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和曹操的关系是什么?
曹仁是曹操的从弟。
曹仁(168年-223年5月6日),字子孝,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
曹仁少时喜好弓马弋猎,不修行检。领军之后,奉法守令。跟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立下汗马功劳。赤壁之战后,镇守江陵,抵御周瑜的进攻,最终弃城而走。败马超于渭南,破苏伯、田银于河间,灭侯音于宛城。
在襄樊之战中,誓死镇守樊城,挡住关羽的围攻。曹丕嗣位后,曹仁拜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州诸军事、荆州刺史,晋封陈侯。黄初二年,拜大将军、大司马,执掌军事大权。
扩展资料
曹仁,曹操的二弟,年轻的时候饱读经书,为人风流。就是因为这一点,曹操一直看不起这位弟弟,认为他无法担任军中职位,但是作为兄弟,曹操又不得不给这位无所事事的弟弟安排一个工作,思来想去,曹操让曹仁当上了一个侧翼将领。
年轻的仁也没有在意,就直接过去复命了,因此每次出征,曹仁就乖乖的带着自己的侧翼打策应。如果不是因为并州此时高干反叛,也许曹仁永远就只是一个侧应军。高干原本在曹操部下任职,但是他这个人反复无常,屡屡反叛,曹操一怒之下准备派军讨伐他,而就是曹操临行之前下达的一个命令,使得城池连着几个月都攻不下来。曹操命令城破之时:屠城。
这个吓坏了高干为首的叛军,因此他们拼命也要守住这并州城,即使战死也比被曹操杀死好。这时候作为侧翼的曹仁看出了端倪,为何大军久攻不下这座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坚固的城墙,苦想了一天,曹仁终于明白了答案,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那个原因,城内的守军是在死守,他们想竭尽全力与曹军作战。
曹仁立即向曹操报告了自己的这一重大发现。曹操听过之后觉得很有道理,因此命令大军全部后撤,取消屠城的命令。就在曹操军后撤三天之后,高干投降了。曹操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这位弟弟还是有一定的用处的,他具有一定的谋略和胆识。但是这时候的曹操还不能确定曹仁的军事能力,只能让他继续担任侧翼,但是曹仁也不甘落后,自从担任侧翼以来,曹仁就没有败过。
曹操征讨吕布,曹仁担任侧应,进攻吕布侧翼,生擒吕布大将刘何;曹操征讨袁绍,曹仁从侧翼击败刘备,帮助曹操打赢了官渡之战。知道这时候曹操明白了,自己对于曹仁的定位错了,他完全可以担任主将。