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防骗常识有哪些?

 我来答
上善若水365
2017-04-26 · TA获得超过731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848
采纳率:90%
帮助的人:59.6万
展开全部

1、 不要听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

2、 不要随意告知陌生人自己的银行卡号、姓名及个人情况,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把自己的通信工具给素不相识的人使用。不要随意告诉任何人(特别是素不相识的人)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或联系方式。

3、 不要轻易在网络上留下自己详细的联系方式和个人基本情况,以防被人窃取。



4、 为取得你的信任,对方会提供一些伪造的证件(身份证、学生证等),应仔细辨别其真伪,防止受骗。

5、 不要相信手机上发来的中奖短信,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予理睬。

6、 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上门推销。上门推销的物品不要轻易购买,如签字笔、笔记本、相册、钢笔等文具,化妆品、洗发水、运动鞋,或是笔记本电脑等物品,极有可能以伪劣产品等方式进行诈骗。



7、 防人之心不可无。你可以诚恳地对待你的网友,但需要保留一些戒备之心。网络也是现实世界的一个缩影。注意在网上保护自己,可能会有网友冒充你的家人或朋友向你借钱等行骗。

8、 做兼职也要谨慎。同学做兼职尽可能通过组织到人才市场,大学生供需见面会上进行双向选择。对招聘兼职人员的单位进行认真核实,特别是网络营销公司,不要轻率自找门路。

9、 遇到其他自己判定不了的情况时,请及时与辅导员或班主任联系。


老耘vS

2022-02-06 · TA获得超过15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2万
展开全部

一不要选择性的结交朋友。现在很多的大学生很多都是从学校走进学校的,进入大学过后,他们吃住行都在学校,每天过着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很多人喜欢结交朋友,但有一些人防备意识比较差,警惕性不够高,从而非常容易被骗。

二。要增加社会生活经验和辨别能力。在大学中很多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所谓的老乡和熟人同学同学的同学或者老师的老乡朋友的朋友等等之类的人,然而这里面很多人都是真的,旦也有假的,很多学生就缺乏看人的眼睛,并且他还不喜欢刨根问底的问,在不知道真假的情况下,宁可信其无也不可信其有,很多学生以为这是正确的,这也给了骗子的可乘之机。

三.求人办事做事心切,非常容易上当受骗。由于很多大学生涉世未深,一个人在社会当中难免有很多人来帮助他,有时为了办事轻松就坏了好事不分青红皂白,一下就被骗了,根据统计很多大学生容易被利用,一般就是急于求成,爱慕虚荣等无戒备之心,有的想经商助学而缺乏资金和经验,有的想找到很好的工作却没有门路,有的不经过自己的劳动就想一夜暴富,这些很多很多原因就是因为自己求人办事城市兴起而诱发的受骗的心理因素。

四。做好个人隐私的保护,不要随意的泄露自己和家中的电话号码以及个人信息,当你接到陌生人的来电的时候要小心翼翼,不要轻易的相信要想方设法和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以免中计,你要认真的查实,防止其他人冒用你的亲友来套取你的资料进行诈骗,如果遇到一些原因要求家人亲友寄钱寄物等短信的话,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查实是否属实,当遇到诈骗电话的时候,要及时向学校或者公安机关报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小螺号dddc
推荐于2018-07-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959
展开全部
在当今的大学校园,大学生上当受骗的事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分辨能力差
对一些人或者事缺乏应有的分辨能力,更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对于事物的分析往往停留在表象上,或根本就不去分析,使诈骗分子有可乘之机。
2.感情用事
一遇上那些自称走投无路急需你帮助的“落难者”,往往就会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继而“慷慨解囊”,自以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骗子设下的圈套之中。
3.有求于人
有些同学在有求于人,而有人愿“帮助”时,往往是急不可待,完全放松了警惕,对于对方提出的要求,往往是惟命是从,很“积极自觉”地满足对方的要求。
4.贪小便宜
很多诈骗分子之所以屡骗屡成,很大程度上也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不良心态。
预防措施:
1、不要将个人有效证件借给他人,以防被冒用。

2、不要将个人信息资料如存折(金融卡)密码、住址、电话、手机、呼机号码等轻意告诉他人,以防被人利用。
3、对陌生人不可轻信,不要将钱物借出。
4、防止以“求助”或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形,应及时向父母、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5、切不可轻信张贴广告或网上勤工助学、求职应聘等信息。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