》的动画片,已家喻户晓。历史上的狄青,抗击西夏屡建奇功,被认为是和南宋岳飞并称的宋代两大名将。狄青似乎比岳飞走运多了,他没有碰上秦桧这样的权奸,而是韩琦、欧阳修这样被称颂为一代名臣的人,然而其结局却和岳飞同样不幸:正因为狄青功业太著威望太高,韩琦、欧阳修等一般文臣要抑制他,终于说动皇帝将狄青放逐,一代名将竟抑郁而终!
必须说明,韩琦、欧阳修个人品行绝非秦桧一流,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君子人也,他们的抑制狄青在很大程度上也并非出于私心。像欧阳修,还曾经专门写奏章对皇帝称赞狄青,然而仍是欧阳修,在狄青积功地位越来越高的时候,又表示了很深的疑虑,说:“武臣掌国枢密,而得军情,此岂国家之福?”
岳飞们在奸相秦桧手下抑郁不得志,这也许尚可说主要是人事的原因;狄青在君子韩琦欧阳修那里也受到了猜忌,未尽其才,这就不能仍说是人事的原因了,而应该归结到制度层面,因为制度立于人事之上,是决定性的。探究宋朝制度之源,则要推论到开国皇帝赵匡胤那里,他鉴于五代军人专权割据的纷乱局面,更由于自己本来就是因掌兵权而被部下拥戴而当了皇帝,生怕被人效仿,所以其根本制度就是重文抑武,这一点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分析,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不让军人掌握政权,这是宋王室历世相传更不放弃的一个家训。
正是在皇室的大力推动和利益诱导下,蔑视武人成为宋朝社会的一大特征。在宋代的正史、野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军人被百姓尊重的场景,《水浒》中一个泼皮牛二也居然敢在大街上寻军官杨志的开心,看似小说家言,何尝不是写实?由于骨子里蔑视军人,所以宋朝还有给士兵脸上刺金印以防其逃跑的虐政,于是我们在《水浒》中常常听到那个诅咒的声音:“贼配军!”这也是有史实为证的:狄青已经升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但就因为他脸上也有金印,在一次宴会上,一个妓女也敢公然取笑,向他这般劝酒:“奉斑儿一盏。”猜忌、抑制武人的制度,不尊重军人的社会氛围,再加上如秦桧之流的上司,在这三点的作用下,岳飞们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命运呢?一切的一切,只有等到蒙元的铁蹄踏破金瓯时,宋遗民们去作深沉的喟叹了。
最好详细点! 展开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的这两句诗道尽了无数志士仁人的隐痛,他们有惊天动地之能,抱定国安邦之志,又恰逢边疆不靖国家动荡,正是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之大好时机也,可是,这些人却仿佛明珠暗投一般,时时受到压制,很难才竟其用。究竟是什么制约了他们?首先容易想到的是奸臣当道、上司颟顸。这当然是不错的,一个拥有更高权力而又品行才干俱劣的人处处掣肘,你是有力也没处使的,古人说“世未有权奸在内,而大将立功于外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岳飞不幸碰上秦桧,甚至还遭来了杀身之祸,更乃众人皆知的显例。然而,平心而论,岳飞所以壮志难酬,遇上秦桧,还只能说是原因之一,我们还不能因此就下判断,以为仅仅是在上者的个人品行好坏,就足以决定岳飞们是否会有作为。不妨举一个相反的例子。北宋名将狄青的名字,因为央视连续播放了《大英雄狄青》的动画片,已家喻户晓。历史上的狄青,抗击西夏屡建奇功,被认为是和南宋岳飞并称的宋代两大名将。狄青似乎比岳飞走运多了,他没有碰上秦桧这样的权奸,而是韩琦、欧阳修这样被称颂为一代名臣的人,然而其结局却和岳飞同样不幸:正因为狄青功业太著威望太高,韩琦、欧阳修等一般文臣要抑制他,终于说动皇帝将狄青放逐,一代名将竟抑郁而终!
必须说明,韩琦、欧阳修个人品行绝非秦桧一流,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君子人也,他们的抑制狄青在很大程度上也并非出于私心。像欧阳修,还曾经专门写奏章对皇帝称赞狄青,然而仍是欧阳修,在狄青积功地位越来越高的时候,又表示了很深的疑虑,说:“武臣掌国枢密,而得军情,此岂国家之福?”
岳飞们在奸相秦桧手下抑郁不得志,这也许尚可说主要是人事的原因;狄青在君子韩琦欧阳修那里也受到了猜忌,未尽其才,这就不能仍说是人事的原因了,而应该归结到制度层面,因为制度立于人事之上,是决定性的。探究宋朝制度之源,则要推论到开国皇帝赵匡胤那里,他鉴于五代军人专权割据的纷乱局面,更由于自己本来就是因掌兵权而被部下拥戴而当了皇帝,生怕被人效仿,所以其根本制度就是重文抑武,这一点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分析,优待士大夫,永远让文人压在武人的头上,不让军人掌握政权,这是宋王室历世相传更不放弃的一个家训。
正是在皇室的大力推动和利益诱导下,蔑视武人成为宋朝社会的一大特征。在宋代的正史、野史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军人被百姓尊重的场景,《水浒》中一个泼皮牛二也居然敢在大街上寻军官杨志的开心,看似小说家言,何尝不是写实?由于骨子里蔑视军人,所以宋朝还有给士兵脸上刺金印以防其逃跑的虐政,于是我们在《水浒》中常常听到那个诅咒的声音:“贼配军!”这也是有史实为证的:狄青已经升到高级将领的位置,但就因为他脸上也有金印,在一次宴会上,一个妓女也敢公然取笑,向他这般劝酒:“奉斑儿一盏。”猜忌、抑制武人的制度,不尊重军人的社会氛围,再加上如秦桧之流的上司,在这三点的作用下,岳飞们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命运呢?一切的一切,只有等到蒙元的铁蹄踏破金瓯时,宋遗民们去作深沉的喟叹了。
最好详细点! 展开
2个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