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为何所有的父母都这么想?
父母都希望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东西,尤其是在教育这条路上,更是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立足脚跟,过上更加理想的人生。
一、对于富裕家庭来说对于富裕家庭来说,父母本身有这样的经济条件和财务i能力,也有拥有调度各种资源的能力,在衣食住行方面都不用发愁了,理所当然在教育方面更希望比别人做得更好。
《人物》曾经报道过“顺义妈妈”,也就是专指在北京顺义后沙峪别墅区一带活动的妈妈。报道中指出,每年花费20万元,富人将其小孩送到顺义后沙峪的各个私立学校。高度竞争的环境、对完美主义的追求,让他们几近刻薄地自律、殚精竭虑地筹谋,朝着不可得也要尝试的方向努力,再努力。
因为他们什么都有了,要拼的只剩下孩子了。所以他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追求最好最优到极致。
这应该是绝大多数家庭的常态了,大家都是普通家庭,仍在为美好的生活而艰苦奋斗着。正因为体会到了社会上吃的苦,所以心态通常是:我也没什么太大能耐和人脉资源,孩子也依靠不上,所以要给孩子好的教育,考上大学,至少孩子可以自立。
我拿我一个姐姐举例,她们家也是普通家庭,我认为在大多数当中,算是中等偏上吧,说富裕算不上,说拮据也算不上。因为老公是本地人,每年有村里分红,所以吃喝还是不用发愁的,有一套小产权房和一套红本房,除了保障正常生活,还有富余的钱能出去旅游(坐标深圳)。
她的女儿已经上高中了。从孩子初中开始,她就开始舍得花钱给孩子报昂贵的辅导班。她不逼迫,但是孩子愿意去,她就给钱,当时一个暑假,光是文化课就要一万多。
但是说实话,孩子成绩也没有多好,中考的时候差两分,没有考上公立学校。那怎么办?责骂归责骂,钱还是得花呀。一般的学校孩子不去,选了一个说是口碑好升学率高的私立学校,一年光学费就10w+。辅导班还是另外接着报。
当时她正好买了红本房,装修啥的都要钱,因此孩子上学这事情一下子增加了不少经济负担。但是用她的话说:“高中这几年,拼一拼,咬咬牙就过去了。我自己也没有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太大本事,别的帮不上孩子什么忙,只能在经济方面付出一些,就是希望孩子能考上大学,以后能养活自己。”
我觉得这种心态,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心态,尤其是觉得自己本身没有上过大学的父母,会更加希望孩子能够上大学,避免走自己的弯路,所以尽其所能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那有的人问,对于本身是大学生/研究生的家长来说呢?
这个我拿自己来说,虽然我并不觉得自己家庭是属于高学历,但是因为对自己的情况最了解,说出来让大家参考。
我是普通大学毕业,今年考上研究生;我丈夫是大学985高校毕业。我们家也是普通家庭。两个大学生,不啃老,虽已立足脚跟,但奋斗之路漫漫其修远兮。我有时候跟我姐聊天,开玩笑说,说我家庭经济虽然目前比不上你,但是在养育孩子方面,心态还是比你淡定。
我对孩子教育的看法是,我不会逼着她当人上人,努力就行。至于能不能吃读书这口饭,真的,有时候是注定的。每个人有自己的天赋。找到自己的发光点,能对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觉得就很好。那就不给孩子好的教育了吗?不是!
我和孩子爸爸达成的共识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帮助孩子选择最好的文化教育(比如学校),如果孩子想报兴趣班,我们有这样的经济能力就给她报,实在没有也没办法。当然,亲子交流以及父母的言传身教才是我们最注重的。
孩子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看着自己的孩子,犹如看到小天使,忍不住喜欢和保护,总想给Ta最好的东西,这种心态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都疼爱自己的孩子。
但是父母的能力也有限,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响应的条件,就很好了,给不到的,不必愧疚,相信你的努力,你的奋斗,孩子是看在眼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