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的比较能力
展开全部
所谓历史的比较能力是指在历史思维过程中,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发现本质,探寻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它既是归纳、概括、综合、评价等更高思维能力的基础,又是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重要手段。现行《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都对比较能力作了明确的界定。历史高考试题中考学生比较能力的试题每年均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认识规律,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说,应先具体、后抽象;先简单、后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就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讲王莽改制时,我让学生与商鞅变法进行比较。因其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无从下手,我只让学生比较其改革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很具体,学生两相对比,很快就发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即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而王莽改制则是实行王田制,即土地国有,不许土地买卖,经过比较从而得出“商鞅变法适应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王莽改制是要恢复井田,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这一历史结论。又如,在讲欧洲封建君主的改革一节时,我先让学生比较法、俄、普、奥四国封建君主改革的措施,然后再进一步让他们比较改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四国君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专制统治;都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鼓励和发展工商业;都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措施等共同点以及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的相同点。从而对四国改革有了一个较正确的认识,也为进一步认识这些改革是欧洲封建群主被迫适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而进行的这一结论打下基础。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比较能力的逐步提高,再开始让学生比较整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异同点,进而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就这样,学生的比较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明确要求,把握规律
长期以来,学生对比较题都害怕。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比较题的失分也严重。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比较题的答题要领。事实上,比较题的回答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各种题的比较规律,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掌握解答比较题的要领。一般说来,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应主要从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简单经过及其结果等方面去着手比较;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应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主张、主要活动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去进行比较;对历史现象主要应从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的特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去比较。掌握了一般规律,还应对具体的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确立相应的比较角度。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可引导学生从社会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范畴、革命的前途及彻底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这里,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属于历史事件的比较,但比较项目的设置,则不完全拘泥于教师所归纳的一般方法,必须根据事件的本身去增减一些项目。又如对工业革命前后的世界的比较,则应从生产力、阶级关系、城市化进程、世界格局、意识形态等方面去设置比较项目,由此可见,项目的设置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灵活运用,同样是属历史事件的革命和改革,其比较项目的设置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不管怎样改变,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三、精选试题,举一反三
学生比较能力的提高,要有适当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一些精选试题,或口头作答,或讨论作答,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年高考试题,体会命题者的意图。通过研究发现:高考题中,考学生比较能力的试题一般都是考的重点内容。如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的历史概念。这些试题大都不是让学生整体比较,而只要求学生比较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但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对高考试题的这种认识,在教学中,笔者精选了一些试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如在讲西汉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汉高祖与汉武帝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分封同姓王,对匈奴搞和亲政策是为了巩固刘家的天下,汉武帝大肆征兵征税,兴修水利,实行推恩令,剥夺王国势力,对匈奴采取战争政策也是为了巩固西汉的统治。之所以有这种不同是与当时的国力分不开的。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把汉武与秦始皇进行比较,比较他俩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而说明秦亡汉兴的道理。
总之,历史比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认识的规律,把握比较的原则,并配合其它方法,长期坚持,才能真正把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呢?笔者的做法是:
一、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是我们必须遵循的认识规律,学生比较能力的培养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说,应先具体、后抽象;先简单、后复杂;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为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就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得出较为正确的结论,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如讲王莽改制时,我让学生与商鞅变法进行比较。因其内容较多,学生一下子无从下手,我只让学生比较其改革的内容。由于这些内容很具体,学生两相对比,很快就发现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井田,即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允许土地买卖;而王莽改制则是实行王田制,即土地国有,不许土地买卖,经过比较从而得出“商鞅变法适应了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的需要,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王莽改制是要恢复井田,违背了社会发展潮流”这一历史结论。又如,在讲欧洲封建君主的改革一节时,我先让学生比较法、俄、普、奥四国封建君主改革的措施,然后再进一步让他们比较改革的作用。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四国君主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专制统治;都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鼓励和发展工商业;都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的措施等共同点以及这些改革都不同程度地增强了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的相同点。从而对四国改革有了一个较正确的认识,也为进一步认识这些改革是欧洲封建群主被迫适应世界资本主义潮流而进行的这一结论打下基础。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比较能力的逐步提高,再开始让学生比较整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异同点,进而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就这样,学生的比较能力逐步得到了提高。
二、明确要求,把握规律
长期以来,学生对比较题都害怕。从学生答题的情况看,比较题的失分也严重。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并未真正掌握比较题的答题要领。事实上,比较题的回答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把握各种题的比较规律,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掌握解答比较题的要领。一般说来,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应主要从事件发生的原因、事件的性质、简单经过及其结果等方面去着手比较;对历史人物的比较应从其生活的时代背景、主要主张、主要活动对历史所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去进行比较;对历史现象主要应从现象产生的原因、现象的特点、现象所反映的本质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历史意义等方面去比较。掌握了一般规律,还应对具体的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确立相应的比较角度。如对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可引导学生从社会性质、革命的对象、革命的性质、革命的领导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革命的范畴、革命的前途及彻底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这里,从大的方面来说,它是属于历史事件的比较,但比较项目的设置,则不完全拘泥于教师所归纳的一般方法,必须根据事件的本身去增减一些项目。又如对工业革命前后的世界的比较,则应从生产力、阶级关系、城市化进程、世界格局、意识形态等方面去设置比较项目,由此可见,项目的设置既要遵循一般规律,又要灵活运用,同样是属历史事件的革命和改革,其比较项目的设置就不可能完全一样,但不管怎样改变,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三、精选试题,举一反三
学生比较能力的提高,要有适当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学生练习一些精选试题,或口头作答,或讨论作答,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此,笔者认真研究了近年高考试题,体会命题者的意图。通过研究发现:高考题中,考学生比较能力的试题一般都是考的重点内容。如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的历史概念。这些试题大都不是让学生整体比较,而只要求学生比较其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但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基于对高考试题的这种认识,在教学中,笔者精选了一些试题,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如在讲西汉时,笔者让学生比较汉高祖与汉武帝的政策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从而使学生明白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分封同姓王,对匈奴搞和亲政策是为了巩固刘家的天下,汉武帝大肆征兵征税,兴修水利,实行推恩令,剥夺王国势力,对匈奴采取战争政策也是为了巩固西汉的统治。之所以有这种不同是与当时的国力分不开的。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把汉武与秦始皇进行比较,比较他俩在军事行动、役使百姓和加强思想控制三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而说明秦亡汉兴的道理。
总之,历史比较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遵循认识的规律,把握比较的原则,并配合其它方法,长期坚持,才能真正把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