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区域成矿条件与成矿规律方面的创新性认识
2020-01-17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1)在东准噶尔塔黑尔巴斯套地区闪长岩中发现了斜长角闪岩包体,其锆石SIMS U-Pb年龄为1.88Ga,斜长角闪岩原岩年龄为2.52Ga。此成果意味着准噶尔地区存在2.5Ga古陆且其在1.88Ga时发生变质形成斜长角闪岩。
2)通过对塔黑尔巴斯套地区奥陶系变质火山岩变质特征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岩石曾经历了大于10km深度的俯冲与隆升,而隆升与大陆裂谷作用有关,这意味着东准噶尔地区在432Ma时曾在岩浆弧背景形成弧内裂谷构造。此成果不仅说明野马泉-琼河坝岩浆弧具有大陆基底、为陆源弧,还意味着与塔黑尔巴斯套地区紧邻的卡拉麦里蛇绿岩带所代表的洋盆为与日本海类似的弧后盆地,同时意味着东准噶尔地区具有VMS矿床的成矿条件与潜力。
3)指出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带形成于两种岛弧背景,哈腊苏斑岩铜矿带形成于岛弧、而野马泉-琼河坝斑岩铜矿带形成于陆缘弧,前者以Cu-Au矿为主,后者以发育Cu-Mo矿为特征。
4)研究发现截切纸房NW向蛇绿岩带的红柳峡地区韧性斜冲剪切带的形成时间约为343Ma。这意味着在343Ma之前,以卡拉麦里蛇绿岩带为代表的准噶尔洋已关闭,并在该时间段碰撞造山。
5)根据斑岩铜矿形成的构造背景,将东准噶尔地区的斑岩铜矿划分为俯冲阶段形成的陆缘弧Cu-Mo矿床与岛弧型Cu-Au矿床及后碰撞阶段与断裂构造有关的Mo矿床与Au矿床。根据斑岩铜矿矿石的结构构造与蚀变变形特征,将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分为和尔赛型斑岩铜矿、断裂带背景下的斑岩铜矿与叠加改造型斑岩铜矿。
6)利用MT技术探查了卡拉先格尔断裂带的深部结构,结果显示其在剖面上呈向南西陡倾的特征。
7)研究发现东准噶尔碰撞前的岩浆活动具有从野马泉-琼河坝弧向萨吾尔弧迁移的特征,建立了东准噶尔地区构造演化的新模型。
8)提出了“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的概念与形成机制。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在北侧古亚洲洋与南侧南天山洋的俯冲下不断侧向增生,并形成与岩浆作用伴生的火山岩型铜铁多金属矿带、斑岩铜钼金矿带与浅成低温金矿带。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碰撞与强烈挤压-剪切变形过程,导致准噶尔地块逆时针旋转,从而造成构造-岩浆-成矿带发生位移,呈环状分布于准噶尔地块周边。
9)通过大地构造与斑岩铜矿分布规律的研究,指出中亚斑岩铜矿主要分布于斋桑-乔夏哈拉-布尔根-比基蛇绿岩带与长阿吾子-那拉提-古洛沟—库米什-红柳河蛇绿岩带之间的古生代建造中,有3个成矿集中区,即环巴尔喀什湖斑岩铜矿带、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与欧玉陶勒盖斑岩铜矿区。
2024-12-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