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1个回答
2017-06-08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新课程标准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倡导探究性学习,而成功组织探究性学习的首要环节就是创设合理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指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与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识结构紧密相关的问题。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注意,引发学生认知心理失衡、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启迪学生思维。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将生物学问题融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以此激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积极性,本文就此作了一些探讨:
一、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 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之间的中介,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在学案的设计中“情景引入”、“问题或探究”等栏目的设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讲述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学习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案的“情景引入”中可以设计一段这样的材料作为开场白: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说:“扬州谚云:寸麦不怕尺水。谓麦初长时,任水灭顶无伤;尺麦只怕寸水。谓成熟时,寸水软根,倒茎沾泥,则麦粒尽烂于地面也。”这段民间谚语阐述的是农业生产上的什么问题呢?“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土”又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民间谚语,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了,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整节课的注意力相当集中。通过学习最终解开谜底:以小麦的水分代谢为情景,民间谚语阐述的是对小麦的合理灌溉问题,而“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土”只是说明了植物在不同发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这样一些有坡度、有台阶的“问题探究”,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景中寻求对问题的解答,从而深入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激励,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二、联系生活、社会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从真实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主动建构知识。
例如,在讲述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可以与减肥这一个现实的科学话题相联系起来:肥胖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合理减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有一种atkin减肥法非常流行。减肥者不需增加运动,只需在日常饮食中以蛋白质为主、脂质为辅,不摄入或只摄入少量糖类。实验证明,绝大多数减肥者能在一个月内成功减去5kg左右体重。但是专家却指出这种减肥方法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目前最科学的减肥方法还是营养均衡,少食多动,特别是进行有氧运动。通过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可设置与本节内容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如摄高糖食物为什么容易发胖?atkin减肥者为什么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专家为什么认为它会加重人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即使减肥也要营养均衡,不能禁食脂质?为什么要通过有氧运动,而不是无氧运动去减肥呢?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化、社会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有关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的知识全部包括进去了。使学生不仅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会知识应用的乐趣,而且能养成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对知识自学探究的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之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科学解释。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将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亲自动手的机会。可以利用它们创设直观性、实践性的问题情境,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种真实的感受,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均得到锻炼。使学习充满趣味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探究,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还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例如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选用刚培养出来的新鲜根尖?为什么要设计去浮色这一步骤,并选用蒸馏水冲洗?为什么要设对比实验?如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地相结合起来。
四、在生物练习与作业中,创设问题情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实践证明,单纯的死记硬背,单纯的抄写性作业,不但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此作为生物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学生作业与习题的布置中,设计一些“活”、“趣”、“动”特点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动脑、自主探究生物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类型”后,设置这样的作业: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涉及到哪种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特点?2、国际湿地公约委员会定于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这有什么意义?针对我国各生态系统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我国自2008年6月1日起提出了限制塑料袋的措施有什么好处?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再比如学习了细胞器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鱼、肉类宰杀几小时后煮吃比刚宰杀的就煮吃,肉质更鲜嫩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学生热烈讨论,就连家长也“掺”进来了。其实宰杀后的鱼、肉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要被溶酶体的水解酶分解后,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个这样的问题设置,虽然平常,却足以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虽然“劳师动众”,但绝对是件好事情,能更促进学生努力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设计,使其中包含了要求学生学习解决的问题,并且包含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线索。从而在注意、兴趣、思维、情感多个方面都吸引或激发学生,为实现有效地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去努力求证。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逐步提高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一、以学案导学为载体,创设问题情境。
学案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为指导学生进行主 知识建构而编制的学习方案。学案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学之间的中介,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在学案的设计中“情景引入”、“问题或探究”等栏目的设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在讲述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时,学习中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案的“情景引入”中可以设计一段这样的材料作为开场白:我国明代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一书中说:“扬州谚云:寸麦不怕尺水。谓麦初长时,任水灭顶无伤;尺麦只怕寸水。谓成熟时,寸水软根,倒茎沾泥,则麦粒尽烂于地面也。”这段民间谚语阐述的是农业生产上的什么问题呢?“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土”又说明了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民间谚语,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了,在学生的大脑中产生追根问底的想法,整节课的注意力相当集中。通过学习最终解开谜底:以小麦的水分代谢为情景,民间谚语阐述的是对小麦的合理灌溉问题,而“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只怕寸土”只是说明了植物在不同发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这样一些有坡度、有台阶的“问题探究”,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景中寻求对问题的解答,从而深入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激励,形成自主探究能力。
二、联系生活、社会的热点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教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与学生生活和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的、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元认知。引发学生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从真实的环境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主动建构知识。
例如,在讲述人和动物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时,可以与减肥这一个现实的科学话题相联系起来:肥胖是严重的健康问题,合理减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有一种atkin减肥法非常流行。减肥者不需增加运动,只需在日常饮食中以蛋白质为主、脂质为辅,不摄入或只摄入少量糖类。实验证明,绝大多数减肥者能在一个月内成功减去5kg左右体重。但是专家却指出这种减肥方法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目前最科学的减肥方法还是营养均衡,少食多动,特别是进行有氧运动。通过这样一个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可设置与本节内容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情境。如摄高糖食物为什么容易发胖?atkin减肥者为什么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专家为什么认为它会加重人体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即使减肥也要营养均衡,不能禁食脂质?为什么要通过有氧运动,而不是无氧运动去减肥呢?通过这样一些生活化、社会化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将有关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的代谢、细胞呼吸的知识全部包括进去了。使学生不仅了解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关系,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会知识应用的乐趣,而且能养成平时多观察、多发现、多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对知识自学探究的能力。
三、在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之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科学解释。生物实验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将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生物概念,理解和巩固生物知识,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亲自动手的机会。可以利用它们创设直观性、实践性的问题情境,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种真实的感受,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冲击力是巨大的,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均得到锻炼。使学习充满趣味性、挑战性、探索性和创造性,可以有效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在实验中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和探究,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还促进了学生想象力、判断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实验的关键步骤深入挖掘,提出问题,这些问题是教材上没有现成答案的,必须通过亲自实验观察,动脑才能得出结论。例如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中,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选用刚培养出来的新鲜根尖?为什么要设计去浮色这一步骤,并选用蒸馏水冲洗?为什么要设对比实验?如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会出现什么现象?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将观察和思维活动紧密地相结合起来。
四、在生物练习与作业中,创设问题情境。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改革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实践证明,单纯的死记硬背,单纯的抄写性作业,不但抹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为此作为生物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学生作业与习题的布置中,设计一些“活”、“趣”、“动”特点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动脑、自主探究生物问题,从而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展与延伸,体会到生物知识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学习了高二生物“生态系统的类型”后,设置这样的作业: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涉及到哪种生态系统?这种生态系统有什么主要特点?2、国际湿地公约委员会定于每年2月2日为世界湿地日,这有什么意义?针对我国各生态系统的现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3、我国自2008年6月1日起提出了限制塑料袋的措施有什么好处?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让学生能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大加深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再比如学习了细胞器的知识后,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鱼、肉类宰杀几小时后煮吃比刚宰杀的就煮吃,肉质更鲜嫩和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但学生热烈讨论,就连家长也“掺”进来了。其实宰杀后的鱼、肉类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要被溶酶体的水解酶分解后,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这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一个这样的问题设置,虽然平常,却足以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学会思考。在搜索资料的过程中虽然“劳师动众”,但绝对是件好事情,能更促进学生努力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设计,使其中包含了要求学生学习解决的问题,并且包含了解决问题的方向、线索。从而在注意、兴趣、思维、情感多个方面都吸引或激发学生,为实现有效地教学奠定了基础。在教学中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又带着问题走向社会,去努力求证。提高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逐步提高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