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起源于什么?
2017-09-13
展开全部
评剧起源于北京农村流行的“对口莲花落”。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评剧,是流传于中国北方的一个戏曲剧种,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
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女演员。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表演在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喜彩莲、爱莲君等流派。1950年以后,以《小女婿》、《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秦香莲》等剧目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新凤霞、小白玉霜、魏荣元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华北、东北一带流行。
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2006年5月20日,评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全部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在华北、东北及其他一些地区流行很广,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评剧虽然起源于唐山,但是却在东北生根发芽,不断发展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评剧
,
清末
在
河北
滦县
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
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
京剧
、
河北梆子
等
剧种
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
白玉霜
、
喜彩莲
、
爱莲君
等
流派
。
1950年
以后,以《
刘巧儿
》、《
花为媒
》、《
杨三姐告状
》、《
秦香莲
》等
剧目
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
新凤霞
、
小白玉霜
、
魏荣元
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
清末民初
,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
演唱形式
,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
乐亭大鼓
和京剧的
唱腔
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成兆才
是
早期
评剧的著名演员和
剧作家
。他创造了许多
新腔
,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
剧本
,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
唱词
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
民间
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
当代
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
板腔体
,有
慢板
,二六板,
垛板
和
散板
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
男角
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
男声
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
在南方
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
梆子
、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
板头
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
在北京
及
京西
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
中国评剧院
发掘整理,始重现于
舞台
。《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
一出好戏
。
,
清末
在
河北
滦县
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20世纪20年代左右流行于东北地区,出现了一批
女演员
。20世纪30年代以后,评剧在表演上在
京剧
、
河北梆子
等
剧种
影响下日趋成熟,出现了
白玉霜
、
喜彩莲
、
爱莲君
等
流派
。
1950年
以后,以《
刘巧儿
》、《
花为媒
》、《
杨三姐告状
》、《
秦香莲
》等
剧目
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出现
新凤霞
、
小白玉霜
、
魏荣元
等著名演员。现在评剧仍在河北、北京一带流行。
评剧是全国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形成于
清末民初
,约有七十年的历史。它源于冀东一带的“莲花落”,后来吸收了东北“蹦蹦”的腔调,故早年有“落子”、“蹦蹦”之称。最初为对口
演唱形式
,近似东北的“二人转”,后来陆续吸收了河北梆子的打击乐.滦州影戏、
乐亭大鼓
和京剧的
唱腔
及表演,形成了“唐山落子”,又变为“奉天落子”,最后成为现在的评剧。
成兆才
是
早期
评剧的著名演员和
剧作家
。他创造了许多
新腔
,并创作改编了一百余种
剧本
,对评剧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评剧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
唱词
浅显易懂,演唱明
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
民间
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
当代
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评剧唱腔是
板腔体
,有
慢板
,二六板,
垛板
和
散板
等多种板式。解放后,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着成就,特别是改变了
男角
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
男声
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评剧原分为东路和西路两派。今天盛行的是东路,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
在南方
也有广大观众。西路评剧又叫“北京蹦蹦”,是在东路评剧
梆子
、老调的影响下形成的。它的腔调高亢,
板头
丰富,别具风格。辛革命前后
在北京
及
京西
各地演出,很受观众欢迎,以后濒于绝迹。1958经
中国评剧院
发掘整理,始重现于
舞台
。《花亭会》就是经过整理并由青年演员继承下来的
一出好戏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