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小说的特别之处
常见的三段结构
教育小说的结构经常是三段式的,模式是:“青少年年代-漫游年代-师傅年代”,比如在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就是如此,这本书一直被当成德国教育小说的典范和模板。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小说都采用三段式的模式。
主人公和环境的对立
教育小说的主人公在开始时与他所处的环境截然对立。当他还年轻、天真、充满理想的时候,他反对一个冷漠的、现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少数的事情能按他的想法实现。这是一个充满理想的灵魂和与之相反的现实世界的决裂。结果就是双方都不理解彼此、拒绝彼此。
主人公获得具体的经验
主人公和他的环境的这种关系使他的发展、他的教化开始了。主人公在他的环境里获得了具体的经验,这让他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小说表现了他“在快乐的晨光中踏入了生活,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灵魂,遇到了友谊,爱情,正如他陷入了与残酷的现实的战斗,所以,他因多种多样的人生经历而成熟起来。”
以主人公和世界的和解为结果
这样的发展以和环境的和谐的平衡状态而结束。上述的主人公的变化过程导致了他对自己和世界的清楚认识。主人公和世界和解了,并且在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比如获得了一份工作,并成了一个世俗的人,和其他的人一样。由此,他成了他过去非常鄙视的世界的一部分。
主人公在重要时刻的回顾
教育小说的另一个特征是在重要时刻,“发展的关键时刻”,插入主角的回顾和反思。这首先可以把小说分成不同部分,其次可以使发展的过程更清晰:它将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开,并且结束各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