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进行中考数学总复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六月的中考牵系着每一位学生和教师的心,初三总复习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如何提高总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下面我就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教学,谈谈总复习策略。
一、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夯实基础(三月至四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能找到它正确的解答方法。
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知识体系,我把初中的全部内容归纳成九个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平行线与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配套练习以《成功中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我们这学期教研组开展工作的第一次活动是研读新课标,研读课标中规定的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分析近三年的考题我们可以发现,试题加大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命题形式新颖,避免了繁琐的计算与证明以及单纯记忆的死记硬背的题目。因此,通过复习要让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回归教材。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都能在书上找到原型。因此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的强化练习。所以在上复习课之前教师同样也需要备课,重在备习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容易犯错的习题进行练习。
(4)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对尖子的培养。每天适当布置一道探究题,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5)对不同章节采用不同的复习模式,比如对于数与代数、方程与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等章节,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比较简单,有骄傲情绪,于是我就采用先检测后复习的方式让学生暴露问题,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而对于圆这些比较难的章节,由于上期新课结束得比较匆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怎么牢固,于是我采取的是先复习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讲解,巩固练习,然后再及时检测发现问题再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二、第二轮复习:针对热点,专题复习(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得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2)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
(3)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每解完一个题一定要让学生回顾这个题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题的切入点,构造了哪些基本图形,是怎样想到方法的等方面进行总结。
三、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提高应变能力(五月下旬至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训练关键是选好模拟试题,要结合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特点和命题趋势,选择真正具有模拟性的模拟试题。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都要符合中考要求。
(2)模拟测试后,要及时阅卷、及时评讲,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要经常找学生谈话,分析考试中的得失,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让他们感觉到你很在意他,尤其是差生,分析他在基础上哪些地方是还可以拿分的,不断地给他鼓励。
(3)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4)适当地“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完全放松,必须保证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保持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四、压轴题解题方法指导
每年中考落幕后老师和学生谈论最多的就是几何的难易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考数学中几何做得如何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拿到高分,是否能够拉开差距。 中考数学学生经常“卡壳”的题目,按照题目类型分:选择题——函数题、几何计算题;填空题——函数题、图形题、几何计算题、找规律题;解答题——几何题、函数题、应用题、几何函数结合题,以及与这些知识有关的创新题。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就会发现,中考数学卡壳的知识集中在函数和几何。其实单就函数题,学生困难的也是函数图形中的几何信息,学生不会把几何图形信息转换成代数信息。这也是学生觉得几何计算题(面积计算、边长计算和角度计算)比较困难,最后的压轴题更是难啃的原因。
认真分析发现其实压轴题也不是那么的神秘,只是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压轴题的切入点。我认为切入点有如下这些:
切入点一:构造定理所需的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中考数学对学生添线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平时学生练习的压轴题我们在全班共同分析后我都会叫学生找这个题中的基本图形是什么,这样学生积累得多了就容易找到“感觉”。
切入点二:做不出找全等、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全等或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几何题的设问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我经常向学生灌输的一种思想是“题变图变方法不变”,要善于把解决前一问的思想、方法迁移到下一问中并进行适当的变通,还要善于把前一问已经得出的结论进行运用。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地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地审题。
总之,问题的切入点很多,考试时也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多,往往只需找到一两个就行了,关键是找到以后一定要敢于去做。有些同学往往想想觉得不行就放弃了,其实绝大多数的题目只要想到上述切入点,认真做下去,问题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中考复习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在考试中充满自信地答卷,在中考之后捷报频传时,我们都能真正听到花开的声音!
下面我就近几年来初三数学总复习的教学,谈谈总复习策略。
一、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夯实基础(三月至四月中旬)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
(2)过基本方法关。如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3)过基本技能关。如给你一个题,你能找到它正确的解答方法。
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知识体系,我把初中的全部内容归纳成九个单元: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平行线与三角形、四边形、解直角三角形、圆、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配套练习以《成功中考》为主,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夯实基础。我们这学期教研组开展工作的第一次活动是研读新课标,研读课标中规定的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分析近三年的考题我们可以发现,试题加大了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命题形式新颖,避免了繁琐的计算与证明以及单纯记忆的死记硬背的题目。因此,通过复习要让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
(2)回归教材。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都能在书上找到原型。因此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的强化练习。所以在上复习课之前教师同样也需要备课,重在备习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容易犯错的习题进行练习。
(4)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课堂复习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同时,在这一阶段要注重对尖子的培养。每天适当布置一道探究题,培养解题技巧,提高灵活度,使其冒“尖”。
(5)对不同章节采用不同的复习模式,比如对于数与代数、方程与不等式、三角形、四边形等章节,学生普遍认为知识比较简单,有骄傲情绪,于是我就采用先检测后复习的方式让学生暴露问题,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而对于圆这些比较难的章节,由于上期新课结束得比较匆忙,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怎么牢固,于是我采取的是先复习基础知识,典型例题讲解,巩固练习,然后再及时检测发现问题再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二、第二轮复习:针对热点,专题复习(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得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2)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
(3)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每解完一个题一定要让学生回顾这个题所用到的数学知识,体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题的切入点,构造了哪些基本图形,是怎样想到方法的等方面进行总结。
三、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提高应变能力(五月下旬至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训练关键是选好模拟试题,要结合中考数学试卷的结构特点和命题趋势,选择真正具有模拟性的模拟试题。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都要符合中考要求。
(2)模拟测试后,要及时阅卷、及时评讲,及时查漏补缺。另外要经常找学生谈话,分析考试中的得失,无论是优生还是学困生,让他们感觉到你很在意他,尤其是差生,分析他在基础上哪些地方是还可以拿分的,不断地给他鼓励。
(3)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4)适当地“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完全放松,必须保证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保持适度紧张是正常或者超常发挥的最佳状态。
四、压轴题解题方法指导
每年中考落幕后老师和学生谈论最多的就是几何的难易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考数学中几何做得如何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拿到高分,是否能够拉开差距。 中考数学学生经常“卡壳”的题目,按照题目类型分:选择题——函数题、几何计算题;填空题——函数题、图形题、几何计算题、找规律题;解答题——几何题、函数题、应用题、几何函数结合题,以及与这些知识有关的创新题。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就会发现,中考数学卡壳的知识集中在函数和几何。其实单就函数题,学生困难的也是函数图形中的几何信息,学生不会把几何图形信息转换成代数信息。这也是学生觉得几何计算题(面积计算、边长计算和角度计算)比较困难,最后的压轴题更是难啃的原因。
认真分析发现其实压轴题也不是那么的神秘,只是我们需要找出这些压轴题的切入点。我认为切入点有如下这些:
切入点一:构造定理所需的基本图形。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添加辅助线是必不可少的。中考数学对学生添线的要求并不是很高,添辅助线几乎都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构造定理所需的图形或构造一些常见的基本图形。平时学生练习的压轴题我们在全班共同分析后我都会叫学生找这个题中的基本图形是什么,这样学生积累得多了就容易找到“感觉”。
切入点二:做不出找全等、找相似,有相似、用相似。
压轴题牵涉到的知识点较多,知识转化的难度较高。学生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入手,这时往往应根据题意去寻找全等或相似三角形。
切入点三:紧扣不变量,并善于使用前题所采用的方法或结论。
在图形运动变化时,图形的位置、大小、方向可能都有所改变,但在此过程中,往往有某两条线段,或某两个角或某两个三角形所对应的位置或数量关系不发生改变。几何题的设问都是循序渐进的,所以我经常向学生灌输的一种思想是“题变图变方法不变”,要善于把解决前一问的思想、方法迁移到下一问中并进行适当的变通,还要善于把前一问已经得出的结论进行运用。
切入点四:在题目中寻找多解的信息。
图形在运动变化,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形不止一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两解或多解,如何避免漏解也是一个令考生头痛的问题,其实多解的信息在题目中就可以找到,这就需要我们深度地挖掘题干,实际上就是反复认真地审题。
总之,问题的切入点很多,考试时也不是一定要找到那么多,往往只需找到一两个就行了,关键是找到以后一定要敢于去做。有些同学往往想想觉得不行就放弃了,其实绝大多数的题目只要想到上述切入点,认真做下去,问题基本都可以得到解决。
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中考复习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在考试中充满自信地答卷,在中考之后捷报频传时,我们都能真正听到花开的声音!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