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如何计算日期的?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不但中国古人用60作为循环,现在来自西方的计时法中,一分钟是60秒,一小时是60分钟。难道仅仅是巧合吗?同样,现在的一天24个小时,和中国传统的每天12个时辰(时辰也就是大时,两个小时为一个大时)对应,中国用5天作为一个时辰的大循环,所谓“五日一候”,共是60个时辰。下面列出六十个干支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年月的纪法以节气来划分:纪年
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六十年一个轮回。比如1911年是辛亥年,爆发了辛亥革命。干支纪年,新的一年是立春交节之后开始的。比如2006年立春在2月4日上午7点27分,那么7点26分还属于乙酉年,7点27分开始就是丙戌年。纪月
同样的道理,用六十甲子依次纪月。一个新的干支月也是从一个节气开始的。比如2006年3月6日01时29分是惊蛰,那么在此之前是庚寅月,在此之后就是辛卯月。 纪年和纪月,都是根据节气划分的。而节气的交节时间,则是精确观测天象后才能确定的,它反映了太阳系和地球在宇宙中的运行位置。日子以一个起点日开始,60天一个循环:纪日
一个昼夜为一天。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纪时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 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四柱
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数值,分别称为年柱、月柱、日柱、时柱。八字
我们常说一个人的八字,就是他出生时的时间四柱记录。它记录了一个人出生时的地球、太阳、宇宙相对位置的一些信息。所以从八字本身的意思来说,它是一个时间记录,至于怎么去解读八字,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如果过份地依赖它,就是迷信。因为它毕竟只是记录了一个人的很少的一部分信息,宇宙这么浩瀚、人生如此复杂,人的一生主要还是靠自己努力和奋斗。
杨万里的《正月四日后圃行散》明明是正月初四,他却写成“正月四日”,类似的还有许多,比如韩愈的《答李翊书》开头:“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按照农历的习惯应该叫“六月二十六”才对啊。韩愈的《与于襄阳书》:“七月三日”,不说“七月初三日”。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现在读起来令人想到阳历的十一月八日和七月十日。难道古代不用农历?《祭十二郎文》:“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殁以六月二日”令人一下子想到公历的六月十七日和六月二日,而不是农历的六月十七和六月初二,难道古代用的历法跟今天的阴历不同?我想,历代历法差异当然是有的,但古代也是用的阴历啊。但日期的称谓与今天阴历日期的称谓不同?而《徐霞客游记》当中才有“戌午九月初三日……初四日、初六日……”好像古代正式的文章都用“几月几日”的称谓,“几月初几”的称谓属于非正式的、民间的俗称。像《徐霞客游记》之类的本来属于非正式的文章就用“几月初几日”的称谓。大概“几月初几”是民间的叫法,后来传入公历,就把本来属于阴历的正式称谓“几月几日”移到了对公历的称呼上,而对于阴历的日期只好用民间俗称的“几月初几”来表示了。是不是这样呢?
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象四个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 古人制定天干地支的理论,应该有观察和实践基础,不是闭门造车弄出来的概念。
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60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60一个循环。60在时间领域是个奇妙的数字。
一个昼夜为一天。用六十甲子来依次纪日。比如今天是甲子日,明天就是乙丑,60天一个循环。新的一天是从夜里子时开始的。
每天划分为12个等份,是12个时辰。5天共60个时辰,用六十甲子表示。比如当前时辰为丙寅,下一个时辰就是丁卯。时辰的确立,需要用真太阳时计算。 纪日和纪时,记录了地球绕太阳运动和自转的情况。
在古代人们把太阳升起和落下的一个周期算作一天,再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时辰被称为“大时‘’ 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
最初,人们主要依靠太阳的方位变化来判断时间。后来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与观察,发现了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一天当中,早晨和傍晚时的影子最长,正午时的影子最短,并且影子的方位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变化。根据这个变化规律,人们发明制作了“日晷”用来计算每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