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进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抬树,是什么意思?
“一人不住庙,两人不观井,三人不抬树,独坐莫倚栏”。过去好多老一辈人教育小辈人时用此警语。
其实,这跟旧的评书,话本里章节的开始或者结尾提示人的语句是一个道理,可以说是旧式的“心灵鸡汤”,这句话的主要意思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人不进庙
这句话,在古时评书,小说里面是这样讲的:一些歹人,无良僧人会躲在庙里,见到有人来到庙里,见钱眼开,起了恻隐之心,杀人抢财。在过去古代的庙里,也是接济穷人的地方,如要饭的,无家可归,和见钱眼开的混混,在一般情况下,借缩在庙里,一个人进去,想不到的事情,有可能会发生。再者就是,一人不进庙,在这里有个误区,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所以在这里强调一下:这句话里面说的是庙,不是寺。寺是弘扬佛法,供养佛祖菩萨的地方,都是充满强大的正气阳气,一个人去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庙就不一样了,例如关帝庙、土地庙、财神庙、娘娘庙。很多庙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如果你不小心得罪了主神,有可能会惹上麻烦。所以,一人不入庙。《水浒传》里面顶天立地的武都差点在蜈蚣岭被恶僧―李二僧所害,更何况是一般的普通人!
两人不观井
一个很常见,家喻户晓的典故,说是古时候有两个一同进京赶考的学子,一个人文采很好,另一个则文采不如那一个,两个人进京赶考肯定都带了丰厚的盘缠,文采略低的那一个一路上就心中老是在打着算盘,担心他抢了他的名头,心想着干脆结果了对方不就行了,于是一路上就一直谋划,正巧发现前面有一个井台,两人都非常口渴,不良之人跑到井边,向同伴招手说:兄台,看这井水多么清冽,那一个高兴的跑到井边,伸头往井里看,没想到就在这时,无良之人一手将他的头按进井里,结果了他,无良之人去了心病,捎带钱财,满怀信心的独去赶考。
两人不观井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怕另外一个人起谋害之心,将其推下井里。第二是怕万一另一个失足掉入井里,自己百口难辩,脱不了嫌疑关系,背上“黑锅”。
两人不观井也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如果一个正在看井,另一人跑过来看,突然按住刚才那个人的肩膀,却用力过猛,一不小心,有可能掉入井里,无第二人知晓,很冤,外人还不知真相。
第二种说法,人心隔肚皮,怕被对方推下去。当你爬着低头看井,另一个人抓住你的腿一掀,力再大也用不上,掉入井里。意思是说,不管什么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三人不抬树
其实三人不抬树,也有类似的典故,两个相对要好的人,策划共同谋害另外一个人,于是创造机会,三个人共同去抬一棵大树干,串通好的两个人游说要害的那个人去抬前面,说前面比较好抬,这两个人一人抬中间,一人抬后面,三人努力咬牙将大树干抬起来之后,中间的那个人悄悄的向后移去,和后面的人同抬一端,而且前面的那个人还看不出来,一段路后,前面的那个人被压成内伤,甚至成了血唠,还不知道是中了别人的奸计。
民间谚语,三人不抱(抬)树。因为树分两头,如果三个人共同去抬一棵树,那么中间还有一个人。三个人共同努力将大树抬起,中间那个人会往后去,前面的人不知道,结果被压垮,内脏受了伤,还不知是别人加害的。而且,三人抬树,会有人涉嫌偷懒。就如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是一样的。“瓜田不提鞋,果下不伸腰”,怕被人怀疑自己有偷盗行为。所以,三人不抬树!
独坐莫倚栏
这里也是有一个典故的,说是:一个练武之人,武功卓越,但是不会游泳,同门师兄弟们大约是要跟他争夺掌门之位,一直嫉妒他,时时都想加以谋害,但是又打不过他,所以就了解到他晚上练完功之后要倚靠在池塘边的围栏上静思和总结得失原因,于是就用锯子把木栏锯断插好,并且用和木栏同色的泥巴糊好,晚上他练完功后倚靠在木栏上休息,果然一下就掉到了池塘里,完全不会游泳,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就有了,独坐莫倚栏!
其实这些古语说的都是一个道理,那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大家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