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的原文是什么?
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扩展资料
原《十诫诗》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一首情诗。现《十诫诗》是网络读者皎月清风和白衣悠蓝在评文《执手相看魂欲销__读<步步惊心>有感》中加续的。
2006年发表的《步步惊心》,结尾有两句话,引自仓央嘉措:第一最好是不相见,如此便可不至相恋。第二最好是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用相思。(原文是藏语 没有诗名,这是于道泉的翻译,《步步惊心》上的翻译是桐华根据一个青海人民出版社的版本,自己有一定加工的翻译。)
其后,《步步惊心》的读者皎月清风在评文《最好的结局》续了第三和第四; 《步步惊心》的读者白衣悠蓝在评文《执手相看魂欲销__读<步步惊心>有感》中加续,添加了第五到第十,反响热烈。
大概大家太喜欢这首诗了,所以传播效果惊人,中国网友转载引用时又不喜欢注明出处,后来,就变成了整首诗都是仓央嘉措所写。
最后到今天,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个第十是仓央嘉措所写,甚至出现在正式的出版书中,再次对各位读者形成误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十诫诗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
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六世达赖喇嘛 仓央嘉措 仓央嘉措,公元1683 年生于藏南门隅地区一户信奉宁玛派佛教的农民家庭。15岁被选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 9月自藏南到拉萨,途经朗卡子县时,以五世班禅罗桑益喜为师,剃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钦仓央嘉措。10月25日,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学习佛学、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
通常转世灵童在五、六岁就已坐床成为活佛,而仓央嘉措已经14岁才开始作为一位法王的学习和生活。他的童年及少年时光是在民间无拘无束地度过的,突然间远离故乡、亲人,面对大量的经书和修行,身边只有僧侣,仓央嘉措的苦恼可想而知。仓央嘉措家中世代信奉宁玛派(红教)佛教,教规并不禁止僧徒娶妻生子。而达赖所属的格鲁派(黄教)佛教则严禁僧侣结婚成家、接近妇女。对于这种清规戒律,仓央嘉措难以接受。年轻胆大的他没有以教规来约束自己,屡屡“行为不检”、“不守戒规”。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只有这两句是原作者写的,其他都是有才的网友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