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为何要跟随刘备而不跟随曹操?
诸葛亮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诸葛亮一向是智慧的代表,那么看过《三国演义》后,不知道有没有人跟我有同样的疑问,那就是,为什么诸葛亮追随刘备而不跟随曹操?
事实上,这一问题与汉朝的选官制度密不可分,当时的选官制度,一直被推崇的是察举制,换个大家熟知的名字,应该就是举孝廉了,那么刘备之所以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原因也就在这里,也就是说,水镜先生当时所说的,卧龙凤雏,二者得一而安天下,这里所说的就是诸葛亮和庞统。
亦正因如此,刘备才去请诸葛亮,而接下来的三顾茅庐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就不必细说了,现在已经解释了诸葛亮为什么要跟着刘备,接下来又是为什么要跟着曹操。
实际上,诸葛亮是可以到曹操那里去的,一方面,曹操对于这样的人才也是分外看重的,另一方面,曹操在当时也是很优秀的,这两点都值得诸葛亮来选。但这不是说一切事物都需要机缘巧合一类吗?
而且这恰恰缺少一种机缘,就是说诸葛亮没有朋友,是在曹操手下做事,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推荐诸葛亮或者把诸葛亮介绍给曹操,所以说,两个没有交集的人,连认识的机会都不存在,怎么能一起工作呢?
道理其实很简单,下面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刘备和曹操同时向诸葛亮抛橄榄枝,如果你是诸葛亮,你会选择谁呢?
假如是我,我也许会选择曹操,因为从当时的环境来看,曹操这一方可能有更多的优势,不管是条件还是待遇都比较好,也许有人看到这里会问,为什么诸葛亮不去毛遂自荐呢?
事实上,如果你了解了当时的历史和人文环境,或许就可以很容易解释,作为一位文人,一直都很淡泊名利,这也被他们视为一种必须坚守的气节,所以说,对于诸葛亮这样的文人,是不存在自荐这种事的。
对于认识诸葛亮的人来说,我想诸葛亮的《出师表》一定不陌生,甚至他本人在这里也清楚地表明,自己在当时确实是不那么受重视,也不像后来大家所知道的那样被认为是智慧的代表,所以说,如果没有水镜先生的推荐,或者当时的刘备不是那么急切地想要加入,或许我们也没有机会了解这种智慧。
对诸葛亮而言,也许说跟随曹操会有不同的后续发展,但这些都不是当前讨论的重点,而是需要知道为什么当初诸葛亮选择了刘备,或者是什么塑造了这样一个充满智慧的文人,也就是达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