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古代称为什么?
1.门生2.弟子3.受业
1、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或者是受到有知识与德望的人家与学术界长者授业之人的称呼。泛指学生与弟子。
例:《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欧阳修(宋)
“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释义:亲自传授的人是弟子,间接传授的人是门生。
2、古代对求学之人的称谓,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
例:《论语·雍也》——孔子(春秋)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释义: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
3、古代学生对老师的自称,弟子对老师亦自称受业。
例:《庸盦笔记·徐庶成真》——薛福成(清)
“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释义:我六、七岁的时候,就跟着当了学生。
古时
称老师为恩师、夫子,称学生为门生、受业,学校称寒窗,同学称同窗;称别人家庭院为府上、尊府,自称为寒舍,舍下,草堂。
古代对学生的称谓有很多,例如:
1、上足:对学生的美称。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杯寺碑》:“四上人者,并禅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2、门人;古代先生在家中教授的学生,故称。
《论语•里人》:“子出,问门人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门生:后汉时亲自授业的学生叫弟子,转相传授的为门生,也叫“门人”。
《后汉书•贾逵传》:“皆封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授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羡慕焉。”
4、门下士:同门生。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5、门徒:同门生。
汉·王充《论衡·书解》:“世儒……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台令千里,自虽死亡,学传于后。”
6、青衿:古代读书人穿青领衣服,《诗经》中有:“青青子衿”之句,后因以“青衿”代称学生。
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旗扬。”
7、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8、学侣:原指学伴,后引申为学生。
《南史·贺琛传》:“年将三十,信事讲授……彭城列溉为行事,闻琛美名,命贺相造。会琛正讲,学侣满筵。”
9、学徒:学生、门徒的合称。
《后汉书·郑玄传》:“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今称拜师学艺者为学徒。
10、学童:特指年幼的学生。
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宋代林景熙《酬谢皋父见寄》有诗云:“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
弟子。对于老师,学生就是弟子。《论语·雍也》中有“ 弟子孰为好学?”宋代欧阳修 《后汉孔宙碑阴题名》:“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学童。年幼的学生。《汉书·艺文志》:“ 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 鲁迅《呐喊·白光》:“他刚到自己的房门口,七个学童便一齐放开喉咙,吱的念起书来。”
桃李。指学生和所荐举的人才。同一个老师,会有不同的学生。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弟子:两汉时期对太学生称博士弟子。经封建私学老师登记姓名、承认师生关系的称著录弟子。著录弟子中直接接受教育的称受业弟子;未能亲自受教,但信仰教师的思想的学生称私淑弟子。对造诣高的学生称入室弟子;对特别优秀的学生称高足弟子。
童子:唐代规定十岁以下能通经文的。宋代规定十五岁以下能诵经文作诗赋的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考生称童子。
生员:唐代学校规定学生员额,称学生生员。
童生:明清考秀才,不论年岁大小都称童生。
监生:明清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监生。
学士:古代在国学上学的学生称学士。
门生:古代称学生和学生又教出来的弟子为门生。隋唐时科举考试的主考官称“座主”;参考者称座主的“门生”。
桃李:春秋时期常说:“君子培养人材就像种树一样。”所以称教师为“树人”,称学生为“桃李”。培育出众多的优秀人材常用“桃李满天下”来形容。
在太学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