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古代称为什么?

 我来答
白芷卿qt
2022-10-21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43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对学生的称谓有很多,例如:

1、上足:对学生的美称。

唐•王勃《彭州九陇县龙杯寺碑》:“四上人者,并禅师之上足,而法门之领袖也。”

2、门人;古代先生在家中教授的学生,故称。

《论语•里人》:“子出,问门人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门生:后汉时亲自授业的学生叫弟子,转相传授的为门生,也叫“门人”。

《后汉书•贾逵传》:“皆封逵所选弟子及门生为千乘王国郎,朝夕授业黄门署,学者皆欣欣羡慕焉。”

4、门下士:同门生。

宋·苏轼《范文正公文集序》:“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5、门徒:同门生。

汉·王充《论衡·书解》:“世儒……位最尊者为博士,门徒聚众,台令千里,自虽死亡,学传于后。”

6、青衿:古代读书人穿青领衣服,《诗经》中有:“青青子衿”之句,后因以“青衿”代称学生。

唐·唐彦谦《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黉室青衿尽,渠门火旗扬。”

7、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郑玄笺:“学子而俱在学校之中。”

8、学侣:原指学伴,后引申为学生。

《南史·贺琛传》:“年将三十,信事讲授……彭城列溉为行事,闻琛美名,命贺相造。会琛正讲,学侣满筵。”

9、学徒:学生、门徒的合称。

《后汉书·郑玄传》:“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今称拜师学艺者为学徒。

10、学童:特指年幼的学生。

11、弟子:学生把老师当做父兄,故称“弟子”,后亦泛称学生。

《论语·雍也》:“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12、桃李:《韩诗外传》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以后“桃李”称学生,常用以称誉其师培养学生之众。

唐·白居易《春和令火绿野堂种花》诗:“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13、高足:本指良马。后称高才学生为“高足弟子”,省作“高足”。

南朝宋·羊欣《宋古来能书人名》:“高阳许静氏,镇军参军,善隶书,羲之高足。”

14、受业:古代学生对老师的自称。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徐庶成真》:“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14、门下生:弟子,学生。

晋·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虎贲中郎将 豫章 何汤,荣(桓荣)门下生也。”

15、门弟子:谓乃门的弟子。

《论语·泰伯》:“曾子有疾,召门弟子。”唐·韩愈《送王秀才序》:“吾常以为孔子之道,大而能博,门弟子不能偏观而尽识也。”

16、徒弟:跟从师傅学习的人,既学生。由古代发展至今的称谓,又叫徒儿、学徒等,一般指男性,女性也可以叫徒弟,女徒弟。

当然从古至今还有许多其他关于学生的称谓,以上只是一部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要秉承学无止境的态度来学习。

学无止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吃瓜人坤坤
2023-01-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1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14
展开全部

答:学生在古代被称为书生。

自古以来,读书人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叫文人,一种又叫书生。文人是“文人相轻”,文人的诗句总是带着一丝忧愁和浪漫,“我今因病魂颠倒,维梦闲人不梦人”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做我们的古代其实对学生的雅称还有很多。古代对学子雅称有:学子,弟子,学童,门人,门生,门下,生员、生徒、学徒等等。

1、古代对学生的称呼主要有门生、弟子、受业、桃李、高足等五种。一是门生,古代求取知识学问的人,或者是受到有知识、有德望者教过的人。二是弟子,古代对求学之人的称谓,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三是受业,古代学生对老师的自称。四是桃李,古代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学。五是高足,古代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2、学子即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人或虽年长而仍在求学的人。现代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高等院校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

3、在古代,学子们的开学典礼,首先应该是所有人整理自己的衣服,这一步被叫做“正衣冠”,因为古人讲究“先正衣冠,后明事理。”正完衣冠,接着要进行的就是行拜师礼了。古代读书人都以孔子为师,所以拜师礼中拜的就是孔子的画像,并不是真正教自己学问的老师。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较为挑食
2022-10-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84
展开全部

“学生”,顾名思义,指学习提高生存能力。“学生”最早称“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郑玄笺:“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南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仍沿用“学子”一词。现在“莘莘学子”一词中,仍保留了这一称谓。春秋时,《论语·先进》中用“弟子”代称“学生”。“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师说》篇也沿用“弟子”一词。

战国时,开始用“学士”,称学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尊祖矣。”

东汉时,出现了“学徒”“生徒”“诸生”等词,均是“学生”之意。《后汉书·郑玄传》:“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后汉书·寇恂传》:“恂素而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汉书·叔孙通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有些词沿用至唐代。如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唐代“学生”又称为“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名生员,文章中常称诸生。

北宋时,又把“学生”称“徒弟”。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二首》云:“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其间,还有“从学”“艺徒”“儒生”“门徒”“书生”“门生”“晚生”“侍生”等,都是学生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把考秀才的学生称为“儒童”“文童”“童生”。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秀士”。自从班级授课制实行以后,开始用“学生”一词来泛指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可见“学生”一词曾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不问yK
2022-12-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339
展开全部

“学生”,顾名思义,指学习提高生存能力。“学生”最早称“学子”。《诗经·郑风·子衿》中有“青青子衿”。郑玄笺:“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南宋·林景熙《酬谢皋父》诗“风雅一手提,学子屦满户”仍沿用“学子”一词。现在“莘莘学子”一词中,仍保留了这一称谓。春秋时,《论语·先进》中用“弟子”代称“学生”。“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师说》篇也沿用“弟子”一词。

战国时,开始用“学士”,称学生。《仪礼·丧服》:“大夫及学士则尊祖矣。”

东汉时,出现了“学徒”“生徒”“诸生”等词,均是“学生”之意。《后汉书·郑玄传》:“玄自游学十余年,乃归乡里,家贫客耕东莱,学徒相随已数百千人。”《后汉书·寇恂传》:“恂素而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汉书·叔孙通传》:“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有些词沿用至唐代。如韩愈《进学解》:“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

唐代“学生”又称为“生员”。明清时,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取入府、州、县学的通名生员,文章中常称诸生。

北宋时,又把“学生”称“徒弟”。陈师道《胡士彦挽词二首》云:“徒弟三千子,声名四十春。”

其间,还有“从学”“艺徒”“儒生”“门徒”“书生”“门生”“晚生”“侍生”等,都是学生的别称。

明清的科举制度中,把考秀才的学生称为“儒童”“文童”“童生”。称府、州、县学的生员为“秀才”“秀士”。自从班级授课制实行以后,开始用“学生”一词来泛指在学校肄业或在其他教育、研究机构学习的人。可见“学生”一词曾经历了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橘子洲47
2022-07-23
知道答主
回答量: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393
展开全部

学生在古代称为学子。春秋时代,学生就被称为“学子”,《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玄注曰:“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是故“衿”字现在应该读入“今”。 一种解释,学就是学者,生就是生员。古时,学者是指一切做学问、学知识的人;生员,则是应考的人。一种解释,学就是学者,生就是生员。古时,学者是指一切做学问、学知识的人;生员,则是应考的人。学生的称呼有太学生、国子生,学子,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自称学生,以前与学生的性质相似的还有徒弟、弟子等等。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我们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中专生)、高等院校学生(专科生/高职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学生”的别称是:舍生、同砚席、同笔砚、同学、同窗、同门、同席、同门生、同门友、书友、学友、砚友等。学生是一种身份的名词,具有学籍的人都统称学生。
学生一般指正在学校、学堂或其他学习地方受教育的人,而在研究机构或工作单位(如医院、研究所)学习的人也称学生,根据学习的不同阶段,可以把学生分为:幼儿园学生、小学生、中学生、高等院校学生(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等。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