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光》是电影大师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片电影,它和卓别林其他作品最大的不同就是《城市之光》给了观众们一个大团圆结局。卓别林的其他默片作品多以开放式的结尾为主,而这部《城市之光》却颠覆了这一规则,以大团圆的结局收获成功。
卓别林电影的特点大多是反应社会的一种特质,虽然主人公夏尔洛是一个滑稽人物,但是观众却能从搞笑中看出人物的心酸和对这个社会的无奈。
卓别林的《城市之光》讲述了一位流浪汉和一个卖花盲女的故事,卖花盲女误把流浪汉当成富豪,流浪汉为了帮助卖花盲女就假扮了这个富豪,尽自己所能的去帮助她,尽自己的一切力量让盲女过得更好。就是这样简单而卑微的感情却让无数人动容,最后盲女恢复了视力,在流浪汉的照顾下第一次看见这个世界。在影片最后,流浪汉和卖花女二人相遇了,流浪汉那一抹微笑简直暖化了所有人。在《城市之光》电影中,这样的大团圆结尾让很多观众们叫好。
其实,卓别林给《城市之光》这部默片写下大团圆结局也是有原因的。第一是因为在有声电影的冲击下,默片电影的市场被进一步挤压,卓别林知道大团圆结局能受到更多观们的欢迎,能争取更多的市场,因此就选择了这样的大团圆结尾;第二是因为卓别林在自己电影制作的后期阶段,偏爱这种大团圆式的开放式结尾,像《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结尾都是开放且具有正能量。
总得来说《城市之光》可以算得上卓别林在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和现在的流量式电影不同,这部无声黑白电影通过卓别林大师的精湛演技和紧凑的剧情成为那个时代不朽的作品,虽然是大团圆结局,但是其中蕴含社会的风气依旧值得人们深思。
说一样也一样,说不一样也不一样,这就是大师的作品带给人们的思考
说一样是因为,这部电影和卓别林以往的作品一样是默剧的形式展现出来的。这个和卓别林以往的作品形式是一样的。人们仍然习惯于他的舞台形象。
说不一样,也不一样。为什么呢?
因为这是卓别林的最后一部默声电影。因为,这个时候声音已经发展到了电影行业内部。这个时候的卓别林有些固执的在拍摄无声电影。有消息称这个时候的卓别林完全可以把《城市之光》拍成第一部有声电影,但是最后他拒绝了。他用自己独特的肢体语言和手法继续的表现着他想要表现的一切。就像最后他面对着盲女所表达的意思一样,“你看见了吗?”“我看见爱了”,然后卓别林发出了会心的微笑。
他想要表达的一切都在电影内部,虽然整个时代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我是不会改变的,你能明白吗?
做为同样在最底层的社会人,卓别林和盲女一样衣食难保,但是,卓别林扮演的小丑的内心的那份纯净却是无与伦比的。在这部电影里,卓别林很好的阐述了自己的主观意愿。虽然后期他也曾拍摄过有声电影但是没有坚持下来。
然而这并不妨碍卓别林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喜剧表演大师。
卓别林作为最伟大的无声电影代表人物之一,他在电影史上的高度人尽皆知。而他也为我们奉献了非常多的优秀作品,在无声电影年代,卓别林成为了银幕上的上帝。
看过了卓别林的多数作品,如《淘金记》讲述的是在淘金浪潮下发生的趣事,如《摩登时代》讲述的是在机械化浪潮下的一线工人的真实生活。我们可以得知卓别林为何能拥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他为社会发声,为小人物发声。
《城市之光》和原先的作品共同之处在于都是描绘了小人物的事迹,而不同之处又非常明显——《城市之光》是卓别林非常罕见的爱情电影类型。
一个乞丐为了帮助盲人卖花女,甘愿去做拳击手却遭人毒打。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还是让卖花女重见光明,最终二人也走到了一起。
这部电影成为卓别林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不仅是因为他一如既往的幽默和完美演技,更是因为它独一无二的爱情故事。
首先要知道的是,卓别林的《城市之光》伴随着两个时代的开始,即有声电影时期和大萧条。自从1927年《爵士歌王》诞生,有声电影走入了历史舞台,给无声电影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默片时代的声音工作者,比如给默片现场配音和伴奏的电影人,不得不转行甚至失业。在这个巨大的时代变更下,对于制作了数十部默片的卓别林来说,声音的引入明显影响了他的票房,并大大降低了他的产出。《城市之光》正是在这个“尴尬”时期下的产物。
五年之后,在拍摄《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的时候,卓别林已经开始利用同期声了。可即便是进入有声片时代,那个举世闻名的小流浪汉依旧少言寡语。卓别林不止一次的说过,喜剧是远离摄影机的,悲剧才应该接近。正如他在《城市之光》的创作,他认为同期声会极大地限制流浪汉的自由,使这个小人物被场景和声音限制。
还记得开头那个有趣的场景吗?市长莫名其妙的演讲就好像是失语患者的喃喃自语,即便他在发声,但我们仍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因为这一点也不重要。令人费解的哑语和当权者在台上趾高气昂的讲话有什么区别?卓别林高级的政治讽刺在这么小小的一段场景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但和他之前的电影相比,卓别林仍然做了妥协。在1928年,《马戏团》上映的时候,有声电影市场并没有给予他太多的压力去放弃无声片制作。尽管有声片越来越流行,但是默片和有声片的比例仍然是10:1。可正是在就在《城市之光》上映的那一年,《科学怪人》和《德古拉》的声音处理彻底地震慑了观众。整个电影风潮一边倒向了有声片,只有可怜的几十部无声电影被发行。卓别林很固执,要知道,《城市之光》是典型的无声电影。他似乎在用这样的方式在向有声时代反抗,即便这个时代拥有了同期声技术,但我仍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拍出《城市之光》这样的电影。
卓别林所有的杰作都离不开一个人物,小流浪汉,他始终充满希望,乐观风趣,总是尽力地在逃离生存的窘境,永远站在一切金钱和权利的对立面。在卓别林的所有电影中,《城市之光》对流浪汉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这离不开另一个时代原因——经济大萧条。1927年的黑色星期五,人群聚集在纽约华尔街,失业人数与日俱增,就像《城市之光》里卓别林饰演的流浪汉,他没有家人,没有朋友,没有地方住,站在现实之外,有时试图融入现实,有时却不在乎自己是否融入现实。这似乎就是那个时代人群的缩影,突如其来的经济变化,以及穷人更穷,富人仍然富有的局面,让所有底层人民无法相信现实。可好在《城市之光》总归是个喜剧,就好像流浪汉和花童的关系,尽管在一个失业的时代,有谁会花钱买花这样的消费品的时代,但作为一个盲女,她看不到流浪汉的寒酸外表,更看不到时代的残忍和绝望。卓别林刻画出一个盲女和流浪汉相互依偎并相爱的故事,在令人心痛的同时,却又令人感到温暖。
该片是卓别林有名的代表作。翻看《城市之光》和早期的一些喜剧片,就不难发现中间明显的区别。那些以滑稽见长的所谓喜剧片,不过是以怪诞的情节、失态的行为引人发噱而已,其实内容苍白,而且趣味稍显庸俗。而这部作品则迥然不同。寓深邃的思想于巧妙的艺术构思中,从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喜剧性行为展现出严肃的主题,令人遐想。
《城市之光》是一部默片,由喜剧艺术大师卓别林自编自导、自演以及自己配乐的哑剧故事片。它描写了资本主义大城市下小人物的心酸荒唐经历,故事松散但人物刻画极其成功,所以即使在大片骇人的今天仍然有看点。
这部影片述说了一个流浪汉与一个卖花盲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会让人觉得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远时,理想却带着笑容照进现实。卓另林以他惯用的喜剧手法及卓越的表演技巧,使人在看这部电影时除了不由得捧腹大笑。在笑声之余,也让人不禁对生活在资本主义城市底层的贫苦人民的不幸引起深深的同情,同时可以看出里面有多少桥段和表演被后人模仿,但最初的往往是最简单美好难忘的。
《城市之光》这部优秀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应该是因为总是在满足人们审美要求的同时,也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这是也与其他作品所不一样的。艺术巨匠卓别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驰骋影坛,誉满五洲。他所创作的许多美妙的喜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如果认为卓别林的艺术造诣在于滑稽的天赋,这真是极大的误会。卓别林是伟大的丑角,是艺术家,也是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