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部戏为了票房找小鲜肉,但是为什么有小鲜肉的戏有一部扑街一部?
现在中国电影的怪象就是,投入越高的电影,票房会很高,鲜肉会很多,但是口碑越低;而那些往往没有很高的投资也没有小鲜肉,但是口碑真的很高。
一点演技都没有,而且片酬过高,片场耍大牌,无论是央视还是一些老戏骨都在痛批这种现象,可是导演还是趋之若鹜的去请小鲜肉,那么为什么形成这样的现象呢。
首先每一个小鲜肉都带有强大的IP效应,也就是如果在电影or电视剧还没有开播前,就打出小鲜肉加盟出演这部电影,那么很快就会被各大营销号和自媒体帐号炒作起来,这样就造成了一种还未播出就异常火爆的作用,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
而对于小鲜肉来说既然是小鲜肉就有很多的铁杆粉丝,这些铁杆粉丝就是票房的保障;“爱豆出电影了,一起去看吧”“好啊好啊”就会一定吸引一大票粉丝来贡献票房,再加上一些路人粉,也会跟风去看这样的票房也就稳赚不赔了。
还有就是小鲜肉根本就不会演戏,本职就是唱歌跳舞,并不是专职做演员,不是科班出身,所以演出来的戏就会很烂,而且都说是小鲜肉了这么年轻就有了这么大的名气,很容易骄傲自大,而且对拍戏也很不上心,这就造成了,拍出来口碑一片扑街。
而对于现在很多的导演和小鲜肉,都是在消费着明星的粉丝效应,小鲜肉明白自己是偶像派,是靠脸吃饭的 等以后颜值不行了肯定会慢慢的不火,所以现在趁着还火就大量的圈钱,所以就不这么在乎口碑和评价了。
无法否认的是,绝大多数电影是因为利益而拍摄的。当一个小鲜肉具有强大的粉丝基础,则他出演某部电影时,粉丝肯定会选择买电影票,除此之外,可能会因为竞争的缘故,还会选择包下电影场次,以及购买更多的电影票房。于是这就占据了票房的绝大部分的构成。除了粉丝之外,还有一些因为鲜肉的颜值等等会去观看电影,这也可以贡献票房。毫无疑问,选择小鲜肉是正确的决定。
而对于有小鲜肉的一部戏有一部扑一部,我认为可能是因为本身电影题材不好或是因为小鲜肉演技不能达到,大众接受程度低,造成票房流失,而对于这种情况,粉丝经济再强大,失去了群众基础,票房也是无可挽回的了。还有一种就是现在有些小鲜肉出演的电影是根据小说改编的,那么,当你不符合书迷的想象中的人物时,也就是具有反差时,属于书迷的这一部分票房就会流失。
所以呢,还是希望电影能够追求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