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分类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根据含矿围岩性质和矿体产出位置,斑岩型(矽卡岩型)铜钼矿床分为斑岩型铜钼矿、斑岩-矽卡岩复合型铜钼矿和矽卡岩型铜-钼矿床。矽卡岩型铜-钼矿床数量相对较少,且规模较小。根据成矿元素含量和组合,若考虑铜和钼两个成矿元素,可将斑岩铜钼矿床分为3类:斑岩型铜矿床(Mo/Cu<0.1)含有大量的钼成矿元素,钼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而斑岩型钼矿床(Mo/Cu>1)含有少量的铜成矿元素;介于两者间的为斑岩型铜钼矿床(Misra,2000)。通常斑岩铜矿均含一定含量金,有些矿床一开始以金为主要开采对象,如印尼Grasberg矿床(Grahametal.,2004)。若综合考虑铜、钼和金3个成矿元素,可将斑岩铜-钼-金矿床分为斑岩铜矿床(Cu-Au-Mo)、斑岩铜-金矿床(Cu-Au)和斑岩铜-钼矿床(Cu-Mo),一般Au(10-6)/Mo(%)比值大于30为斑岩铜-金矿床(Cu-Au),小于3为斑岩铜-钼矿床(Cu-Mo),介于两者之间为斑岩铜矿床(Coxetal.,1986)。这3种类型的矿床产于类似的地质环境,发育于局部和区域性成矿带,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矿床发育主要与剥蚀深度有关(Singer et al.,2005b;Cook et al.,2005)。对全球斑岩铜矿床的统计表明,斑岩铜钼矿床的深度最大,而斑岩铜金矿床的最浅,铜-金矿床中磁铁矿相对较高(2.6%),暗示形成于还原环境(表5-1)。由表5-1可知,全球典型的112个铜金矿床的金平均品位为0.40×10-6,而Sillitoe(1993)建议金品位不低于0.4×10-6称为斑岩铜-金矿床,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表5-1 全球不同类型的斑岩铜钼金矿的品位和深度
注:据Singer et al.,2005b,修改。
根据与成矿有关的侵入岩化学成分和构造背景,斑岩钼矿床的分类存在多种方案,如与裂谷(弧后环境)有关和俯冲(大陆边缘环境)有关的斑岩钼矿床(Sillitoe,1980)、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钼矿床(Mutschler et al.,1981)、钙碱性和碱钙-碱性细脉状钼矿床(Westra et al.,1981)、石英二长岩型和Climax型钼矿床、Climax型低F型和高F型斑岩钼矿床(Cox et al.,1986)和未分异常二长花岗岩和高硅流纹岩-碱性岩系列斑岩钼矿(包括Climax型、过渡和碱性3个亚类型)(Carten et al.,1993)。Misra(2000)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将斑岩钼矿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与岛弧有关未分异的钙碱性岩浆型钼矿床,一般含有较低F含量且Mo品位相对较低;与裂谷有关的高度演化流纹质岩富碱岩浆型钼矿床,一般含有较高F含量且Mo品位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