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朗的人物简介

 我来答
蟹阿陈0V5e1
2016-06-05 · TA获得超过11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89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6万
展开全部

法朗的直言无忌,引起了成实师们的反攻。这些成实师多是佛门老宿,久居高位,势力很大。法朗自信学理优越,又有皇室的支持,所以面对成实师们的责难,毫不气馁退缩。他每登高座,常自称“不畏烦恼,唯畏于我”,意思说只要自己立论正确,立场坚定,任何强大的敌人他都不怕。他在兴皇寺轮番讲说《华严经》、《大品般若经》、四论(三论外加《大智度论》),“往哲所未谈,后进所损略,朗皆指摘义理,徵发词致”,加以词语明白晓畅,态度坚定从容,所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听众。据说他讲论时听众来自四面八方,常常超过千人,讲堂容纳不下,大家只好屈缩着腿脚,挤在一起克服困难;天热人多,听众们挥汗成雨。而法朗本人也讲得汗流浃背,以致准备了千领袈裟,每一上座,就得换一件袈裟。由此可以想见法朗讲座的盛况。
经过法朗的努力,三论的影响在京城一带获得大发展。有人看到法朗势不可当,作了一篇《无诤论》,通过表彰守静缄默、与世无争的摄山僧朗,曲折地攻击“恣言罪状、历毁诸师”的法朗。法朗的弟子很多,很快就识破了论敌这种迂回攻击的策略。有一位在俗弟子傅縡,时任陈朝撰史学士,乃出面作《明道论》回击《无诤论》,其中说到当时建康城中学派斗争的形势曰:“今之敷畅,地势不然。处王城之隅,居聚落之内,呼吸顾望之客,唇吻纵横之士,奋锋颖,励羽翼,明目张胆,拔坚执锐,骋异家,衔别解,窥伺间隙,邀冀长短。与相酬对,觕其轻重,岂得默默无言,唯唯听命?必须犄摭同异,发擿玭瑕,忘身弘道,忤俗而通教。”于此又可看出当时斗争形势的紧张、尖锐,以及法朗为了弘扬所学而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
法朗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在京城中以兴皇寺为大本营,为传播三论思想奋斗了25年,宣讲三论及《大智度论》、《华严经》、《大品般若经》各20余遍,于陈太建十三年(581年,此年即隋开皇元年)卒于寺房,享年75岁。
法朗的弟子很多,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以后又散往四面八方,把三论的学说带到了四面八方。其中最杰出的是吉藏,从法朗受业之后,弘化于南北各地,声振一时。后来于唐朝建立后入居长安延兴寺,广收徒众,著述丰富,最终建立了三论宗,实现了法朗不但要使大乘经论宏通于南朝全境,还要弘通于燕、赵、齐、秦即北方广大地区的遗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