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官

 我来答
梳碧湖砍菜人

2020-11-09 · TA获得超过7642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46%
帮助的人:608万
展开全部

第二 郑和

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出名的航海家,外交家。他一生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郑和下西洋在海洋事业上还有许多贡献。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时,已经60岁了,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业,他毅然率领船队出使,这次他再没有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享年62岁,永远地长眠在他开辟的和平道路上。

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这样评价郑和的这次壮举,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知道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进行编成的,在当时世界上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

第一 周恩来

周总理在几十年的外交生涯中,一直以德高望重,幽默风趣著称,不管在何种场合,遇到什么样的对手,周总理都能唇枪舌剑,以超人的智慧,应酬自如,对手甭想占到便宜。周总理后,联合国降半旗(不是联合国旗降半,而是所有联合国会员国国旗全降半旗)。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死去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的到的,我也给降半旗。” 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我随风动159

2020-11-09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9752
采纳率:79%
帮助的人:223万
展开全部
中国古代十大最杰出的外交官 ——“出使四方,不辱君命”

《论语》中说:“出使四方,不辱君命。”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外交使节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出色的完成了自己肩负的使命,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国家的利益和尊严。笔者精选了其中最杰出的十位外交官,在此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他们的事迹。

1、晏子

晏子名婴(,一前500年),宇平仲,山东高密人,齐国上大夫晏弱之子。齐灵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为上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晏婴不但在迎接外国使节的时候做到了堂堂正正,而且在出使外国之时,每次也能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晏子使楚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褒奖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他的生平事迹基本被收入到了《晏子春秋》一书中,该书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练,情节生动,写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

2、蔺相如

记得在小学就学习过完璧归赵和渑池会的故事,就记住了蔺相如这位出身微贱却智勇兼备的外交使节。蔺相如(,-前260年),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与秦王相见,他又随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屈辱,大长了赵国的志气,大灭了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为上卿。他与廉颇一将一相,生死与共,和衷体国,使秦国长时期内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3、 张骞

张骞(前164,前114),字子文,西汉成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影响的对外友好使者。他体魄健壮,性格开朗,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武帝时以军功封博望侯,旋拜中郎将,出使乌孙,分遣副使至大宛、康居、大夏等,自此西北诸国方与汉交通,使汉朝能与中亚交流,并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两条通路,引进优良马种、葡萄及苜蓿等。张骞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西域诸国当时无史籍记载,张骞所报道,备载于《史记》、《汉书》中,是研究中亚史所根据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价值。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西域(主要指今新疆)也成为最早纳入中国版图的边疆地区。

4、苏武

苏武牧羊的故事家喻户晓,苏武也以其坚贞不屈的气节名垂青史。和其他九位外交使节不同的是,苏武的经历充满了悲壮和苦难,这也正是他得以上榜的原因。苏武(前140—前60)字子卿,西汉杜陵(今陕西西安西南)人,代郡太守苏建之子。公元前100年,匈奴政权新单于即位,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带了许多财物,出使匈奴。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逼迫背叛汉朝,臣服单于。匈奴人劝降不成,就把他独自一人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北海(今贝加尔湖)。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始终守志不屈。公元前81年,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单于终于放回了苏武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

1/4页
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鸿雁传书的典故就来自苏武的事迹。

5、班超

班超(32—102年),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和外交家。明帝永平十六年(公元73),奉车都尉窦固代北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将兵别击伊吾,战于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有功。随后,固又遣超率吏士三十六人出使西域南道,先到鄯善(今新疆若羌一带)。适遇北匈奴也遣使者来鄯善,班超定计,消灭了匈奴使者,鄯善遂专心臣服于汉。窦固奏报朝廷,升超为军司马。班超复受命出使,窦固想增加他的兵员,班超辞谢,仍率原来的部下三十六人到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于阗也听从了他的命令。十七年,班超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一带)。疏勒王兜题为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所立,非本国人,班超废除兜题,另立疏勒前王兄子忠为王,深得疏勒国人拥护。十八年,焉者(今新疆焉耆一带)、龟兹攻杀西域都护陈睦和己校尉关宠;适逢明帝去世,汉朝尽撤西域屯兵,超独留疏勒,孤立无援,龟兹、姑墨(今新疆阿克苏一带)不断前来攻击。章帝下诏命超还朝。班超回到于阗,于阗王侯等痛哭流涕,抱住班超的马脚,不让他东行,超因此复还疏勒。建初三年(公元78),班超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想乘此平定西域,遂上疏请兵。朝廷遣兵增援超。八年,拜超为将兵长史。第二年,又遣和恭等率兵受超指挥。时莎车(今新疆莎车一带)与龟兹连兵,疏勒王忠亦叛,班超设计擒杀之。章和元年(公元87),班超率于阗诸国兵大破莎车,莎车降,超威震西域。贵霜王遣使奉献,并求娶汉公主,超拒绝他的请求,因此怀怨。和帝永元二年(公元90),贵霜王遣副王谢率兵七万越过葱岭攻超。班超坚壁清野,谢粮尽援绝,即遣使请罪,超放其生还,许其撤退,贵霜王此后不敢再侵犯汉朝。三年,龟兹、姑墨皆降,汉廷以超为西域都护,驻龟兹境。六年,超率龟兹、鄯善诸国兵讨焉耆,大破之,斩其王,为陈睦报仇。西域遂平,五十余国都遣质子臣属于汉。七年,封超为定远侯。九年,班超遣甘英出使大秦,抵达安息西境,未到大秦而还。十二年,班超年老,上疏请归,乃诏超还。十四年,班超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去世。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年,平定了城郭诸国的内乱,对外抵御了强敌,人心向附,威信很高。他在西域进行军事活动,主要依靠当地兵力。为政宽简,吏士团结。自汉置西域都护以来,前后担任此职者,无人能与他的功绩相比。投笔从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e7b5f9d
2020-11-09 · TA获得超过213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70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116万
展开全部
历史就是由无数精英组成,他们或是英雄,或干脆就是历史的罪人,但这对他们都没有关系,最关键的还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无意中改写了历史。今日,小编就盘点几位这样的杰出人物,看看他们都改变了什么。

1、晏婴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婴,字仲,谥平,习惯上多称平仲。夷维(今山东省高密县)人。历任齐国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上大夫,辅政长达50余年。

晏婴聪颖机智,能言善辩。内辅国政,屡谏齐王。对外他既富有灵活性,又坚持原则性,出使不受辱,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而闻名诸侯中。
最著名的,如晏婴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婴身材矮小,就命人在大门旁边开了个小洞,请晏婴从小洞进去。晏婴知道楚王这是要戏弄他,严词加以拒绝。他机智地说,“到了“狗国”,才走狗洞,我现在是出使楚国,不应该走狗洞。”一时间,招待晏婴的官员只好请他从大门进去。

晏婴不但具有卓越的外交才能,能言善辩,他还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仁爱百姓,使齐国维持了桓公之后的大国地位,西汉刘向在《晏子春秋》叙录中,曾把晏婴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2、苏秦

苏秦(?-前284年),字季子,雒阳(今河南洛阳)人。苏秦曾师从鬼谷子,学成后,外出游历多。随后刻苦攻读《阴符》,一年后游说列国,被燕文公赏识,出使赵国。

当时,天下已不再有周天子,各诸候大国纷纷以重建新王朝为目标,其政治斗争与军事斗争必然呈现更加白热化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以强凌弱,联弱抗强就会成为相互斗争的必然阶段。东方各国单独与秦国想比,实力莫不弱于秦国,他们要想抵抗泰国的进攻,就必须采取联合行动,以合纵的力量相对抗。所以,在当时,苏秦便游说诸候合纵,诸候莫不言听计从。因而苏秦也一跃成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如,苏秦到赵国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苏秦被称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汉书·艺文志》纵横家有《苏子》31篇,早佚。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存有其游说辞及书信十六篇,其中十一篇不见于现存传世古籍。

不过,更为重要的是,苏秦的纵横论,对于后世政治家尊重他国正当利益,正确分析天下大势,采取适当的外交方法,实现利益的双赢或多赢,具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

3、张仪

张仪(?-前309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入秦。秦惠王封张仪为相,后来张仪出使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张仪也因此被秦王封为武信君。秦惠王死后,因为即位的秦武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就不喜欢张仪,张仪出逃魏国,并出任魏相。
4、蔺相如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载,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如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座城池换取“和氏璧”。于是赵惠文王立即召见蔺相如,问说:“秦昭王用十五座城请求交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赵惠文王说: “得了我的宝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蔺相如说:“秦国请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秦国理亏。两种对策衡量 一下,宁可答应它,让秦国来承担理亏的责任。“
赵惠文王说:“谁可以派为使臣?”蔺相如说:“大王如果确实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宝璧前往出使。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城邑不能归赵国,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地带回赵国。”赵惠文王于是就派遣蔺相如带好和氏璧,西行入秦。结果秦国果真不肯给十五座城市,蔺相如也机智地将和氏璧完整归赵。

5、毛遂

毛遂 ( 公元前285年- 公元前228年),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省鸡泽县毛官营村人 ,身为赵公子平原君赵胜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

公元前257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国求援,临行前,平原君准备挑选二十名文武门客随同前往,已选中十九人,尚缺一人。这时,门客毛遂自告奋勇,愿与平原君同往。平原君问:“毛先生至赵国几年?“毛遂答:“三年“。平原君又问“先生若为圣贤之辈,三年未曾被人称诵,是先生无才能也。“毛遂答:吾乃囊中之锥,未曾露锋芒,今日得出囊中,方能脱颖而出。平原君心悦诚服,率毛遂等二十人前往楚国。

到楚国后,毛遂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楚王,以楚赵合纵,然后联合魏、韩,促成楚赵几国合纵。灭秦精锐于邯郸城下,从而解了邯郸之急。

5、张骞

张骞(前164年―前114年),字子文,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

历史上的张骞富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建元二年(前139年),奉汉武帝之命,由匈奴人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他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6、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下,刘备在樊城得知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到达夏口后,诸葛亮便自荐到吴地柴桑作说客,并与吴地鲁肃结为朋友。在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吴主孙权,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 “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
当时,孙权便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问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孙权听后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即著名的赤壁大战,并以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而奠定了蜀、吴、魏三国鼎定的基础。

7、郑和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明朝军队进攻云南,马和仅十岁,被明军副统帅蓝玉掠走至南京,阉割成太监之后,送入朱棣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见马和聪明、伶俐,便把他留在身边,成为燕王的亲信。 由于马和身材魁梧,知识丰富,思维敏捷,出色地完成了燕王委派的各种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内侍中无出其右”,尤其是在帮助朱棣登基称帝的过程中,立下大功,更为朱棣所赏识。在永乐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赐姓授职的方式表达他对有功之臣封赏与恩宠时,马和被赐姓“郑”,从此便改称为“郑和”。同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史称三宝太监 。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十一日)朱棣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率士兵二万八千余人、 船只62艘,出使西洋,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后向爪哇方向南航,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为首次下西洋。

1405到1433年,郑和又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所到之处,不仅进行海外贸易,还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当时东南亚、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发展比较落后,非常向往中华文明。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还肩负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的使命。郑 和出色地将中华文明远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壮举。

展开剩余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可拔打24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c6801ca
2020-11-09 · TA获得超过112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38
采纳率:84%
帮助的人:34.2万
展开全部
1,子贡。凭借当时top1学者的高徒,显赫的士族出身,娴熟的商业才能,他在孔子祖国鲁国入侵时,凭借一连串的长袖善舞,保全了鲁国,压制了入侵者齐国。
2,苏秦,
在当时top级顶级学者鬼谷子那里接受了文科教育后,他在投奔当时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秦国碰壁后,转而服事东方六国,率先提出了合纵的发展战略,成为当时七大上市公司中六家的总经理或名誉总经理。

压制了秦国统一天下的野心十年以上,他内心深处最认可的是燕国,也许是和燕国太后惺惺相惜,在为燕国打工的恪守了职业道德和个人信誉。

3,张仪。作为鬼谷子的门下,苏秦学长的师弟,他针对学长的合纵提出了连横的发展战略,谋取了个人的巨大财富和当时叱咤风云的影响力,虽然他的个人操守令人鄙视,但他无疑是一个杰出的职业外交经理人。

4,两汉外交三杰,张骞班固班超,张骞开创了丝绸之路,班固深化了强汉和西域的友谊,班超36骑灭亡了个数个西域强国。

5,东汉时的一个外交官员。虽然不太出名,但凭借超出常人的高超外交意识创造了一场不亚于二十万大军的重大战役级军事胜利的外交胜利。

当时强大的匈奴在汉朝的一系列军事打击打压下内部出现了重大分歧,同时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在收到守卫边境的守军和商人们的报告后,汉朝展开了一场外交辩论,
当时主流的观点是派出强大的陆军打击匈奴,

独有一个外交官提出,这时候的出兵会促成匈奴的团结,不但很难取得军事胜利,还会在外交上造成被动的局面。

他力主儒家的怀柔,派出强大的使节团和商团去匈奴,给他们急需的粮食等各种生活物资,在异族那里展现汉朝的强大国力。

最后皇帝认同了他的观点。
于是强大的汉朝外交使团给匈奴援助了大批物资。

这一外交举动的后果是数年后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分,南匈奴内附汉朝,为汉朝守御边疆和北匈奴的入侵。
其积极意义远远超过了一场重大的军事胜利。

6,诸葛亮。 其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外交政策,影响到两千多年后四川云南的少数族裔对中央王国的认同和好感。
可惜广西为当时的吴国实际控制,所以现在广西对中央王国的认同差了很多。
--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船帆煇

2020-11-09 · TA获得超过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万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576万
展开全部
1、苏秦

对于我国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战国时期中华大地上七雄并立,战争不休,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优秀的外交官对于一个国家是必不可少的,同时也为外交官提供了可以施展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催生了一些优秀的外交官,而苏秦就是其中代表人物。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六国合纵抗秦,配六国印暂时抵挡了秦国的进攻。

2、王玄策

在当时的唐朝非常注重于与外国的交流,再要外国进贡。唐朝都会派人护送。当时在天竺过进贡后,皇帝派了王玄策前往护送。恰逢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30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王玄策逃离,到达吐蕃。从吐蕃借兵打败了天竺叛军,有效的宣扬了唐朝的国威。

3、周恩来总理

说起周总理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新中国成立之初周总理不仅担任了总理一职,同时还兼任了外交部部长,为中国特色式外交奠定了基础,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经典的外交案列,想来大家是都知道的就不多给大家赘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8)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