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军队为什么弱
展开全部
宋朝的军事力量到底有多强?按照原来的说法,在历代大一统王朝里,宋朝几乎是军事上最弱的,简直一塌糊涂乏善可陈。但是这个观点最近有被翻案的倾向。这个案翻得也对,因为宋朝的军事实力确实被低估了。其实综合看起来,它没有以前说的那么差,至少在防御方面表现的还不错,相当有韧劲。但翻案有时候走到了另一个极端。有人说宋朝军事不输汉唐,这就过分了。宋朝的军队确实是偏弱的,和它的经济潜力完全不相称。而且宋军缺乏主动进攻的能力,中国各王朝至少在初期大多有一个武力强大、外向扩张的阶段。可是宋朝连这个阶段都跳过去了,第一次北伐就吃了大亏,皇帝中箭,乘驴车而逃。
宋朝军事偏弱当然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没有占领幽云诸,军事地形上就吃了亏;比如没有了养马基地,骑兵上就吃了亏;还有碰上了女真、蒙古这样强大敌人,运气上也吃了亏等等。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军事制度有关。这个制度非常奇特,结构上叠床架屋,运转起来僵化笨重,效率低得吓人。它之所以会搞出这样一套制度来,当然有深层次的原因。要探究这个原因,就要追溯到它诞生之前的那段岁月,也就是五代时期。
五代的背景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混乱的一个时期,可能仅次于两晋。放下南方的那些割据国家不说,单说中原政权,五十三年间就换了五个朝代,出了十四个皇帝。这些皇帝有千奇百怪的死法,有被砍死的,有被射死的,有被勒死的,有自焚的,有被外国人抓走客死异乡的,还有扒灰的时候嘴不严,对着儿媳妇说儿子坏话,最后被儿子杀死的。总之,这是一个极端高危的职业,很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代将军们最威风。节度使安重荣就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天子都不在他们眼里,更别说文官了。当时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在一次酒宴上,禁军将领史弘肇说:“安朝廷,定祸乱,只需要长枪大剑,要毛锥子有什么用?”这里毛锥子就是笔的意思。掌管财赋的三司使王章听见不乐意了,反驳说:“没有毛锥子,哪来的军费?”史弘肇沉默不语。大家不要误会,以为王章是提拿笔的读书人说话。不是的,他是在替财务会计们说话。他说毛锥子有用,是因为毛锥子能拿来算账,不是能拿来写文章。对于读书人,王会计和史将军的态度是一样的。王章说过:“这些读书人,给他们个算盘,都不知道颠倒,要他们有什么用?”大家看到宋朝文官在武将前的骄横态度,多少会有些不平,但是在不久前的五代时期,情形是反过来的。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吧。
将横于上,兵骄于下,陵夷文士,破残百姓,庙堂帝杀帝,民间人食人,五代时期就是这样混乱不堪。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片混乱之中渐渐能看到一种秩序在萌芽。读史者往往觉得五代的循环动荡之中,赵匡胤的宋朝横空出世,结束了这段混乱期。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五代到了后期,已经出现了权力越来越集中的趋势,大一统王朝已经呼之欲出。宋朝是它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种忽然的中断。
以军队而言,五代前期各地藩镇还能拥兵自重,到了后期,禁军已经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所谓禁军,并不单指皇帝身旁的御林军,而是指和地方镇军相对的中央军。五代时期的皇帝多是内战的胜利者,这些胜利者往往收编失败一方的军队,纳入自己的禁军系统。所以整个五代时期,禁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它已经成了王朝唯一算数的军事力量。谁控制禁军,谁就能夺得皇位。这个发展趋势非常重要,如果地方化武装强大,这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分裂,很难短期内解决,就像唐朝的藩镇割据能维持上百年。但如果武力已经集中到中央,大家所争的无非是谁来掌控这种武力,那这种混乱是有望在短期内终结的。
禁军力量太强,如果不在它内部做一个权力制衡,对皇帝来说也不安全。到了五代末期的后周,皇帝们已经开展了禁军结构的改革。原本的禁军的核心叫侍卫亲军司。它的都指挥使权力太大,皇帝郭威为了制衡,创立了一个级别较低的殿前司。到了郭威的义子柴荣登基后,又进一步把殿前司变成了侍卫司的平级机构。当时的军事分配大约是这样,整个中央禁军大约有将近20万军队,对地方军有压倒性优势,其中殿前司士兵大约有3万人,侍卫司大约有6万人,这两支军队最为精锐,对整个禁军又占据压倒性优势。
陈桥兵变
地方军队已经没有反叛能力,侍卫司和殿前司又互相制衡,这个布局比较合理。此外,后周皇帝柴荣又极其能干。整个五代时期,柴荣可以说是最杰出的一个皇帝,很有希望结束战乱,开创一个类似宋朝那样的时代。但是他命不好,做皇帝做到第五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是一个很关键也很尴尬的时刻。一套稳定的权力结构已经大致布好,但是动乱的惯性还没有消失。将军和士兵已经被罩上了笼头,但野性还没有驯服,一切都需要时间,但柴荣却没有时间了,结果赵匡胤挺身而出,接管了后周的江山。
当时,赵匡胤刚当上殿前都点检,掌控了殿前司。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谈不上功高震主。宋朝人写的史书拿了放大镜找赵匡胤的功勋,但也没凑出多少来。王夫之就评论说:赵匡胤哪有什么军功?柴荣的几次大战都没他的事儿,翻来翻去也就在滁关立了点无关大局的功,不要说和刘邦、李世民比,就是和曹操、刘裕比起来,也是“百不逮一”啊。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柴荣才没有特别猜忌他。再说侍卫司并不在他手上。侍卫司都指挥使李重进是柴荣的表兄弟,不但功勋卓著,而且对朝廷很忠心。看上去,赵匡胤并没有太大的机会。但赵匡胤有两个很大的优势,一个是他从基层做起,是个兵油子,把兄弟特别多,号称“义社十兄弟”,其中好多人都当上了禁军高级将领。不光殿前司有赵匡胤的把兄弟,侍卫司里也有好几个。但是光有这些兄弟还不行。侍卫司一把手李重进树大根深,在上头压着,把兄弟们也没法乱动。但赵匡胤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弟弟赵光义跟皇上柴荣是连襟。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太后是赵匡胤的弟媳妇。赵匡胤多半是搭上了这条线,弄了一道圣旨,把李重进撵到外地当节度使去了。侍卫司原来的二把手韩通成了一把手,新官上任,镇不住场面,赵匡胤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但是柴荣留下的制衡制度还是起作用的。赵匡胤终究不能越过韩通去调侍卫司的兵。那怎么办呢?正巧,这时北方传来辽国进犯的消息。这只是边境的小规模冲突,但赵匡胤他们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弄得朝廷如临大敌,派赵匡胤带禁军抵御辽国。这样一来,赵匡胤就能合法地把韩通的侍卫司禁军带出京城。当然不会全部带走,但留给韩通的士兵终究很少了。赵匡胤并没有一出门就杀个回马枪,因为北边还有一支慕容延钊的军队就驻扎在澶州,离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所以赵匡胤让慕容延钊当先锋,自己帅大军跟着他慢慢地走。等慕容延钊老老实实地渡过了黄河,赵匡胤也就到了陈桥。现在时机正好,赵匡胤带着军队杀回首都,殿前司的兄弟们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侍卫司的韩通试图抵抗,但是兵败被杀。只要掌握了首都的侍卫司和殿前司,地方上的军队不足为虑。两个节度使先后起兵反抗,但是赵匡胤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把他们镇压下去。赵宋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种种不放心
尘埃落定之后,胜利者当然要总结经验教训,而最大的一条教训就是:一支无法控制的军队比一支无能的军队更糟糕。所以赵匡胤上台以后就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当然,他的很多做法并不是自己的发明,后周的君主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这么做了。从某个角度上说,赵匡胤是柴荣政策的继承者。具体怎么做呢?当然要削弱藩镇。这个倒比较容易。五代后期,藩镇的力量已经很弱了,没什么抵抗能力。赵匡胤一步步取消节度使的权力,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财权、用人权,像拔毛一样把节度使拔成了秃鸡。如果早几十年,赵匡胤这么做一定会引发可怕的叛乱。但经过多年的演变,中央禁军已经掌控了局面,节度使们毫无抵抗能力,乖乖地变成了秃鸡。换上柴荣这么干,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两样。
更重要的是对付禁军。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的读者会误以为这是去掉节度使们的兵权,其实恰恰相反,赵匡胤是把禁军高级将领撵去当节度使,其中就包括他的一批把兄弟。赵匡胤这么做是要把位高权重的人赶出禁军,把禁军将领们换成一批品级不高的新人,以方便他控制。但是这么做还不够,这只是一种权术,虽能取效于一时,但要想长治久安还得更改军事制度。
于是,赵匡胤永久性的改变了禁军制度。后周已经把禁军核心拆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赵匡胤更进一步将侍卫司拆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这样禁军就割裂为不相统属的三部分,二司就变成了“三衙”。这样做赵匡胤还不放心,他进一步降低了三衙领导的品级。像殿前都点检、侍卫司都指挥使这样高级别的官职都空着不任命,三衙最高领导至多是从二品,甚至是四品官、五品官。所谓“位低则易使”,级别低了总是听话些。这样就能让赵匡胤放心么?还是不踏实,还要再分权。三衙里有好多高级将领,赵匡胤蓄意降低他们之间的权位差距,让他们彼此牵制,总之是防范一元化领导,防止三衙长官翘尾巴。但是光这样就够了么?终究三衙里是一帮子武将,有共同语言,碰到特殊情况说不定会勾结起来?赵匡胤又让枢密院帮助三衙一起领导禁军。枢密院的领导叫枢密使,基本由文官担任。禁军的领导权在枢密院和三衙之间做了分割。三衙有管理权,枢密院有调度权。按后来李纲的说法,就是“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个制度在后周时期已有苗头,赵匡胤将其进一步固化,持续了整个宋朝。
这样赵匡胤总可以放心了吧?还是不太放心,赵匡胤武将出身,根据切身经验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一个将领长期带领某支军队,那么将士之间就会有某种感情联系,这对作战当然有帮助,但也带来造反的可能!要不怎么说只有叛徒才能真正理解叛徒呢,赵匡胤就是比李世民想的细。所以赵匡胤推行了“更戍制“。按照惯例,禁军也要到各地驻防,不可能都屯在首都吃闲饭。以前这些禁军往往长期驻扎在当地。现在赵匡胤规定禁军在一个地方驻扎不能超过三年,往往一两年一换防。而且除了极个别例外,全体禁军都要参加轮换,这样一来,整个宋朝大地上布满了频繁换防的禁军,像蚂蚁搬家一样来回跑。司马光夸奖这种制度,说它能让士兵“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士兵可能确实借机领略了祖国的大好风光,熟悉了不少山川,但问题是他们不太熟悉自己的将领。这样当然也有好处,守边大将手下的军队虽然不少,但一两年一换,你怎么培植个人势力?你又怎么可能带着一群半熟脸去造反?
制度上的变革也需要文化上的配合。赵匡胤大力崇尚文化教育,反复让将军们“多读书”,以前被看不起的“毛锥子”们开始神气活现,到了他弟弟赵光义的时代,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人坚定地爬到了武将的头上。五代时期的格局出现了大翻盘。
走向衰弱
赵匡胤剥夺了藩镇的地方权力,割裂了禁军的管理体系,切断了将军和士卒的联系,又将文官放置在了武将之上,终于解决了困扰中国上百年的大问题。它的成果是非凡的,宋朝政治高度稳定,经济非常繁荣,文化极其昌明。但反过来说,高效的军事体系就是需要地方上的灵活反应能力,需要作战上的一元化领导,需要将军和士兵的紧密联系,需要一种尚武好战的文化氛围。而赵匡胤的这些制度安排,几乎都是以牺牲军事效率为代价的。
那宋初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其实还不算差。很多制度的弱点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反映出来的,宋军的战斗力并没有马上收到影响,而后周留给赵匡胤的军队,本来就相当强大。整个五代时期,中原王朝的军力都不弱。比如后唐主力军和后梁缠斗,在北边还能抵抗住辽国的进攻。后晋也曾多次击败辽国,最后虽被辽国灭亡,也不是因为战斗力不足,而是内部叛变导致。后周柴荣更是北伐辽国,收复三关,打的相当漂亮。赵匡胤的军队当然也自不弱,而且他坚持“先南后北”,并没有和强敌辽国正面交手,所以军事上的弱点即便已经存在,也没有真正暴露。
暴露出来是在宋太宗赵光义时代。他和哥哥赵匡胤不同,赵匡胤虽然在制度框架上削弱了军事系统,但他是个优秀的军人,处理具体军事问题终究有分寸。比如他虽然推行了“更戍制”,但很少更换边将,让他们长期驻守同一个地方,还享有相当的财政自由。赵匡胤也很少对前线军事指手画脚,“所用之将专而不疑“。但是赵光义不一样,他全方位的深化了哥哥的政策,做了一系列他哥哥出于理性常识没敢做的事。赵光义频繁更换边将,设置监军,对武将的猜忌比哥哥更严重。而且他还有一个幻觉,就是认为自己是杰出的军事家,兼通文武,手下的将领都不如他。
赵光义非要御驾亲征,收复幽燕,结果在高粱河战役中惨败,身中三箭,乘驴车而逃。吃了这一次亏,赵光义的肉身就不再御驾亲征了,但在精神上还要御驾亲征。
以后宋军作战时,赵光义经常不设最高指挥官,将军们互不隶属。那么谁是最高指挥官呢?当然是在大后方的赵光义军事家。他会谆谆教导将领们交战后如何设埋伏,如何搞夹击,还经常赐“阵图”,要求将军们按照阵图排兵布阵。宋朝以步兵为主,面对骑兵摆成稳定的阵列,这个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哪有出发前就决定阵型的道理?只有《三国演义》那种小说,才会让诸葛亮给出征的大将弄个妙计锦囊,现实战争怎么能这么搞?赵光义的部署经常执行不通。在满城之战中,将军们逼急了,决定不按皇上的阵图作战,监军李继隆激动地说:“违诏之罪,继隆独当之!”结果打赢了。赵光义后来也赏赐了这些将领,但估计心里头还是不够欢喜的。
赵光义最得意的一张阵图是他御制的“平戎万全阵”,又大又对称,画在图上非常好看,但不知道是不是将军们没领会阵图的精髓,反正戎最后也没平掉。宋太宗刚上台的时候,一心要收复燕云,到了晚年,燕云之地注定收不回来了,面对辽国也被迫采取守势。都这时候了,赵光义还在吹:”朕每出攻伐,意颇精密,将兵之人丁宁喻之,不听者多至败事。”顺便说一句,这种遥控指挥的办法,包括御赐阵图,在宋太宗死后还延续了好几代,给辽国和西夏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儿戏般的作战方式,其实反应了一种深刻的心理变化。宋朝的皇帝和大臣倾向于把战争看成一种程序化的,甚至书面化的东西,他们用沙盘代替沙场,用后方的规划代替现场的判断,骨子里是否认将领们的自主能动性,贬低军事的技术复杂性,拒绝武将们的不可替代性。这种心理最终在几十年后产生了文官带兵的风气。
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制定的制度规划,决定了宋朝未来的军队状况,它注定是一个条块分割、体系复杂、指挥紊乱、不被信任的武装力量。它忠诚、稳定、老实,但是战斗力偏弱。但是,我们无法全盘否定这套体制。我们可以拿宋朝和唐朝做个对比,唐朝军事机器强大而灵活,给了边镇很大的主动性,但却尾大不掉,导致了安史之乱,此后再也没能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军事机器效率低下,高度僵化,最终酿成了靖康之变的惨祸,但是它的军队从未变成私人武装,从未失去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南宋就是在靠着这种忠诚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起来。
赵匡胤对军事机器的弱化,背后是他深深的恐惧,而这种恐惧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用挖掘另一个陷阱的方式来躲避一个陷阱。我们会批评这种行为不明智。但这无非是我们的后见之明,事实上这种行为不是一代又一代的被重复么?
我们畏惧我们所见到,却不知道畏惧我们还没有见到的,这真的是再寻常不过了。
宋朝军事偏弱当然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没有占领幽云诸,军事地形上就吃了亏;比如没有了养马基地,骑兵上就吃了亏;还有碰上了女真、蒙古这样强大敌人,运气上也吃了亏等等。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它的军事制度有关。这个制度非常奇特,结构上叠床架屋,运转起来僵化笨重,效率低得吓人。它之所以会搞出这样一套制度来,当然有深层次的原因。要探究这个原因,就要追溯到它诞生之前的那段岁月,也就是五代时期。
五代的背景
五代是中国历史上特别混乱的一个时期,可能仅次于两晋。放下南方的那些割据国家不说,单说中原政权,五十三年间就换了五个朝代,出了十四个皇帝。这些皇帝有千奇百怪的死法,有被砍死的,有被射死的,有被勒死的,有自焚的,有被外国人抓走客死异乡的,还有扒灰的时候嘴不严,对着儿媳妇说儿子坏话,最后被儿子杀死的。总之,这是一个极端高危的职业,很没有安全感。
这个时代将军们最威风。节度使安重荣就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天子都不在他们眼里,更别说文官了。当时有过一段著名的对话。在一次酒宴上,禁军将领史弘肇说:“安朝廷,定祸乱,只需要长枪大剑,要毛锥子有什么用?”这里毛锥子就是笔的意思。掌管财赋的三司使王章听见不乐意了,反驳说:“没有毛锥子,哪来的军费?”史弘肇沉默不语。大家不要误会,以为王章是提拿笔的读书人说话。不是的,他是在替财务会计们说话。他说毛锥子有用,是因为毛锥子能拿来算账,不是能拿来写文章。对于读书人,王会计和史将军的态度是一样的。王章说过:“这些读书人,给他们个算盘,都不知道颠倒,要他们有什么用?”大家看到宋朝文官在武将前的骄横态度,多少会有些不平,但是在不久前的五代时期,情形是反过来的。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报还一报吧。
将横于上,兵骄于下,陵夷文士,破残百姓,庙堂帝杀帝,民间人食人,五代时期就是这样混乱不堪。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这片混乱之中渐渐能看到一种秩序在萌芽。读史者往往觉得五代的循环动荡之中,赵匡胤的宋朝横空出世,结束了这段混乱期。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五代到了后期,已经出现了权力越来越集中的趋势,大一统王朝已经呼之欲出。宋朝是它发展的一个结果,而不是一种忽然的中断。
以军队而言,五代前期各地藩镇还能拥兵自重,到了后期,禁军已经占据了压倒性优势。所谓禁军,并不单指皇帝身旁的御林军,而是指和地方镇军相对的中央军。五代时期的皇帝多是内战的胜利者,这些胜利者往往收编失败一方的军队,纳入自己的禁军系统。所以整个五代时期,禁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发展到后来,它已经成了王朝唯一算数的军事力量。谁控制禁军,谁就能夺得皇位。这个发展趋势非常重要,如果地方化武装强大,这就是一种结构性的分裂,很难短期内解决,就像唐朝的藩镇割据能维持上百年。但如果武力已经集中到中央,大家所争的无非是谁来掌控这种武力,那这种混乱是有望在短期内终结的。
禁军力量太强,如果不在它内部做一个权力制衡,对皇帝来说也不安全。到了五代末期的后周,皇帝们已经开展了禁军结构的改革。原本的禁军的核心叫侍卫亲军司。它的都指挥使权力太大,皇帝郭威为了制衡,创立了一个级别较低的殿前司。到了郭威的义子柴荣登基后,又进一步把殿前司变成了侍卫司的平级机构。当时的军事分配大约是这样,整个中央禁军大约有将近20万军队,对地方军有压倒性优势,其中殿前司士兵大约有3万人,侍卫司大约有6万人,这两支军队最为精锐,对整个禁军又占据压倒性优势。
陈桥兵变
地方军队已经没有反叛能力,侍卫司和殿前司又互相制衡,这个布局比较合理。此外,后周皇帝柴荣又极其能干。整个五代时期,柴荣可以说是最杰出的一个皇帝,很有希望结束战乱,开创一个类似宋朝那样的时代。但是他命不好,做皇帝做到第五年的时候就去世了。这是一个很关键也很尴尬的时刻。一套稳定的权力结构已经大致布好,但是动乱的惯性还没有消失。将军和士兵已经被罩上了笼头,但野性还没有驯服,一切都需要时间,但柴荣却没有时间了,结果赵匡胤挺身而出,接管了后周的江山。
当时,赵匡胤刚当上殿前都点检,掌控了殿前司。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成绩,谈不上功高震主。宋朝人写的史书拿了放大镜找赵匡胤的功勋,但也没凑出多少来。王夫之就评论说:赵匡胤哪有什么军功?柴荣的几次大战都没他的事儿,翻来翻去也就在滁关立了点无关大局的功,不要说和刘邦、李世民比,就是和曹操、刘裕比起来,也是“百不逮一”啊。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柴荣才没有特别猜忌他。再说侍卫司并不在他手上。侍卫司都指挥使李重进是柴荣的表兄弟,不但功勋卓著,而且对朝廷很忠心。看上去,赵匡胤并没有太大的机会。但赵匡胤有两个很大的优势,一个是他从基层做起,是个兵油子,把兄弟特别多,号称“义社十兄弟”,其中好多人都当上了禁军高级将领。不光殿前司有赵匡胤的把兄弟,侍卫司里也有好几个。但是光有这些兄弟还不行。侍卫司一把手李重进树大根深,在上头压着,把兄弟们也没法乱动。但赵匡胤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弟弟赵光义跟皇上柴荣是连襟。也就是说,现在的皇太后是赵匡胤的弟媳妇。赵匡胤多半是搭上了这条线,弄了一道圣旨,把李重进撵到外地当节度使去了。侍卫司原来的二把手韩通成了一把手,新官上任,镇不住场面,赵匡胤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但是柴荣留下的制衡制度还是起作用的。赵匡胤终究不能越过韩通去调侍卫司的兵。那怎么办呢?正巧,这时北方传来辽国进犯的消息。这只是边境的小规模冲突,但赵匡胤他们故意制造紧张气氛,弄得朝廷如临大敌,派赵匡胤带禁军抵御辽国。这样一来,赵匡胤就能合法地把韩通的侍卫司禁军带出京城。当然不会全部带走,但留给韩通的士兵终究很少了。赵匡胤并没有一出门就杀个回马枪,因为北边还有一支慕容延钊的军队就驻扎在澶州,离京城只有一天的路程。所以赵匡胤让慕容延钊当先锋,自己帅大军跟着他慢慢地走。等慕容延钊老老实实地渡过了黄河,赵匡胤也就到了陈桥。现在时机正好,赵匡胤带着军队杀回首都,殿前司的兄弟们里应外合打开城门。侍卫司的韩通试图抵抗,但是兵败被杀。只要掌握了首都的侍卫司和殿前司,地方上的军队不足为虑。两个节度使先后起兵反抗,但是赵匡胤没有费多大力气就把他们镇压下去。赵宋政权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种种不放心
尘埃落定之后,胜利者当然要总结经验教训,而最大的一条教训就是:一支无法控制的军队比一支无能的军队更糟糕。所以赵匡胤上台以后就开始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当然,他的很多做法并不是自己的发明,后周的君主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这么做了。从某个角度上说,赵匡胤是柴荣政策的继承者。具体怎么做呢?当然要削弱藩镇。这个倒比较容易。五代后期,藩镇的力量已经很弱了,没什么抵抗能力。赵匡胤一步步取消节度使的权力,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财权、用人权,像拔毛一样把节度使拔成了秃鸡。如果早几十年,赵匡胤这么做一定会引发可怕的叛乱。但经过多年的演变,中央禁军已经掌控了局面,节度使们毫无抵抗能力,乖乖地变成了秃鸡。换上柴荣这么干,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两样。
更重要的是对付禁军。大家都知道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有的读者会误以为这是去掉节度使们的兵权,其实恰恰相反,赵匡胤是把禁军高级将领撵去当节度使,其中就包括他的一批把兄弟。赵匡胤这么做是要把位高权重的人赶出禁军,把禁军将领们换成一批品级不高的新人,以方便他控制。但是这么做还不够,这只是一种权术,虽能取效于一时,但要想长治久安还得更改军事制度。
于是,赵匡胤永久性的改变了禁军制度。后周已经把禁军核心拆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赵匡胤更进一步将侍卫司拆分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这样禁军就割裂为不相统属的三部分,二司就变成了“三衙”。这样做赵匡胤还不放心,他进一步降低了三衙领导的品级。像殿前都点检、侍卫司都指挥使这样高级别的官职都空着不任命,三衙最高领导至多是从二品,甚至是四品官、五品官。所谓“位低则易使”,级别低了总是听话些。这样就能让赵匡胤放心么?还是不踏实,还要再分权。三衙里有好多高级将领,赵匡胤蓄意降低他们之间的权位差距,让他们彼此牵制,总之是防范一元化领导,防止三衙长官翘尾巴。但是光这样就够了么?终究三衙里是一帮子武将,有共同语言,碰到特殊情况说不定会勾结起来?赵匡胤又让枢密院帮助三衙一起领导禁军。枢密院的领导叫枢密使,基本由文官担任。禁军的领导权在枢密院和三衙之间做了分割。三衙有管理权,枢密院有调度权。按后来李纲的说法,就是“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统其众,兵众隶于三衙,而不得专其制”。这个制度在后周时期已有苗头,赵匡胤将其进一步固化,持续了整个宋朝。
这样赵匡胤总可以放心了吧?还是不太放心,赵匡胤武将出身,根据切身经验意识到了一件事:如果一个将领长期带领某支军队,那么将士之间就会有某种感情联系,这对作战当然有帮助,但也带来造反的可能!要不怎么说只有叛徒才能真正理解叛徒呢,赵匡胤就是比李世民想的细。所以赵匡胤推行了“更戍制“。按照惯例,禁军也要到各地驻防,不可能都屯在首都吃闲饭。以前这些禁军往往长期驻扎在当地。现在赵匡胤规定禁军在一个地方驻扎不能超过三年,往往一两年一换防。而且除了极个别例外,全体禁军都要参加轮换,这样一来,整个宋朝大地上布满了频繁换防的禁军,像蚂蚁搬家一样来回跑。司马光夸奖这种制度,说它能让士兵“均劳逸、知艰难、识战斗、习山川”。士兵可能确实借机领略了祖国的大好风光,熟悉了不少山川,但问题是他们不太熟悉自己的将领。这样当然也有好处,守边大将手下的军队虽然不少,但一两年一换,你怎么培植个人势力?你又怎么可能带着一群半熟脸去造反?
制度上的变革也需要文化上的配合。赵匡胤大力崇尚文化教育,反复让将军们“多读书”,以前被看不起的“毛锥子”们开始神气活现,到了他弟弟赵光义的时代,这个趋势更加明显,文化人坚定地爬到了武将的头上。五代时期的格局出现了大翻盘。
走向衰弱
赵匡胤剥夺了藩镇的地方权力,割裂了禁军的管理体系,切断了将军和士卒的联系,又将文官放置在了武将之上,终于解决了困扰中国上百年的大问题。它的成果是非凡的,宋朝政治高度稳定,经济非常繁荣,文化极其昌明。但反过来说,高效的军事体系就是需要地方上的灵活反应能力,需要作战上的一元化领导,需要将军和士兵的紧密联系,需要一种尚武好战的文化氛围。而赵匡胤的这些制度安排,几乎都是以牺牲军事效率为代价的。
那宋初的军事实力到底如何呢?其实还不算差。很多制度的弱点是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反映出来的,宋军的战斗力并没有马上收到影响,而后周留给赵匡胤的军队,本来就相当强大。整个五代时期,中原王朝的军力都不弱。比如后唐主力军和后梁缠斗,在北边还能抵抗住辽国的进攻。后晋也曾多次击败辽国,最后虽被辽国灭亡,也不是因为战斗力不足,而是内部叛变导致。后周柴荣更是北伐辽国,收复三关,打的相当漂亮。赵匡胤的军队当然也自不弱,而且他坚持“先南后北”,并没有和强敌辽国正面交手,所以军事上的弱点即便已经存在,也没有真正暴露。
暴露出来是在宋太宗赵光义时代。他和哥哥赵匡胤不同,赵匡胤虽然在制度框架上削弱了军事系统,但他是个优秀的军人,处理具体军事问题终究有分寸。比如他虽然推行了“更戍制”,但很少更换边将,让他们长期驻守同一个地方,还享有相当的财政自由。赵匡胤也很少对前线军事指手画脚,“所用之将专而不疑“。但是赵光义不一样,他全方位的深化了哥哥的政策,做了一系列他哥哥出于理性常识没敢做的事。赵光义频繁更换边将,设置监军,对武将的猜忌比哥哥更严重。而且他还有一个幻觉,就是认为自己是杰出的军事家,兼通文武,手下的将领都不如他。
赵光义非要御驾亲征,收复幽燕,结果在高粱河战役中惨败,身中三箭,乘驴车而逃。吃了这一次亏,赵光义的肉身就不再御驾亲征了,但在精神上还要御驾亲征。
以后宋军作战时,赵光义经常不设最高指挥官,将军们互不隶属。那么谁是最高指挥官呢?当然是在大后方的赵光义军事家。他会谆谆教导将领们交战后如何设埋伏,如何搞夹击,还经常赐“阵图”,要求将军们按照阵图排兵布阵。宋朝以步兵为主,面对骑兵摆成稳定的阵列,这个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但哪有出发前就决定阵型的道理?只有《三国演义》那种小说,才会让诸葛亮给出征的大将弄个妙计锦囊,现实战争怎么能这么搞?赵光义的部署经常执行不通。在满城之战中,将军们逼急了,决定不按皇上的阵图作战,监军李继隆激动地说:“违诏之罪,继隆独当之!”结果打赢了。赵光义后来也赏赐了这些将领,但估计心里头还是不够欢喜的。
赵光义最得意的一张阵图是他御制的“平戎万全阵”,又大又对称,画在图上非常好看,但不知道是不是将军们没领会阵图的精髓,反正戎最后也没平掉。宋太宗刚上台的时候,一心要收复燕云,到了晚年,燕云之地注定收不回来了,面对辽国也被迫采取守势。都这时候了,赵光义还在吹:”朕每出攻伐,意颇精密,将兵之人丁宁喻之,不听者多至败事。”顺便说一句,这种遥控指挥的办法,包括御赐阵图,在宋太宗死后还延续了好几代,给辽国和西夏和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种儿戏般的作战方式,其实反应了一种深刻的心理变化。宋朝的皇帝和大臣倾向于把战争看成一种程序化的,甚至书面化的东西,他们用沙盘代替沙场,用后方的规划代替现场的判断,骨子里是否认将领们的自主能动性,贬低军事的技术复杂性,拒绝武将们的不可替代性。这种心理最终在几十年后产生了文官带兵的风气。
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制定的制度规划,决定了宋朝未来的军队状况,它注定是一个条块分割、体系复杂、指挥紊乱、不被信任的武装力量。它忠诚、稳定、老实,但是战斗力偏弱。但是,我们无法全盘否定这套体制。我们可以拿宋朝和唐朝做个对比,唐朝军事机器强大而灵活,给了边镇很大的主动性,但却尾大不掉,导致了安史之乱,此后再也没能改变藩镇割据的局面。宋朝军事机器效率低下,高度僵化,最终酿成了靖康之变的惨祸,但是它的军队从未变成私人武装,从未失去对中央政府的忠诚,南宋就是在靠着这种忠诚在一片废墟上建立了起来。
赵匡胤对军事机器的弱化,背后是他深深的恐惧,而这种恐惧绝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他用挖掘另一个陷阱的方式来躲避一个陷阱。我们会批评这种行为不明智。但这无非是我们的后见之明,事实上这种行为不是一代又一代的被重复么?
我们畏惧我们所见到,却不知道畏惧我们还没有见到的,这真的是再寻常不过了。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